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注浆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58598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护注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支护注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支护注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护注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护注浆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支护桩AB段和KA段为双排支护桩,支护桩中间部位采用注浆压密对填 土层进行加固,其中AB段注浆孔为153根,长度1759.5米;KA段注浆孔92根, 长度966米,合计245根,总长度2725.5米。二、灌浆补强设计及要求AB段和KA段双排桩之间注浆孔对填土层进行加固,注浆孔孔径91mm,间距 800mm,排距1500mm,呈梅花状布置,布置两排,见后附注浆孔编号图。其中AB 段孔深11.5米,KA段孔深10.5米,孔深从支护桩冠梁梁底算起。单孔每米注浆量宜为0.15-0.2立方,采用自下而上进行填充压密注浆,一次 完成。灌浆材料选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1-0.5

2、:1,施工时由自稀至浓灌入,灌浆压 力0.3-0.5MPa,当局部吃浆量大时采用加稠浆液浓度,掺入适量的水玻璃等速凝 材料。应当在注浆口出现翻浆后停止注浆,当不出现翻浆,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水泥选用PO42.5水泥,合计注浆量约408.83-545.1立方。注浆体水灰比按 1:1计算时:需要水泥约204.41-272.6立方,约265.73-354.38吨;注浆体水灰 比按0.5: 1计算时:需要水泥约272.55-363.4立方,约354.32-472.42吨。三、资源配置1、机具型号选用:钻机:GXY-1型注浆机:YZJ-50B-12、人员配置:管理人员:3人,钻孔工3人,压浆工6人,

3、泥浆工3人,普工5人,电工 1人,放线工1人,合计16人。四、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一测量孔位及标高一钻机就位一调整钻机平整度、垂直度一钻孔一下 注浆管、套管一填砂一拔套管一封口一边注浆边拔注浆管一封孔一拔钻杆、钻孔记 录一清洗钻杆注浆记录一清洗注浆杆一钻机就位一同上顺序施工2、注浆加固施工前,检查钻杆、注浆杆各段长度,如有不同尺寸注浆管和钻杆, 必须在记录表上注明。注浆管第一根1m至1.5m管壁钻有注浆小孔。检查注浆各杆 和注浆小孔是否有杂物堵塞。3、钻孔施工:钻孔根据编号进行钻机就位,调整钻机平整度、垂直度,钻杆中心偏差不得大 于20mm。钻孔孔径为91mm。标高控制误差不得大于1

4、0mm。钻孔施工在钻进1米左 右时再次用水准管和锤球进行钻机平整度、垂直度复核。4、注浆施工:按照编号顺序及孔位采用跳孔注浆,在孔内插入直径38mm的注浆射管,在射 管与套管间用砂填塞,地基表面空隙用粘土、麻丝填塞,然后拔出套管,用压浆泵 将水泥浆压入注浆射管,水泥浆必须连续一次压入,不得中断。5、注浆、拔管:浆应先从稀浆开始,逐渐加浓。压浆时把注浆射管一次沉入整个深度后,自下 而上分段连续进行注浆,分段拔管至孔口为止。在注浆过程中详细记录注浆压力、 时间、水灰比等。分段拔管一次高度不得大于0.5米。压浆宜间隙进行,第一组注浆孔压浆完成后,再进行第二组压浆。6、压浆完成后,拔出注浆管,留孔用1

5、: 2水泥砂浆进行堵口。五、质量控制1、施工前应熟悉图纸,注浆几何尺寸,注浆标高,注浆厚度。注浆孔位测量放样 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孔间距0.5米,梅花型布置)。施工时水灰比达到设计要求。 水泥等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抽样送检报告。2、施工时经常抽检浆液的配比,在记录表中填写抽检数据。钻孔和注浆时详细记 录孔编号、施工时间、注浆顺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数值,坚决不得过后补写施工 记录。3、施工结束后将施工记录及时上报工程部进行资料整理。4、水泥注浆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原材料检查水泥PO42.5产品合格证书/抽样复检2水玻璃模数2.5-3.3

6、抽样送检一般项 目1各种材料称量误差%V3抽查2孔心中偏差mm20钢尺量3注浆深度mm100测量注浆管长度4注浆压力%0.01检查压力表读数六、安全措施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 严禁赤脚、赤膊或穿拖鞋、短裤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禁止酒后作业;2、施工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3、机械操作人员和专业电工必须挂牌、持证按照操作规程上岗作业,严禁无证、 违章操作。4、一般安全技术交底 进场机械必须完好无损,机械和操作人员必须证照齐全; 机械安装完毕,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禁止所有机电设备“带病”运转作业;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促进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a、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b、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雨季应加强检 查各电器设备及漏电保护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