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50397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在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规定,必须改革既有的评价体系。在结合既有的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经验的基本上,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行提出如下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引思想及目的以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有关积极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告知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足发挥评价的鼓励、教育、诊断、反馈、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协助学生结识自我、建立自信,鼓励和发展学生潜能,增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本。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也是

2、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不仅关注终结性评价,并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措施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别性,在同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的在保持基本性、稳定性的同步,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不仅要关注个体的横向比较,更要注重纵向比较,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估,增进每一种学生的发展。3、

3、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措施应当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增进学生发展的合力。、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成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结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的。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持续评价措施,形成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5、鼓励性原则鼓励性原则是指评价有助于调动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达到增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评价指标的制定要适合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内容要合乎小朋友的“近来发展区”,即“蹦蹦,够得着”,过高或过低的指标都不利于鼓励。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都要提高对教学评价的结识,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评价必须做到全面、公正,辨别优劣,表扬先进,使被评者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差距,心悦诚服。在评价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评价者要捕获评价时机,用满怀但愿的目光、善爱学生的动作、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即地的评价。让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与实行(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制定与操作: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重要涉及基本性发展目的和学科学习目的两方面。对学科学习目的可以

5、以阶段性考试与考察成绩为根据。学校在对学生学科学习进行评价时,可以参照“措施与措施”中的规定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表中提出的目的内容是对学生的基本规定,一、二级目的内容适应于各年级参照。三级目的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目的内容,仅列举了各年段目的内容,在具体实行中,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窗期的具体目的规定进行细化和量化。(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措施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拟定,但要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措施,诸如自评、家评、组评、班评以及行为观测、情景检测、问卷调查、教师评语、个案分析、成长记录等,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潜能、局限性以及发展的需要。一般状况下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组

6、织学生自评;(2)组织小组同窗进行互评;(3)家长评价;()班级综合素质评价。 (三)、综合素质评价措施与措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以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成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本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别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善的建议和发展方向。重要采用几种形式:()、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原则为根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重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测试形式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2

7、)体现性评价体现性评价涉及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行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等。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伙交流能力。(3)观测中的即时评价通过课堂观测,可以及时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引和调节。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周一次或月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规定整洁划一。课堂评价的内容重要有:学习爱好,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方略的多样化,措施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发明性,想象

8、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伙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4)成长档案记录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体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取舍均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一般来讲学习评价中成长档案记录内容如下:一年级新生学前状况调查表;语文学科评价报告;数学学科评价报告;学生爱好特长发展表;考试试卷;其他(犹如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自己乐意保存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其中至项为保存资料;至项为定期更换资料。(5)作业状况评价在作业过程中,可实行由学生“自定目的、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措施,也可实行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措施(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

9、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对的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测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限度、理解限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2、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年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测两部分构成。(1)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内容重要有如下些:基本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朴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措施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方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限度。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原则,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

10、系,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状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应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以增长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实践检测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重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顿,社区服务等。通过演讲比赛、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爱好,增进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均属于实践检测,可以通过过程、情景观测、档案袋评估和协商研讨评估等形式进行。(四)、综合素质评价成果呈现重要以“级别评语+特长”呈现。1、综合评语:重要对品德、态度、平常体现以及学习状况等进行定性描述,特别要突出学生特长、发展潜能以及各发面的成就。综合性评语应是一种布满人文关怀的语段,既要充足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指明其个性特长,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学生个人进行纵向比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局限性,要用鼓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评语中既有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又不乏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殷切但愿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