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5810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第五章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本章主要内容:1. 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2. 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3. 婴儿期的亲子关系4. 婴儿期的同伴关系教学目标: 识记:1. 角色采择;2. 气质3. 自我、主我和客我4. 自我控制5. 依恋6. 同伴相互作用的类型;7. 同伴交往发展历程n 领会:1.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3. 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4. 婴儿情绪的功能与表达途径;5. 情绪的婴儿认知的影响;6. 形成安全依恋的条件;第一节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二、行为主义学派三、社会认知学派四、生态学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 弗洛伊德

2、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1、学前期性心理发展3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2、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子的恋父情结是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孩子在3岁到6岁期间,必然会在感情上更加

3、依恋父母中的一方.儿子更依恋母亲,女儿更依恋父亲,这是多数孩子进入36岁阶段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时只能有四种可能:恋父、恋母、全恋或者都不恋.心理学家认为:男孩的恋母心理必须适时淡化,甚至割断.如果任其发展对男孩会造成不良影响,他们长大以后可能仍然深恋着母亲,而不容易把感情移到别的女性身上,甚至不能顺利组成家庭;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心理发育障碍或其他方面的障碍,影响日后的生活.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1、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又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和社会发展理论.2、学前儿童心理社会性发

4、展的三阶段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婴儿期:出生1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形成信任感.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婴儿适当、稳定和不断的关心、照顾、哺育和抚摸,满足婴儿需求,他们会形成对父母、对世界的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会变得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担忧,甚至变得孤僻和冷漠.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幼儿期:13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主性.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尝试离开父母,独立处理事情.父母在这个阶段,应该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让他们做力所能与的事情.儿童在独立做事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人格.如果父母限制过多,保护过多,甚至对儿童的独立行为批评

5、、指责,儿童会对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羞耻感.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早期:36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主动性.由于身体的发展,儿童活动范围扩大了,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成人对于儿童的探索、主动行为,如果过多限制、批评,儿童会产生内疚感和失败感.三华生和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华生强调对可观测到的行为的研究而不是意识,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在华生看来儿童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决定,特别是父母如何对待儿童.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获得,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与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通过不予强化来忽视和消退儿童不良行为.四班杜拉的社会学

6、习理论强调人类的学习方式不仅有直接学习方式,而且还有间接学习方式;强调个人的认知因素的作用,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强调示范榜样和自我效能在个人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学习不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理直接强化的结果,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可能通过他们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并改变环境.五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赛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为分以下几个阶段:1、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2、阶段 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约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观

7、点的原因.3、阶段2: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约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有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4、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约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5、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第二节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 社会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从个体角度看人要受个体气质、情绪和情感影响;从社会层面看涉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一、气质1、气质概念气质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和我们平素所说的脾气、禀性的含意差不多. 从本质上讲

8、,气质是人的心理特性之一,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所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差异. 比如说,一个人反应速度的快慢、情绪的强弱、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转移的难易,以与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等,固然和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则与人的气质密切相关.气质相同的人,往往会在不同内容的活动中,表现出性质相同的动力特征来.2、气质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气质具有天赋性,气质是由生理机制决定的,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同样是婴儿,有的爱哭、爱闹、爱动,有的安静、平稳、怯生,这说明

9、,先天的生理机制构成了个体气质的基础.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儿要比异卵双胞胎儿在气质上相似许多,即使把他们分别放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培养,也仍能保持他们原来的气质特点,这说明,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一部分.第二,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一个人具有某一方面的气质特点,就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比如爱激动的同学,在老师上课时会急不可耐地举手发言,在考试前会心神不定,在赛跑时会抢跑等,像这样并不因活动内容、动机、目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气质的现象,就是气质的稳定性.很多上了岁数的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中学时代的同学,多年不见,偶然碰到一起,彼此之间会发现许多人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气质特征.所谓江山

10、易改,禀性难移,指的也主要是人的气质.n 当然,气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说禀性难移,也并不是绝对的不能移.换句话说,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3、婴儿的气质类型1托马斯和奇斯的气质九维分类模式l 活跃水平:儿童的运动水平与程度;l 节奏性:睡眠、饮食、排泄等行为的规律性;l 接近或退缩:对陌生人或新的刺激的反应;l 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l 反应的紧张度:引起应答反应的强度;l 情绪品质:情绪积极与消极;l 注意周期和坚持性:从事活动的持久性;l 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受外界刺激改变行为程度;l 反应的最低限度:对刺激的敏感性.聚类分析

11、后四类婴儿: 第一型是容易抚育型,这些婴儿,饮食和睡眠习惯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新的时间表、食物和人,情绪反应温和、较积极,醒后常笑,显得很愉快. 第二型是缓慢型,这些婴儿在第一次遭遇到一种新的经验时总要退缩,适应较慢,看起来总带点消极的心境,同时表现出低的活动水平. 第三型是难以抚育型,这些婴儿在睡眠和饮食习惯方面相当不规律,很慢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情绪反应强烈,心境相当消极,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声哭叫,暴躁. 第四型是混合型,是以上三型各种特点的混合表现.教养上的启示 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

12、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例如对于一个难以抚育型的孩子来说,要给他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和种种不良刺激的干扰,家长的态度要保持心平气和,镇静自如,通过运动、游戏以与培养有规律的行为来疏泄孩子过剩的精力,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对一个缓慢型的孩子来说,可以用彩色玩具和悦耳的音乐使他对外界发生兴趣,保证一定时间和他玩耍和做游戏可以使他变得活泼起来.2拟合优度模型拟合优度模型:Thomas和Chess首先提出拟合优度水平以描述气质与环境压力如何结合起来影响儿童的发展进程.这种观点认为,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当孩子的反应方式与环境要

13、求和谐一致时,或者说达到一种良好拟合时,其发展前景往往是令人乐观的.当两种力量存在较严重不良拟合时,结果可能导致扭曲的发展或适应不良.为了确保良好拟合,成年人必须营造适合每个儿童的养育氛围,以激发其更多的适应性功能. 在拟合优度模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是根据孩子的气质,而且受文化价值和生活条件的限制.拟合优度模型的启示: 每个婴儿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世上,气质无好坏之分.家长所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予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二、婴儿的情绪一婴儿期儿童情绪表达的功能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能力,向成人发出各种心理信息,使自己得以生存;在和成人各种情绪交流中得

14、以成长.孟绍兰将婴儿情绪功能归为四点:、情绪的适应功能、情绪的驱动功能、情绪的组织功能、情绪的交流功能二婴儿基本情绪发生时间第一阶段出生一周内:痛苦、快乐、厌恶和兴趣.第二阶段月愤怒、悲伤和惧怕.第三阶段月惊奇和害羞.三婴儿的情绪表达、婴儿的哭:显示了婴儿生理性和社会性信息.生理性啼哭心理性啼哭、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自发的微笑,内源性笑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外源性笑周起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月起四婴儿的情绪体验1、婴儿主要情绪:快乐和恐惧是婴儿最早的情绪体验.婴儿的快乐,不仅来自于生理需要的满足,还在于婴儿的成就感;n 恐惧是一种最有害的情绪,个月前的婴儿所感受到的恐惧多为自然原因,在此之

15、前不会出现对陌生人的恐惧.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l 恐惧情绪对认知起着严重的压抑作用;l 正面和负面情绪的强度对认知起着不同的作用,即当正面情绪是中等强度时,认知效果最好,而在惧怕的情绪背景下,负面情绪的强度越高,认知效果越差.五婴儿情绪研究新进展、妨嫉、同情、辨认面部表情、亲子沟通三、婴儿的自我意识n 自我意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个体成熟水平的标志.n 自我意识整合、统摄个性的各个部分并推动着个性的发展.n 自我意识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知即自我认识,主要指自我概念;情指自我情绪体验,主要包括自尊;意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一自我意识的发生、开始意识到主我、开始意识到客我、自我意识和早期情感与社会发展二自我概念的发展 随着儿童内心世界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将自已作为思考的对象,客我不断地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