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25473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活动中的形象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活动中的形象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活动中的形象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活动中的形象思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活动中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中的思维形式,它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过联想和幻想 形成审美意象而获得审美愉悦。由于一切文学艺术都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去表现作品的思想 内容,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感染读者、观众或听众的。因此,一切艺术活动的思维都是 形象思维,这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规律,而音乐作为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的形象思维 还有其特殊性。一、形象思维在音乐中的特点每一种艺术都是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去影响人类的,雕塑、绘画的形象可直接视而知之, 它能给人一个较为具体而又生动的形象,而音乐中的形象则不是如此。首先,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形象完全是通过听觉领域发生作用的,只有通过听觉

2、引起 想象和联想,产生共鸣才能得到形象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具体的、完整的,而是一种情绪, 一种意念。汉斯力克在论音乐的美中写道:“诗歌、绘画、雕刻都从我们周围的自然界中 汲取永不枯竭的素材,而音乐没有现存的范本,没有使作品有所凭依的素材,更没有可以给 音乐作样的自然美的事物。”自然美的事物只是引起音乐家的情绪起伏和意念的衍生,而不是 做为具体的对象去加以描摹和叙述。音乐家只能通过音响的手段,把这些情绪和意念表现出 来,把它凝结成为一个足以表现感受和认识,以及产生一个具有丰富而全面的内容和生动活 泼的音乐形象。因此,听众也只能从音响中感受它,从而通过联想和意象进行再创造。其次,音乐中的形象是以音

3、响作为基本材料,是通过音响的高低、长短、抑扬顿挫等有机而 巧妙地组织安排来塑造形象的。因此,这就要求艺术家从他周围现实中接受无数的实际音响, 挑出他所必需的印象加以创造地融会贯通,并通过特殊的手法和方式去表现这些客观上存在 的音响因素,把自己获得的经验概括在艺术形象里,然后用音乐语言把具体可感的形象诉诸 听众。在到敌人后方去这首歌曲中,其音响的长短、抑扬顿挫在全曲中表现更为突出。 歌曲中,它以一个具有冲击特点的短促音型为主导动机,通过模进和反向进行,展现了游击 队员神速出击的形象。总而言之,在音乐形象思维过程中,要获得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必 须有机地组织音响塑造音乐形象,充分运用没有具体、固定

4、、明确的音响概念,灵活调动音 响的音低、长短、抑扬顿挫和音质的柔刚、音色的浓淡明暗以及排列的连断、疏密、彼此交 替、交叠的多声部织体安排等等来进行音乐中的形象塑造,从具体音响的形象思维扩展到音 乐艺术表现的形象思维,突出地体现音乐中具体的动人的形象,让听众领会音乐中所表达的 意思,使听众自己的感情溶汇在音乐的形象之中,并有所触动,得到一定的情感上的满足和 审美的享受。二、音乐活动中形象思维是与情感完美融合的在音乐活动中,形象思维过程是始终伴随着强烈感情的,不论在音乐创作,演奏或欣赏 中都是如此。比如要创作一首能引起人们共鸣的音乐作品,使之打动人们的心弦,并起到教 育人们、启迪人们的作用,那么作

5、曲家必须富有丰富的形象思维,在音乐中塑造具体可感的 形象,然后以音乐诉诸听众,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在此,在音乐活动中,形象思维过程始 终有强烈的情感参加,形象思维与情感两方面是彼此统一的。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情感起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作曲家,由于他的主观情志和客观事物要求,必定要通过生动具 体的想象、联想来熔铸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其某种思想感情的。面对着纷繁 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不能冷漠地、无动于衷地泰然处之,而必然带有强烈 的爱憎。例如,我国著名作曲家张寒晖在19

6、36 年创作松花江上这首歌曲的时候,他正 在西安教书。当时,大批流亡到西安的苦难东北同胞,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人人 心头都积郁着悲苦和怨愤。这种流亡的凄惨景象和痛苦的呼声,使作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他以满腔的激情谱写了这首沁人肺腑的歌曲。在歌曲中,他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 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同时又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伸展而产生肝肠欲断的效果。 到尾声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却又蕴藏着要起来抗争的力量。从而说 明,如果没有强烈的情感激动着作者,那是不可能产生这种感人肺腑的音乐形象的。在音乐活动中,形象与情感的色彩又是完全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形象感受就有什么样

7、的 情感,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情感就有什么样的形象。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作曲家感受到的 形象是壮阔、雄伟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因素就不可能是渺小、猥琐的,而是恢宏、豪 迈的。例如,“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残杀我国人民,英勇的人民军队组成大刀队与 敌奋战。这些深深地激动着音乐家麦新的心,他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写出了大刀进行 曲。作者把音乐中要塑造的形象与情感协调一致,歌曲一开始就具有火山爆发般的强大力 量,似大刀一样锋利,像冲锋号一样嘹亮,接着作者以高昂的音调和豪壮的气势,把英勇的 大刀队冲杀侵略者的激烈战斗场面与雄壮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三、音乐创作必须富有形象思维形象是音乐

8、美学中的一个主要的、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在音乐创作中,只有把存在的 那些典型的音响因素都在音乐形象中总结起来,综合起来,并重新提炼熔铸,然后进入艺术 意义上的形象思维,才能获得有生命的构思,才能被人们所感受和了解。如果脱离了形象思 维,音乐的一切手段它的音调、节奏、和声与音色都只不过是音响的无生命的堆彻而已。 只有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善于运用具体的音乐表现手段才会产生完满的形象。艺术创作是有规律的,它要求艺术家有丰富的想象,并用想象来创造艺术形象。在此, 艺术家必须要有饱满的感情,同时,把这种感情倾注在艺术形象之中。黑格尔在美学中 说:“音乐所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这

9、种情感不能用一般实 际的外在事物来表现,而是要用一旦出现马上就要消逝的,亦即自己否定自己的外在事物。 因此,形成音乐内容意义的是处在它直接的主体的统一中的精神主体性。即人的心灵,亦即 单纯的情感。”因此,只有作家把创作建立在情感激动的基础上,高度创造性地发挥形象思维 的作用,才能刻划入微、情感交融,才能真正进入艺术创作再创造的境界,才能创造感人的 形象,才能使“里面所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眼前,神态逼真、须眉毕露,你可以感到他们的脸,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步伐,他们的思想方式;他们永远不可磨灭地深印 在你的记忆里,使你再也忘不掉他们”。(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从上述的历史状况和事例中,我们可

10、以得出有益的经验。忽视甚至否定音乐活动中的形 象思维,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失败,产生出来的作品是不会受人们欢迎的,并且被时代遗弃。 一个艺术作品,只有从其中感觉到有血有肉的生命的脉搏的时候,当它的形象使人们在现实 中能激动而引起共鸣的时候,这才算是成功。但是,把形象思维在音乐中孤立起来,绝对起 来,也是不行的。在音乐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必须同时存在,更离不开情感因素,正如 情感因素离不开思想意识,以及逻辑思维也常常要借助一定的形象一样。因此,在音乐创作 中重视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要把逻辑思维与情感联系起来,在情感的基础上有机地融为一体, 让其在作品中形象地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会被人们喜欢和认可,才会成为传世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