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734629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到清朝 时,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 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 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 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

2、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 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 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 “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 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 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 方财政。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 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 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前

3、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 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 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监督的目的,以实现其集权的目的。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 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存留进行削减,地方存留所占比 例逐渐下降。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17. 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变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 系。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转变。此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 费开支急剧膨胀,

4、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从 而导致地方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 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由于 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 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 捐输等自筹经费,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 度名存实亡。(2017年08月0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清朝,地方政

5、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比例进 行划分,但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B. 清朝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 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C. 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销”的举 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D. 清朝咸丰初年后,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户部奏销制度名存实亡,清政府才被迫允许 各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观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

6、至在晚清出现了 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B. 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起运、存留制度的实施,论证了清 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C. 清后期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湘军为代 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来说明军费急剧扩张。D. 文章按按历史时代的先后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以及 随历史的变迁,财权逐渐下移,中央管控乏力的事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让中央 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

7、方政府。B. 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和调整却是客 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C. 奏销制度与悉数解司制度,都是进一步强化中央对地方财税掌控的举措,悉数解司是取消州县的财富留存,而奏销制度实质上是强化互相监督。D. 太平天国起义后,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转变,中央全力里削弱,其根本原因是各地方设立的劝捐机构名目繁多,户部无法左右其收支情况有关。【答案】1. B 2. C 3. D【解析】J试题分析:几项,“中央所占比重大干地方”错,并非整个清朝都是这样,文中有巧青初,存留与起运 各占一半”的信息;B攻,牲制地方财政実结果并非手段;f项严因

8、各州县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吁 文无据“2. 试题分析:D “按主次顺序”错,应为按“历史时代的先后顺序”;论述的重点并非“悉数解司”与“奏销”制度。3. 试题分析:C “地方就可到户部寄存库领支经费”是“悉数解司”制度,另外,奏销制度实施还需要“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车马炮丁肃清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

9、着机会。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三十年 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 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德欣撒尿去了。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李来顺说:“我不尿他。”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

10、”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 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 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 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德欣“哎呀” 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

11、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 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 是不是呀喜良?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 桩。”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李来顺

12、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予,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 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 仙、神仙!”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 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棋局的输赢和三人之间微妙关 系的表述始终吸

13、引着读者阅读。B. 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 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C. 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 心理变化,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D. 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 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5. 小说在刻画李来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 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4. C 5.淡泊名利。不稀罕被提拔,每天画画,跑步,看日出,自得其乐。任劳任怨。三十年里什么苦活儿累活

14、儿都干,不被提拔也卖力气。耿直不阿。与德欣说话有一说一,直接坦率,不逢迎领导。多才多艺。生活中书法、绘面、弹拉说唱无所不能。性格沉静。在德欣和杨喜良下棋说笑时,他虽棋艺高超却不说不笑,只静静观棋。6. 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主要围绕下棋时对“车马炮”几个棋子的安置展开情节,两次下棋都和如何处理“车马炮”有关,它们贯穿故事始终。有塑造人物的作用。“车马炮” 分别暗喻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他们韵性格和生命状态与棋局中的三个棋子十分相似。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车马炮”在棋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它们象征社会中的人在不同的 身份处境下,有不同的生命追求(或:突出了一种淡泊、洒脱的人生追求),突出了主题。【

15、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A项,“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表述不当,本文主要借下棋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在不同身份处境之下的不同生命追求,文章以下棋为明线贯彻始终,让下棋背后蕴藉的三人身份、思想的碰撞与博弈作为暗线,文章的主要悬念在于对德欣和李来顺微妙关系的表述上。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比如本题中,A项,“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选项没有把握住文章的重心所在,故分析偏离文本中心。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刻画了李来顺的哪些形象特征”,这是考查人物形象。考生应找出文中 描写李来顺的句子T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