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710640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2010-05-10 10:26:1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健康已成为人类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人们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养生作为公认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必由之路,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流行和时尚。养生就是我们的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其中心理念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饮食有节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只有先天、后天之精充盈旺盛,人体才能够维持健康的状态。先天之精由母体遗传而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天之精则由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组成,调养合宜、饮食得法,则后天之精充盛,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养先天之精,从而使人体保持阴阳

2、平衡的状态,身强体健,百病不生。许多疾病常由口而入,要想维持健康的生命状态,必须把好饮食这一关。饮食有节包括四个含义:有洁、有时、有质、有量。“有洁”就是要保证饮食的清洁和安全,选购有安全保障的食物,采用恰当的洗涤烹饪方法。“有时”即三餐定时,三餐定时除了能保证充分的营养供应,使人体精力充沛外,也使消化液的分泌形成规律,从而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有质”是对饮食种类的要求,对于健康人,要保证膳食平衡,注意不同营养物质均衡摄入,避免和减少不健康饮食。对于慢性病患者,应针对个体化需求,制订良好的营养饮食方案,适当增加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饮食,避免可造成疾病恶化的饮食。“有量”是对饮食的数量

3、提出要求。要保证适量的饮食摄入,过量饮食会加重胃肠负担,除可引发消化和吸收不良之外,还使得过剩物质在体内堆积,引发代谢综合征等。相反,为了减肥而采取极端的节食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张弛有度张弛有度,简单说就是劳逸结合。人体器官机能好比是弹簧,过度劳累超过了人体自身的调节、代偿能力,长此以往,器官机能下降,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中医强调“人与天地相参”、“天人相应”,人和自然必须遵循同样的“道”才能长盛不衰。从现代医学理论讲,人体的功能与代谢有着自身节律,激素的分泌、功能的修复必须是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完成。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是保持机体功能活跃、维持机体健康稳定的重要

4、措施之一。许多人都有运动之后精神焕发的感受,甚至睡眠质量也可得到改善。西医学理论认为,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内脏功能活动,同时达到放松精神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人是阴阳合一的整体,阴阳相生相制,共同维持机体的平衡稳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阴阳和谐均衡是健康的前提。“动则阳生”,运动被认为是养阳的方法之一。现代社会工作方式单一,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没有时间运动。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体阳气虚馁,机体抵抗力下降,脏腑功能不足,正气抗邪不利,因而保持适量的运动尤为重要。喜怒有常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志过激的致病作用,中医理论中七情致病学说详尽阐述了七情过激导致疾

5、病发生的病理变化。黄帝内经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耗。”情致过激可导致全身脏腑气机的紊乱,出现病理改变,产生诸多病证。生活中夫妻吵架、工作不顺心带来的情绪变化进而引发身体不适的事例比比皆是,因大怒引发中风晕厥甚至死亡的极端事例也并不罕见。中国有句俗话叫“笑一笑,十年少”,很多人认为,只有负面情绪(如怒、悲、恐、惊等)才会产生疾病,像“喜”这样的正面情绪应该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事实并不如此。黄帝内经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大意是人在心情愉快时,营卫之气运行通畅,但过度喜悦却可以使心气涣散。内经中也

6、有“喜伤心”之说。由此可知,即便是“喜”,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范进中举,喜而癫狂,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养生不是玄妙的中医理论,没有一劳永逸,不可一蹴而就;养生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是日日不懈的坚持,养生是相伴一生的生活习惯,养生就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爱地球我们能做点什么(2010-05-18 10:59:53) 转载标签: 环保温室气体霰石素食化石燃料美国杂谈分类: 科技、能量、神秘科学 图片1爱地球要守住的防线-尽管气候变迁已经获得普遍注意,但物种减少与氮污染已经大幅超过安全底线。我们的环境也正在逐渐接近危险的边缘。-立即改用低碳能源、限制土地开垦,以及改革农业生产

7、方式,是让地球和人类永续生存的重要对策。曾经有将近一万年的时间(从人类文明刚刚萌芽到全新世时期),我们的世界似乎广阔得无法想象,辽阔的土地和海洋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人类可以恣意污染,而且只要迁徙到其它地方,就能轻松愉快地逃避污染造成的区域性影响。人类挥霍着彷佛用之不竭的财富,建立起帝国和经济体系,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恩典会有消失的一天。 但在公共卫生进步、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绿色革命影响下,地球人口从1800年的10亿人暴增到今日近70亿人,过去50年来,人口数量增加了超过一倍。而在生活富足的推波助澜之下,我们消耗的资源也十分惊人,近50年内,全球食物与淡水的消耗量增加到三倍以上,化石燃料的消耗量

8、更增加四倍,我们现在占用了全地球光合作用产物的1/31/2。如此毫无节制的成长,也使污染从地区问题扩大成全球的困扰。平流层臭氧破坏和温室气体浓度显然已经相当棘手,但其它有害的影响也已开始浮现。人口突然加速成长、资源消耗殆尽和环境损害已经改变了地球。我们现在居住的是“客满”的世界,资源有限,吸纳废弃物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居住在这样的世界必须遵守的规则也不一样。最基本的,我们必须采取行动,确保我们的活动不要超出目前环境系统的“安全运作范围”。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我们将造成灾难性的变化,最后酿成全人类的悲惨结局。那么又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些变化?我们该怎么避免?一支由世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由瑞典斯德哥尔摩

9、复原力中心的洛克斯壮(Johan R鐼kstrom)领军,成员包括欧洲、美国(包括本文作者)以及澳洲的学者,近来从一个范围更广、关系更深的角度来寻找答案:我们是不是逐渐接近地球的“引爆点”?超过这个点,我们将把全球环境推入危险的新领域,而且人类史上完全没有类似的状况可供参考?仔细审查几个物理与生物系统的跨学科研究后,我们的团队认为有九项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地球支持人类生存的能力。接着我们定义出这些问题的底线,也就是人类活动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就能确保安全。其中有七项问题有明确的底线(见右页图示),能以科学方式定出数字(当然其中仍有少许不确定性),其中三项(气候变迁、海洋酸化和平流层臭氧破坏)已经到达

10、引爆点,而剩下四项也面临无法复原的恶化状态。另外有两项问题(大气悬浮微粒污染和全球化学污染)尚未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还没有确定的底线数字。我们这个团队的分析显示,目前有三项问题已经超过底线,分别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氮污染和气候变迁。其它几项问题也在慢慢逼近底线。个别的安全底线数字或许会有少许调整,未来也可能再增加其它须注意的问题,但这几项问题可说是归纳出目前全世界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中的“优先级”,同时提供一套整体架构,让我们思考如何面对这些威胁。化石燃料引发危机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最急迫的环境问题,可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在两项问题中(气候变迁和海洋酸化),有一个成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人类

11、使用化石燃料,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气候变迁。尽管地球已经承受了人类造成的显著暖化,而且暖化还会更严重,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仍在寻求方案,避免出现最严重的后果,包括两极冰原融化、淡水供应枯竭,以及地区气候系统崩溃等。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高达387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但温室气体浓度究竟要达到何种程度,才会使气候变迁具有危险性,目前仍有争议。一般的建议值为350550ppm的二氧化碳当量(各种温室气体总浓度的代表值)。依据我们的分析,我们建议单以二氧化碳而言,比较保守而且必须长期维持的数字是350ppm,才可尽量与气候引爆点保持一定的距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全世界必须

12、立刻采取行动,遏止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并在未来数十年内降到低于目前的数字。海洋酸化。海洋持续酸化是气候变迁中较不为人知的连带反应。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有更多的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使海洋表面酸性更强。海洋在自然状态下为碱性,pH值大约是8.2,但数据显示目前海洋的pH值已经降低到8.0左右,而且还在持续下降。我们的团队透过在海洋表面层形成的霰石(一种碳酸钙矿物)减少幅度,来量化海洋酸化造成的损害。许多生物(从珊瑚到海洋食物链底层的多种浮游植物)都依靠霰石形成骨架或外壳。酸性提高可能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和食物网,因此也是促使各国朝低碳能源发展的强力诱因。生产粮食付出的代价人类已占据地球上

13、35%的陆地来种植谷物和饲养牲畜,农业规模扩大也成为人类继续开垦新土地,因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动机。由于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几项地球底线正濒临失守的危险: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开发已造成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物种灭绝。与地质记录中的自然速度相比,目前的物种消失速度快了1001000倍。在全世界的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中,物种消失速度都面临相同的状况,如此一来可能影响区域性与全球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尤其是在敏感的热带森林,需要大众给予更多关注。一些新的行动,例如联合国为减少开垦热带森林筹措资金的“减少森林伐除与退化导致的碳排放”(REDD),则可同时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碳排放两种问题,

14、而且成效可能会相当不错。氮与磷污染。工业肥料广泛使用,已扰乱地球的化学作用。使用肥料已使整个环境中的氮与磷流量提高了一倍以上,而且每年增加的氮总量为1亿3300万公吨,磷总量为1000万公吨。这两者的流量已造成各地的水污染、使许多湖泊与河流水质恶化、形成大片缺乏氧气的“死区”,破坏沿岸地区的海洋。我们需要新的农业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但也必须维护环境。淡水枯竭。全世界人类每年由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层抽取的水多达2.6兆立方公尺,用途包含灌溉(占70%)、工业(占20%)和家庭用水(占10%)。结果使许多大河变成细流,有些河流甚至完全干涸。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例子包括现在已经流不到海洋的美国科罗拉多河,

15、以及中亚地区现在大部份已经变成沙漠的咸海。未来的淡水需求可能十分庞大,大幅改善全球水资源的运用效率,尤其是在灌溉方面,应该有助于避免更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国内某大型网站一个关于“低碳生活”的网上联合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气候变化话题“非常关注”。绝大多数人认为,当前全球变暖最主要的诱因是“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固然很多,然而,人类的活动应负上最大责任却是不争的事实,人类大量饲养牲畜藉以满足饕客的胃口更是难辞其咎。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入口的不污秽人,出口的才污秽人。”喂养牲口本身不是错,饲养牲畜产出的大量

16、副产品才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真问题。比如,1头猪每年排泄的粪便尿液接近13个人的年排污量,而猪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氮、磷等高污染物质远高于人的排泄物。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研究称,畜牧业占与人类有关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65%(其中大部分来自粪便),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潜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最新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有4成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在农业源污染中,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中国饲养猪的存栏数占据世界总量的半壁江山,当然,正像人们所知的那样,在中国,99%以上的养猪户年出栏量低于千头。分散、微型养殖场排放出的污水,几乎都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不仅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池塘,而且令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