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50927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1912 年德国气象学家兼地质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前寒武纪时, 地球上存在一块统一的大陆: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联合古陆再次分 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了三迭纪末,这 2个古陆进一步分 离及漂移,相距越来越远了,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印度洋、大西洋 等巨大的海洋。到了新生代,因为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了碰撞,青藏高 原隆起,造成了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了;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 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了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 移过程

2、里,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 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 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由于受当时科技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说也未能正确说明大陆漂移的动力机 制,未能提供大陆拼合的最佳方案。大陆漂移学说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大陆漂移理 论提出后不久,便被视为是一种荒唐的臆想。随着魏格纳本人在科学探险中献身于格陵兰雪 原,大陆漂移说一度陷于沉寂。六十年代初,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接着,郝斯加以深入 阐述。迪茨提出:由于地幔中放射性元素衰变生成的热使地幔物质以每年

3、数厘米的速度进行大 规模的热循环,形成对流圈,它作用于岩石圈,成为推动地壳运动的主要力量。洋壳的形成 与地幔对流有关。洋底就是对流圈的顶,它在洋底的离散带形成,并缓慢地向敛合带扩张。 总的看来,洋底构造是地幔对流的直接反映,洋脊是地幔物质上涌的部位,海沟是地幔物质 的下降部位。郝斯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太平洋周围分布 岛屿与海沟、大陆边缘山脉以及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1968 年,剑桥大学的麦肯齐和派克,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和拉蒙特观测所的勒皮雄等 人联合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它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引伸。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板块的边界是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 和地缝合线。由于地幔的对流,板块在洋中脊分离、扩大,在俯冲带和地缝合线处下冲、消 失。全球被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6 大板块;其间还有一些小板块,如可可板块、智利板块等。板块构造理论强调板块的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可以产生、生长、消亡,而且这种变化可以定量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