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课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99376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实验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实验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实验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实验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课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内容: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实验名称:(一)混合沙和豆子的分离。(二)加热白糖的变化实验班级:六(2)班实验设计理念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一课,主要有两个探究实验过程:一是观察豆子和沙混合的变化,二是燃烧的蜡烛给白糖充分加热的变化。探究活动一般要经历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证据、整理资料、得出结论等,这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素养起到极大作用。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学时要体现教师是学生

2、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状况摆正自己的位置,确定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程度,确实做到学生才是探究活动的真正主体。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3、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良好操作习惯、不怕困难热爱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素养。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继上一节课初步了解了物质会发生变化后,本节将进一步观察物质的变化,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

3、它们的区别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教材围绕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及加热白糖变化的实验两部分内容,为凸显重点加热白糖的活动将是重在探究,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是铺垫。学习者特征分析六年级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爱做实验,通过上学期的科学课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实验、观察、收集证据的方法。因此在本课学习中,主动探究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又因为学生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一些科学知识的构建还需要辅助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才能突破思维限制有所上升。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需继续加强指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

4、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2、教学活动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概括发现得出结论实验方法分组探究法实验措施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

5、材,让学生参加观察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教学环境及实验准备学校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玻璃杯子、沙子、豆子、筛网、搅棒、白纸;长柄金属汤匙、一小包白糖、蜡烛、火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教师出示几种物质图片,看它们发生怎样的变化。(图1)A.对琥璃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心图12、导入:今天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发现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动机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活动(一):观察沙子和豆子

6、的混合1、出示沙和豆子在桌子上我给大家准备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认识吗?我们要用它们完成一项探究活动一一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观察沙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预测:你们觉得会发生变化吗?2、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3、混合实验(图2)沙子豆子混合图2(1)把沙和豆子倒在白纸上,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记录在表格内。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感官进行观察。(看、摸、闻)(2)把杯子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子中进行混合,轻轻搅拌。观察:在混合过程中,沙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3) 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与原来的沙和豆子比较,它们变化了吗?4、实验后小组探究、交流汇报5、总结提升;我们发现,混合后沙和豆

7、子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豆子还是豆子,沙还是沙,没有变成其它的新物质,这是一个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探究活动(二):加热白糖实验1、刚才我们做的实验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大家可能有些失望。下面,我们接着做一个更有趣的实验加热白糖2、讨论、想想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什么?3、观察预测:给白糖加热,白糖会有什么变化?请小组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作业本的实验记录单的预测栏中,并把观察到的白糖特点写下来。4、教师讲解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1) 糖要少些。(2) 加热的同学最好戴上手套,手持汤匙最外端,用外焰加热。(3) 观察时不要凑得太近。(4) 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汤匙放回盘子里冷却,小心烫手。三、总结与

8、交流(1) 分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教师巡回指导)(2) 小组讨论汇报(白糖颜色、气味等方面的变化)图3归纳总结通过实验,白糖经过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先是由透明的颗粒熔化成液态(透明的液体),继续加热颜色变成黄红、褐红,直至变成黑色,并且可以闻到有焦糊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燃烧起来。【设计意图】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我们把白糖加热后,白

9、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像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物质,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那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一一有没有新物质产生。2、出示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辨析属于哪一类变化,并说说依据。3、出示一些常见的活动。自由选择实验、判断。汇报、交流。4、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5、总结: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去观察身边的变化属于哪种变化,对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一步去观察。【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板书展示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混合沙和豆子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加

10、热白糖糖浆变黄黑色糊物质有新物质产生化学变化五、梳理小结、当堂检测1、整个教学实验进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交错使用,融会会贯通,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的同时又展开了探究,实验效果良好。2、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实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共同达标。3、课堂结构紧凑,能够结合教材灵活运用实验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热情。达到了引导学生尊重实验现象,养成他们细心观察良好习惯的目的。4、这节实验课中我发现自己在语言的评价,维持学生的探究热情,以及课程的延续性上还有待改善,但是就“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尊重科学的实证意识、尊重课堂的时效实效”等方面来说,做的比较到位了。做一个朴素而真实的科学教师,给学生一个安全而自由的探究空间,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这将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5、由于平时实验课上的较少,在本节实验操作中,看到了个别小组的学生在搅拌沙、豆子时动作不到位,学生不够大胆,放不开手脚,合作意识不够强。这还须我们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