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电工电子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67384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电工电子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电工电子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电工电子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电工电子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电工电子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电工电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电工电子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题 一、 单选题(每小题1分)1、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位的差值称为( )。A、电压B、电流C、电动势D、电位2、变压器是传输( )的电气设备。 A电压、B电流、C阻抗、D电能。3.当生产机械移开时行程开关在( )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状态。A、手动 B、复位开关 C、 复位按钮 D、复位弹簧4、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由三相电源的( )决定。 A相位、B相序、C频率、D角频率5. 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次级电压为,其整流输出电压U0为( )A 0.5U2B 0.452C 0.9U2 D 1.2U2 6. NPN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各极间的电位关系是( )。A UbUcU

2、e B UcUbUe C UeUbUc D UcUeUb7.一旦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事故,重大电气设备严重损坏,群众生活发生混乱,使生产生活秩序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的负荷称为(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四级负荷8. 对磁感应强度影响较大的材料是。( ) A铁、B铜、C银、D空气。9. 逻辑非的表达式是( )A、 B、 C、 D、10.用二进制数表示十进制数的编码方法称为( )A、ABC码 B、CAB码 C、BCD码 D、BAC码1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方向是由三相电源( )决定的。 A 相位、B 相序、C 频率、D 相位角。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减小电源的频率,流

3、过电容的电流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D、不确定13、( )的大小决定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A 额定转矩 B 最大转矩、C启动转矩 D 转差率14.通用译码器的主要任务是输入( )代码,输出与之对应的一组高低电平信号。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15单相桥式整流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最大值为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的( )倍。A. 0.45 B.0.9 C.2 D.22 16三极管有( )种工作状态。 A. 一 B.二 C.三 D.四 17.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同电网的零线相连接,这种保护方式称为( )。A、保护接地 B、漏电保护 C、 保护接零 D

4、、过载保护18.( )是电工仪表的核心部分。A、测量线路 B、测量机构 C、连接导线 D、活动线圈19.二进制数的两个数码分别( )和1。A、0 B、2 C、8 D、1620.二极管”与”门电路,所有输入( )时,输出是高电平。A、同时为低电平 B、有一个输入是高电平 C、同时为高电平 D、有一个输入是低电平21、二进制数100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7 B、8 C、9 D、10 22、若将阻值为R的两个电阻并联起来,电阻值将变为( )。A 、R4 B 、R2 C 、2R D 、4R 23、将给定的二进制代码翻译成编码时赋予的原意,完成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 )。A、编码器 B、译码器 C

5、、寄存器 D、数据选择器24若要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稳定输出电流,则应引入( )。 A 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25( )的大小决定了异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A、最大转矩 B、额定转矩 C、启动转矩 D、制动转矩26抑制零点漂移最为有效的直流放大电路的结构形式是( )。A、差分放大电路 B、多级直流放大电路C、射极输出电路 D、正反馈电路27、( D )是从电源进线到电动机的大电流连接电路。A、滤波电路 B、触发电路 C、 控制电路 D、主电路28.原理图中各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均以( )表示。A、工作状态 B、未通电或无外力作用时的状态 C、 断路状态

6、 D、短路状态29.逻辑乘是描述( )逻辑关系的运算。A、“与” B、“或” C、“非” D、“或非”30.兆欧表又称摇表,是一种测量( )的仪表。A、电容量 B、接地电阻 C、低值电阻 D、高值电阻 31、静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压是( )。 A、不变的 B、变化的 C、随参考点选择的不同而不同 D、不确定 32、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不成正比关系时,其伏安特性是( )。 A、直线 B、曲线 C、圆 D、椭圆 33、正弦交流电角频率与频率之间是( )的倍数关系。 A、2 B、50 C、 D、2 34、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的电压超前电感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 A、2 B、 C、/2

7、D、/4 35、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谐振频率( )。 A、只与R、L 有关 B、只与R、C有关 C、只与R有关 D、只与L、C 有关,与R无关 36、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谐振时复阻抗( )。 A、等于零 B、大于零 C、小于零 D、虚部为零 37、在对称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接中,线电流( )相电流。A、等于 B、等于1/2倍 C、等于等于倍 D、倍 38、在对称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接中,线电流滞后对应的相电流( )。A、/6 B、/2 C、/3 D、/4 39、用来产生磁通的电流叫( )。 A、磁流 B、磁通流 C、励磁电流 D、交流电流 40、当磁通势一定时,铁心材质的

8、磁导率越高,( )。 A、磁通越大 B、磁通越小 C、磁阻越大 D、磁路越长 41、电力变压器的效率一般均在( )以上。 A、75% B、80% C、85% D、95%42、对于电力变压器,一般在( )的额定负载时效率最高。 A、50% 75% B、75% 80% C、80% 85% D、85% 95%4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铁心是由( )厚,两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成。 A、0.1mm B、0.2 mm C、0.5 mm D、0.7 mm44、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倍数在( )之间。 A、1.1 1.3 B、1.3 1.7 C、1.8 2.2 D、2.1 3.4 45、一般三相异步电

9、动机的起动转矩倍数在( )之间。 A、1.0 1.5 B、1.0 1.7 C、1.0 2.2 D、1.0 3.4 46、E级绝缘的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是()。 A、105度 B、120度 C、130度 D、155 47、由( )kV及以上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组成的电力网称为输电网。 A、6 B、10 C、35 D、110 48、由( )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变电所组成的电力网称为输电网。 A、6 B、10 C、35 D、110 49、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为( )伏。 A、0.2 0.5 B、0.5 0.7 C、1.1 1.5 D、1.5 3 50、若使运算放大器工作于线性状态必须( )。 A、提

10、高输入电阻B、降低输出电阻 C、引入正反馈 D、引入负反馈 51、在数字电路中一般采用( )进制数来实现编码。 A、二B、八 C、十 D、十六 52、n位二进制代码有( )个状态。 A、nB、n C、n D、 53、( )电路具有记忆功能。 A、与门B、或门 C、非 D、时序 54、( )触发器存在空翻现象。 A、可控R - S B、J - K C、D D、所有 55、一个触发器只能寄存( )位二进制数。A、一B、四 C、八 D、十六 56、射极输出器的特点是( )。A、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1 B、输出阻抗很高 C、输入阻抗很低D、电流放大倍数近似等于1 57、异步电动机旋转的必要条件是电动机

11、转速n( )定子旋转磁场转速n1。 A、等于B、恒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恒大于 58、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仅在( )之间。 A、0.1 0.3 B、0.1 0.6 C、0.01 0.03 D、0.01 0.06 59、电流互感器是用来扩大测量( )的量程,并使测量仪表与高压电路隔开的一种电器。 A、直流电流B、直流电压 C、交流电流 D、交流电压 60、一般点接触型二极管的最大整流电流在( )毫安以下。A、几B、十几 C、几十 D、几百二、 多选题(每小题2分)1、正弦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与( )有关。A、电压有效值 B、电流有效值C、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正弦D、电压与电流相位

12、差的余弦 E、电压与电流的频率2、实际电路一般是由( )组成。A、供电设备 B、输电设备C、导线 D、电动机、E用电设备。3工厂配电系统的基本接线方式有( )。 A、放射式 B、树干式 C、环式 D、网孔式 E、桥式4.交流接触器主要由( )组成。A.触点 B.电磁操作机构 C.灭弧装置 D.开关 E.弹簧5.电工测量仪表按其动作原理可分为( )等几种。A、磁电式 B、电磁式 C、电动式 D、整流式 E、热电式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 )有关。 A 电源电压、B 电源频率、C磁极对数 D 转差率 E电源功率7、变压器具有变换( )的功能。 A、电压 B电流、 C 阻抗、 D、频率 E 功率8运算放大器具有( )的特性。 A.高放大倍数 B.低输入阻抗 C. 高输入阻抗 D. 低输出阻抗E.高输出阻抗9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级间耦合方式有( )三种。 A 直接耦合 B阻容耦合 C 变压器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