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010707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应急处置预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主要应急预案13.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13.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23.3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23.4应急预防措施23.5基坑变形超限、出现裂缝33.6基坑渗水33.7基坑土方开挖边坡纵向失稳滑坡43.8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53.9基坑底局部管涌、突涌、流砂的处理53.10钢板桩、钻孔灌注桩侧向位移73.11基坑监测73.12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93.13应急预案指挥小组的职责93.14积极响应123.15应急抢修材料设备141、编制依据1.1文化旅游城B1地块施工图纸与设计变更1.2文化旅游城B1地块施工组织设计1.3文化旅游城B1地块地质勘探报告

2、文件2、工程概况2.1旅游城B1地块,位于市滨湖区蠡湖大道西侧、南湖中路北侧。小区 总建筑面积约为30.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3.1万平方米,地下7.7万平方米。 本工程由3栋45层超高层住宅、2栋34层高层住宅、10栋6层多层住宅、若 干23层沿街商业楼与B1-1、B1-2两座整体一层地下车库组成(无人防)。建设单位:城投资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勘察单位: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监理单位:省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第设2.2本工程场地自然地面标高约2.513.35m,自上而下的土层为(1 )层 耕土、(1-1)层素填土、(1-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2-1)层粉质黏土、(2)层粉

3、质黏土、(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4-1)层粉质黏土夹粉土、(4-2)层粉土、(4-3) 层淤泥粉质黏土、(5-1)层黏土夹粉质黏土、(5-2)层粉土夹粉质黏土、(5-3) 层粉质黏土、(6-1)层粉质黏土、(6-2)层粉土夹粉质黏土、(6-3)层淤泥质粉质 黏土、(7-1)层粉质黏土、(7-2)层粉土夹粉质黏土、(7-3)层粉质黏土、(7-4) 层粉质黏土、(8-1)层粉土夹粉质黏土、(8-2)层粉质黏土、(9)层粉质黏土、(10) 层粉细砂。3、主要应急预案3.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 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

4、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 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 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 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 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3.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图3.2-1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3.3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基坑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与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 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 亡、国家财产和经济

5、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3.3.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与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与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 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渗水、基坑变形、基坑管涌、 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临近道路与管线沉降等。3.3.2突发事件与风险预防措施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施工 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3.4应急预防措施1)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夜间安装指示灯;禁止向坑扔、倒杂物,抛掷工 具。2)严禁基坑边大量堆载,基坑周边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荷载,以免导致围 护结构发生变形乃至破坏,造成事故。3)加强

6、安全监控措施,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加以补救,从而确保 基坑安全。3.5基坑变形超限、出现裂缝(1)与时在坡中、坡脚施工竖向抗滑木桩或钢板桩等,木桩顶用方木连成 整体,至能保证基坑变形完全稳定为止;(2)坡顶卸载:清除坡顶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挖除坡顶一定围的土体, 减少坡顶荷载;(3)将边坡处土体迅速进行回填,对其上层土体部分进行加固,方法是增打 土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钉的长度和密度,以与是否有必要采用预应力锚杆。 待上层土体稳定,且增加的锚杆有一定强度后进行喷锚网支护,在进行下面土层 的施工,根据具体土质情况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后边坡的稳定。(4)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与时用水泥浆封闭,

7、防止雨水渗入并分析原因同 时加强观察。(5)边坡出现裂缝后与时灌入水泥浆封闭,并分析原因同时加强观察。3.6基坑渗水如果开挖过程中发生渗漏,应视渗流部位、流量、渗漏点大小分别采用下列 方法:(1)对上层滞水,可以采用插排水管的方法处理,对于不能彻底排除的上 层滞水,设置滞水排水管,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并在渗水处设 置过滤层,以防止土粒流失。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经集水井集中抽排。滞 水排水管采用6 50塑料花管,外面包裹窗纱。滞水排水管伸入土中1米,外露 300mm。排水管和排水孔之间里面用碎石滤料填充,外口用粘土封堵。(2)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不大,采用引流管引流

8、,双快水 泥封堵的方法。(3)如果渗漏点局限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较大,宜在渗漏点打入泄水 管,用钢板和双水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围,待周围封堵材料达到强度后关闭泄水 管阀们。(4)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应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压 注双液浆,注浆采用压力控制,最高压力不得超过0.3Mpa。(5)如果渗漏点延伸自开挖面上至开挖面以下且流量较大,应在基坑局部 回填至流量减小后,在基坑外渗漏点附近双液浆注浆。(6)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应立即停止开挖。局部 回填直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7)如果渗漏水混浊,且渗漏时间较长,应注意渗漏点附近可能存在严重

9、的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严禁重型机械靠近,并应立即采用注浆方法填补空 洞。迅速用快凝水泥等止水材料缩小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3.7基坑土方开挖边坡纵向失稳滑坡1)保证基坑纵坡稳定的措施:(1)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2)在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均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降水措施,保证该层土中降 水效果.(3)基坑顶部所有边坡应挂网喷浆,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同时在坡脚设置大 功率水泵抽水,防止坡脚浸水.(4)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 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5)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 工作面.(

10、6)坡顶严禁堆积荷载,坡顶不允许设置便道.(7)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 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 护。(8)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 坑工作面。2)应急措施:(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 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3)修坡:遇到该情况需马上停止开挖,在停机面卸载(或排水)与时修 破到正常坡度,采取自上而下、逐层清除塌方体、逐层进行喷锚网作业,每层深 度1.2m,严禁超深清除塌方体,重新加

11、固滑坡体。(4) 补强:在塌方处的口部,向下打入竖向钢筋(或钢管),然后向塌方处填 碎砖和土,填满之后,用加强筋将竖向钢筋(或钢管)焊接成一体,并与附近土钉头 进行焊接,挂上钢丝网后,喷射砼。同时在此部位预留一注浆孔,待面层达到一定 的强度后进行压力注浆。对坍塌部分进行充实,增强其承载力。(5) 回填:首先应在不危与人员安全前提下补强;如果不能补强则应立即组 织回填基坑塌方处,按塌方2倍进行回填土或回填砂袋,并组织人员撤离,防止事 态进一步恶化.(5) 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6) 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的水源。(7) 对塌方后末形成自然坡面的边壁,加固作业时应加强监测,并派专人 在地表面

12、观测边壁的稳定情况。3.8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1) 由于本工程基坑工程在4月8月份,这个时间段正好处于雨季。因 此,施工现场应配备大功率抽水机,用于排除坑积水。(2) 如在雨天滑坡,无法与时施工喷射砼封闭,则应立即用彩条布将滑坡 体与其周围覆盖,防止雨水渗入滑坡体,导致滑坡扩大。(3) 配备足够数量的草包,紧急时对基坑周围施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 流入坑。(4) 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污水泵。(5) 与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做好准备工作。(6) 在进行现场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 保持其畅通。3.9基坑底局部管涌、突涌、流砂的处理1) 预防措施

13、:(1) 与设计协商确定合理的降水系数,确保按参数进行预降水,若降水深 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增加深井降水,减少坑外压差是防止桩间搭接存在缺陷 而产生管涌河渗漏的最有效方法。(3) 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能过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降低地下水流渗流水力坡度,改变地下水渗流方向,使地下水仅流向降水井管。(4)保证基坑防渗帷幕的质理,最大限度阻止地下水流到基坑。2)应急措施(1)发现管涌和渗漏,立即停止挖土与回填反压,绝对禁止冒险开挖。根 据程度不同分别采用“堵”和“疏“两种方法处理。(2)若管涌或渗漏程度较轻,采用双液注浆法坑外堵漏,即两台注浆机分 别注入水泥浆和水玻璃,具体方法为:渗漏点桩外50-

14、100CM处间距50CM左右 分别钻孔,深度深于渗漏点2.0-3.0M,放入注浆管,先用水泥注浆管与渗漏点 形成道路后,水玻璃注浆管同时注入,封闭渗漏道路达到堵漏目的。(3)集水井、电梯井开挖发生管涌,与时用棉絮、快干水泥封堵,并加引 流管等措施。顼中t IV虬酒水现象处他叫史图(4)坡脚发生管涌,采用砂包和土回填反压。(5)若出现流砂、管涌或突涌,应立即暂停基坑开挖施工,并采取如下措 施处置妥当后再行施工:用粘土或砂袋封压,在最短的时间制止突涌的发展, 然后采用高压注浆或化学浆液进行止水加固,采用速凝水泥止涌,采用压密注 浆止涌。(6)若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局部区域地下水量过大,坑明水较多,在

15、排水比较困 难的时候,可增设轻型井点措施来排出基坑的水,降低基坑外地下水位高差,降低地 下水流渗流水力坡度,阻止管涌、流砂的发生和发展。(7)延长基坑周边降水井点降水时间,通过改变水流的方向阻止管涌、流 砂的发生和发展。(8)如果基坑侧壁出现流砂,应与时回填土方,然后在基坑边坡上注浆进 行止水。3.10钢板桩、钻孔灌注桩侧向位移1)安全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设计深度,确保支撑体系稳定。(2)在基坑开挖期间要加强对支护桩的观察、每班要有专人巡察、当支撑 轴力超过警戒值时,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制定对策。(3)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4)支撑施工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架设。对支撑材料要严格把关,杜绝使用 有缺陷的支撑材料。2)应急措施:(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 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的人员进行疏散。(2)在失稳的支护桩旁加设钢支撑,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 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 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3)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