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50727551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 《难忘的歌》大单元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 单元基本内容学科音乐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年级二年级下册单元主题难忘的歌单元内容分析难忘的歌这一单元选取了四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经典儿童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深刻,每一首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共产儿童团歌让学生了解到少先队和共产儿童团的光辉历程,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卖报歌则通过生动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并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单元对应学段目标1. 感知与体验:通过聆听和演

2、唱难忘的歌单元中的经典儿童歌曲,学生能够感知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体验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2. 表现与创造:学生能够用合适的表情和声音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创造符合歌曲氛围的音乐表现。3. 文化与理解: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理解红色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单元大概念经典儿童歌曲传承着历史与文化,通过学唱与表演,感受歌曲背后的精神力量。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初期,对红色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不够深入。难忘的歌单元通过经典儿童歌曲,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歌曲历史背景深厚,教学中应注重讲解与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培

3、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单元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经典儿童歌曲中的旋律美和情感深度。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用声音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创意实践:学生尝试为歌曲加入简单的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文化理解: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单元学习重难点单元学习重点:1. 感受经典儿童歌曲中的情感深度和历史背景。2. 准确演唱歌曲,传达歌曲的精神内涵。单元学习难点:1.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2. 为歌曲加入合适的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增强表现力。单元课时安排2单元结构梳理(空 集体备课完成)课题: 共产儿童团歌中国少年先

4、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共产儿童团歌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两首歌曲所传递的革命精神和青春活力,体验音乐中的坚定、激昂的情感。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两首歌曲,通过歌声展现革命先辈的英勇形象和少先队员的朝气蓬勃。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歌曲内容,创作与革命主题相关的朗诵、舞蹈或小型表演,以丰富对歌曲情感和主题的表达。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革命历史和少先队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音乐作品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培育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演唱两首歌曲。教学难点理解并传达歌曲中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内涵,确保演唱时的情感真挚和声音饱满有力。教学准备钢琴、PPT、多

5、媒体、板书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修改学习任务一:演唱共产儿童团歌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生在共产儿童团歌声中进入教室。1、多媒体演示导入新课。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生:(红星,五角星)师: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它?你能讲述一个关于红星的故事吗?生:(回答问题,讲述)(形象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师生互动)2、历史背景介绍:师:今天请大家看一个有关红星的故事。(播放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边播放,边讲述历史背景)。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片使学生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及了解历史的兴趣。初步产生情感体验)师:影片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说出影片中歌曲的名字吗?生

6、:(回答)师: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生:(激动等)师:在那个年代边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们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生:(愿意)师: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出示两条节奏)(学生做动作: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另一组扮演儿童团员。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二、新授:(一)出示歌谱、歌词:1、范读:教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师:现在和老师一起读读歌词吧!2、教师拍节奏,学生按着节奏读歌词。师:

7、同学们的节奏掌握得很好,声音非常好听。(二)聆听歌曲,感受意境:师:下面请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师放录音)生:(坚定地)(三)师范唱。(加动作):(四)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师: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的团歌。(播放歌曲)。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用手击打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要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4、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五)创编与活动。学会歌曲后,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分

8、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1、按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2、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要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学习任务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师: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2、复听歌曲:思考: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

9、击打节拍。师: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随音乐全体起立,情绪高涨的演唱少年先锋队队歌。)4:课堂小结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满,我们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为身边的朋友,为家,为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任务一:演唱共产儿童团歌一、组织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红星及闪闪的红星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二、介绍历史背景,深化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通过模拟红军与儿童团员的互动游戏,让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

10、础。三、出示歌谱、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感受歌曲坚定有力的情绪。四、教师范唱并加动作,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确保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五、创编与活动环节,鼓励学生加入自编的小军鼓节奏,为歌曲演唱增添气势。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任务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引导学生了解儿童团的历史沿革,导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聆听。二、播放歌曲,让学生完整聆听并思考歌曲表现的情绪和内容。通过复听,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对少先队员的要求,并讨论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应该如何行动。三、再次复听歌曲,鼓励学生轻声跟唱并用手击打节拍,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四、

11、课堂小结,回顾两首歌曲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作为和平年代的小英豪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业设计请学生回家后背唱共产儿童团歌,并尝试加入自己的动作或节奏进行表演。要求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红星和少先队的历史故事或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历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我也注重了歌曲的情感处理和节奏把握,使学生在演唱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然而,在部分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够细致,如学生的发音纠正和节奏掌握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今后在

12、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题: 卖报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卖报歌与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两首歌曲所描绘的旧时代生活场景和人物情感,体验音乐中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两首歌曲,通过歌声和表情传达出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歌曲内容,创作与旧时代生活相关的绘画、舞蹈或情景剧表演,以拓展对歌曲情感和主题的理解与表达。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旧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认识到音乐作品在反映时代风貌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独特作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两首歌曲,深入感受并表现

13、歌曲中的生活气息和人物情感。教学难点确保演唱时的情感真挚和声音自然流畅。教学准备钢琴、PPT、多媒体、板书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修改学习任务一:学唱歌曲卖报歌(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播放“国歌”)师:欣赏了这首歌曲,你们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生:(升国旗的情景)。师: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你知道是什么吗?生:(思考)师:义勇军进行曲师:同学们已经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但它却依然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么伟大的作品曲作者是谁呢?生:(聂耳)(二)作者简介:卖报歌

14、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30年代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优秀儿童歌曲。这首歌以朴素的语言,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F调,24拍子,一段体结构,分节歌形式。歌曲既反映了孩子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又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乐观主义精神。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同时积极创作歌曲,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斗争。1936年国内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聂耳出国学习,赴苏途中,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不阶级革命

15、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作歌等。I(三)新授:1、聆听范唱:师: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播放歌曲范唱)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师: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为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好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就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呢!第二天,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来,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