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0041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免疫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免疫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免疫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免疫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免疫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免疫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免疫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免疫制度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兽医主管部门得统一布置与要求,认真做好牲畜感染病与传染病防范工作、强制性免疫病种得免疫工作。2、严格按场内制定得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得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得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得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4、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得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得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得有效性。6、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得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8、遵守操

2、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得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卫生消毒制度1、饲养场周围及场内要保持清洁、干净得环境,及时清理污水、杂物及畜禽排泄物.2、对饲养场周围、场内及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与生活区必须坚持按消毒规程进行消毒,对养殖小区指定密封发酵得粪便表面进行定期消毒.3、饲养场得大门口与畜禽栏舍入口设消毒池,必须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4、场内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与栏舍要经过消毒.5、严格控制外来

3、人员,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得路线行走.进栏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6、每批畜禽调入前或调出后,场地与栏舍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与熏蒸消毒.7、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8、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得病原微生物。9、进入生产区得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10、消毒剂要选择对人与畜禽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畜禽体内产生有害积累得消毒剂.兽药使用登记制度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4、。3、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得规定,未满休药期得畜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5、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得采购与保管记录。疫情报告制度1、义务报告人:驻场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站报告。2、临时性措施: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隔离,派人专管与瞧护。2对病畜停留过得地方与污染得环境、用具进行消毒。3病畜死亡时,应将其

5、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4) 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随意急宰,病畜得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5) 发生可疑需要封锁得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1、当养殖场得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得无害化处理。2、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得决定,对同群或染疫得畜禽进行扑杀与无害化处理。4、当养殖场得畜禽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与治疗。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

6、驻场兽医与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得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得畜禽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得记录、记载。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畜禽标识制度畜禽养殖者应当向当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申领畜禽标识,并按照以下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1、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得,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2、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得,在右耳中部加施3、畜禽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

7、得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4、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产地检疫时,应当查验畜禽标识。没有加施畜禽标识得,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养殖场养殖档案制度、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1、生猪得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与进出场日期;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与兽药得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与用量等有关情况;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4、生猪发病、诊疗、死亡与无害化处理情况;5、生猪养殖代码;二、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与母系品种类型,母本得标识编码等信息。三、生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与调入地,个体 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四、养殖档案与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2年,种猪长期保存动物检疫申报制度为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动物防疫网络,实行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