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 (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85868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学故事 (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教学故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学故事 (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教学故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我的教学故事为积极响应县教委下乡支教的精神,这个学期下乡到本镇的一所村完小-沿坂小学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开学伊始,我首先了解了该班学生成绩,发现全班普遍数学成绩低于语文,而且相差甚远。进一步了解发现班级里优秀生生很少,后进生成绩特别差。我一边了解学生情况,一边进入教学。一月下来发现问题不少,尤其是作业问题。本阶段学的小学乘除法,平日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但总有几本作业本令我头痛,要么不交,要么到校后拖拖拉拉补交,批出来错误百出,有的作业一看就是抄的别人的。批评教育好几次,效果却不明显,后来被批评的同学索性不交作业了,问他原因,回答“不会做

2、”。单元测试下来,做得好的九十几分,做得差的甚至只得十几分,连简单的计算也没过关,更别提灵活应用的题目了。一看名字原来就是平常作业出问题的几个“老面孔”。讲评过后,我找这几个学生了解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他们说:每天的作业因为不会做而做不完,老师要求交作业时不是抄就是拖或欠,别人花二十分钟完成了,我们做一个小时也做不出来,建议老师少布置些作业或者布置简单些的作业给我们。哦,原来我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多做一点习题,怕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结果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但没有得到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的失败

3、而打击。他们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状也得改改了。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应该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于是我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把他们分成了雄鹰队、蜜蜂队、黑马队三组(即好中差三等),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雄鹰队除了课后的基本练习外,更多的是拓展题型。蜜蜂队多是难度不大的题型,但要求必须准确性高,偶尔布置一道难度不太大的综合题,他们会很有成就感。黑马队不仅是作业少而简单,而且有的是三四年级学的计算题。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时间灵活,不

4、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结果马上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首先作业全交齐了,而且没有出现抄袭的情况。尽管各组都有部分学生错误挺多,但至少说明他们回家都认真独立思考了。同时课代表还反映了一部分同学的心声给我,表示对布置不同作业非常欢迎,增强了他们完成数学作业的信心,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鉴于这样的效果,我坚定了继续尝试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各层次的作业情况明显好转。不会出现无故不交作业的情况了,字迹变得工整了,正确率也提高了,课后也经常有学生来办公室和我讨论问题了,特别是学困生的作业数量大大减少,全班的数学成绩也提高了很多,高分人数也增加了。 在分层布置作业的尝试中,我充分享受到了对于有针对性地尊重学生作业事实基础上构建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所带来的成果。同时我们必须给予及时的总结与改进,激励进步学生争取更大进步,鼓励退步学生寻找原因,摆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