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507274524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美好的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综述】内容简介:美好的夜选自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继续围绕音乐与大自然这一主题,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夜。内容涵盖了两首中外摇篮曲音乐对比聆听的主题作品,感受夜的宁静和美好,也表现孩子对母亲真挚的爱。选编了一首经久不衰的经典儿童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教材编写组还改编了另一首具有舞曲风格的歌曲星光恰恰恰,体验两种描绘“夜空星景”不同特点的歌曲,表达对美丽夜晚的赞美之情。作品联系:本单元四首作品继续沿着“从生活中自然音响的发现到音乐经验的获取”这条思路。基本围绕“美好的夜”和“音的高低”的内容,为歌曲演唱和乐曲聆听设计了“听辨、模唱、律动、

2、表演”等实践活动。唱名唱的练习仍是序列的递进,从布谷“ sol”到牧童谣“mi、sol、la”,再到两只小象“misolladore”,本课结合闪烁小星星的学唱,进入“mi、sol、la、do、re、fa”六个音的模唱阶段。教学价值:严格遵循单元整合音乐教学原则:情境创设,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营造音乐学习氛围;参与实践,创设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获得音乐经验和情感体验,为掌握知识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打下坚实基础。”“恰当整合单元内教学素材,突出音乐性,充分考虑学习过程的愉悦性。”从学生身心特征出发,再结合音乐三大教学法“新体系”的接触,寻找适

3、合低年级活动的学习策略。本单元采用游戏、律动、情境、对比聆听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激发人人乐于参与活动,真正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 二、【单元学习评价】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工具通过聆听、演唱、感受等方式,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配合音乐律动、声势、画旋律线进行表演。1、 在欣赏中,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摇篮曲风格(欣赏)现场评价教师评价1.良好的聆听习惯。2.能够准确表达音乐感受。叙述性评价1、 认识5个唱名,并用手势模唱旋律2、 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学生互评教师评价1.能用正确的手势演唱歌曲。2.准确的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力度、音高等音乐要素

4、。能够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叙述性评价课堂评价1、根据节拍特点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创造)学生互评教师评价1.能够积极表达自我创作。2.能够完成表演并展示成果。课堂评价1、发现音乐密码与生活中的音乐紧密联系(联系)教师评价自我评价1.能够表达个人观点。2.准确说出摇篮曲运用场合。叙述性评价三、【单元学习目标】审美感知: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去感知、探索音的高低,并深入到歌曲中对比体验。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能用语言和动作简单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艺术表现: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小宝宝睡着了,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准确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边唱边表演歌曲。能用欢快的歌声和

5、简单的动作,有节奏地表演星光恰恰恰。创意实践:根据音乐主题做出相应的体态律动,并大胆创编歌词。文化理解:在演唱和欣赏中,体验描绘“夜空星景”的意境,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体会摇篮曲带来的轻柔、温馨,表达对美丽夜晚的赞美之情。四、【单元教学安排】美好的夜课时一:小宝宝睡着了唱游+为歌曲打击乐器伴奏摇篮曲要点一:对比欣赏模仿摇篮摇一摇、寻找摇篮路线要点二:画旋律线感受歌曲要点三:律动学习长音要点四:接龙学习歌曲要点五:创编节奏并演唱、了解五声调式课时二:闪烁的小星星+星光恰恰恰要点一:随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律动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的高低(打击乐器发出高低的声音)要点二:感受6个唱名、用柯尔文手势模唱感

6、受二拍子的韵律要点三:学唱歌曲(欢快的声音演唱)要点四:欣赏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星光音乐舞会、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宝宝睡着了摇篮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简介: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二拍子,五声宫调式,三个乐句,单乐段。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鸟儿、虫儿都进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教材中的欣赏曲摇篮曲是选自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两百余首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乐段曲调比较平稳,柔和恬静;后乐段则在两个乐句的句首使用了八度大

7、跳,抒发了母亲凝视着孩子而产生的幸福、激动的心情。歌曲具有民歌风格,曲调温柔亲切,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二、教学评价:评价内容评价要点目标指向完整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准确的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力度、音高等音乐要素。目标一目标二熟练掌握歌曲,并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熟练掌握二拍子节拍特点。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目标三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们课堂常规较好,会听音乐指挥有序地进行活动。大部分学生的节奏感、乐感都不错、模仿力强;有几位学习能力强、识字量大,有着“领头羊”的作用。平时的课堂气氛活跃,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四、教学目标:1.对比

8、聆听摇篮曲、小宝宝睡着了,能够感受中外摇篮曲的不同风格。2.通过模仿、对比聆听、体验、律动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小宝宝睡着了;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通在演唱与欣赏中,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体会摇篮曲带来的轻柔、温馨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并能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六、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教唱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当月亮和星星同时出现表示什么时间来临了呢?现在老师为大家布置美丽的夜空吧!2、远处房子里传来了动听的歌声,猜猜这首歌是唱给谁的?(播放小宝宝睡着了

9、)3、小宝宝听完歌声怎样了?4、出示课题小宝宝睡着了1、师:“老师演唱的摇篮曲,能把小宝宝带入梦乡吗?” 2、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速度演唱摇篮曲呢?3、师:模仿抱着宝宝状态体验歌曲。4、师:什么是摇篮?请你和同桌合作搭建一个摇篮吧。5、师:随旋律线找摇篮路线。(生自己发现摇篮忽高忽低、与生活经验相结合)6、接龙学唱。7、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了解五声调式)8、师:歌曲里都唱到了谁?(分角色表演)1、 生(预设):星星、月亮生(预设):晚上跟随老师视频感受美丽的夜空。2、 生(预设):随音乐感受音乐、妈妈哄小宝宝睡着了唱的歌曲。 1、生(预设):歌曲速度变快、力度变强、情绪变欢快,小宝宝

10、睡不着。越来越兴奋。 2、生(预设):慢速、轻柔3、生(预设):模仿抱着宝宝状态体验歌曲。搭建摇篮随音乐用“lu”哼唱律动。4、生(预设):随师体验摇篮路线8、生(预设):小宝宝、妈妈、摇篮。随音乐、视频感受能让学生从课余活动状态中,快速进入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二、拓展1、师:让我们也来做一次妈妈,一起伴着轻柔的歌声哄小宝宝睡觉吧!师: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师:对比欣赏勃拉姆斯版摇篮曲。1、 生(预设):碰领伴奏。2、 生(预设):感受摇篮曲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用动作和乐器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丰富他们的体验。在对比聆听中,从音乐要素中寻找两

11、首歌曲相同点,再次感受摇篮曲的特点;让学生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时,进一步得到体验。四、小结1、师:妈妈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教我们说话、学走路、辅导我们学习、教育我们成才,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此刻你有什么想对妈妈说嘛?让我们在美丽的夜空下大声对妈妈说一声:我爱您。世界上有无数深情的歌声,我们要记住妈妈对我们深深地爱,再次感受小宝宝睡着了妈妈对我们深情的爱吧!1、生(预设):随音乐结束本节课。用激励的语言,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随着歌曲边唱边做动作走出教室,让他们对本节回味无穷,期待下节音乐课。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一、 教材简介: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曲调流畅

12、、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歌曲结构规整,它由四个小乐句加一个结束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全曲的音域只有六度,第18小节与结束句完全重复,第912小节与1316小节又是完全重复。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的热爱之情。 而本首歌曲学生幼儿园已经学过,大部分学生能够演唱出来。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教学调整。在对歌曲熟悉的前提下,加大学生音高和音符的感受与认知。其中歌词增多,演唱顺序有可能是一个小小难点。二、教学评价:评价内容评价要点目标指向完整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准确的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力度、音高等音乐要素。目标

13、一目标二熟练掌握歌曲,并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熟练掌握二拍子节拍特点。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目标三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们课堂常规较好,会听音乐指挥有序地进行活动;平时的课堂气氛活跃,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喜欢律动表演,也乐于与同伴合作活动;演唱歌曲时的节奏、乐感都较好,但是个别孩子遇到歌曲中的跳进或大跳音程时,音准还需要提示或跟唱。三、 教学目标:闪烁的小星星1.能够边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边用正确的强弱规律进行拍击。能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星 旋律,初步感受歌曲中音符的音高。2.通过模仿、探究、体验、游戏等趣味学唱歌曲,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闪烁的小星星。3.能够表现出音

14、乐中描绘的意境,体会歌曲带来的安静、愉快、美好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闪烁的小星星教学重点:感受音符的音高和二拍子韵律,并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准确的用手势模唱和歌词演唱顺序。六、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播放闪烁的小星星伴奏音乐,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分组站成半圆形,音乐停止后坐下。(手、腿节奏律动)2、师:这首歌曲是在宁静的夜晚演唱的,那夜空中会有什么呢,看看教室里?(窗帘上挂着星星,课件出夜空)夜晚的星空宁静、美丽,同时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你们想做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吗?那就大胆表现吧!3、揭示课题:闪烁的小星星4、师:本节课我们将学唱一首有关星星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播放歌曲)生(预设):跟随师律动生(预设):星星、美丽的夜空【设计理念】律动,让学生从课余活动状态中,快速进入音乐学习氛围。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播放,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演唱,这时就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情况,能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式。二、教唱1、第一关:认一认小音符师:你们都会唱呀,真厉害!那老师就增加难度了,敢接受挑战吗?(1)认音符。出示7张星星卡片,(上面分别写上1 2 3 4 5 6 7 七个音符)学生认一认,唱一唱(2)游戏:“地鼠探头”。教师给7组学生分别不同的一个音符,当老师唱到自己组的音符时,就站起来;听到其他组的音符时坐下。第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