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50297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 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研究表明,3至12岁时形成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许多习惯基本定型,新习惯要想扎下根就难多了。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 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一、情况分析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与辨别是非能力差。教学中,常常遇到这

2、样的情况:1、学生常忘记带学习用品。2、很少有学生会做课前准备。3、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4、学生没养成复习和预习的习惯。5、学生该做的作业没有完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为师的辛苦彰显在学生良好的表现中,一定是每位教师的愿望。二、采取错施(一)激发兴趣,从培养学生习惯意识入手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 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养成习惯,就是要把不经常

3、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苦的。如果光是让孩子苦练,孩子会感到厌烦。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 如通过游戏、活动、 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 让孩子比赛,看谁坐得直;也可以通过游戏,谁先弯下背谁给对方敬个礼等方法来训练。总之,不能一味苦练,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些有趣的训练。训练时注意:培养师 生间的感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多看、多动手、多体会,不断激发他们的 求知欲;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动作、语言、眼神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了 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产生进一步学好知识的兴趣。(二

4、)树立榜样,从课前准备开始 首先,让我们看下面一个班主任的案例。 一次上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 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 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于是,待大家坐 定后,我便说:“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课前把下节课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因为他们希望在课 堂上节约点时间多学点知识,真是太懂事了。不过有几个孩子还没准备好,我想他们一定是忘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很快改过来的。”果然,话还没说完,她已经开始拿书和文具了。从那以后我和同学们约定: 每一节上课前都必须做好

5、课前准备,否则本节课后只能在自己座位上玩,以示惩罚。此约定人人遵守,无一例外,大家共同监督执行。这样让“充分做 好课前准备”深入学生之心。并且这几天我每节课前都特地来到教室,告诉学生下一节是什么课,帮他们做好课前准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一年级学生最容易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言行为模仿对象,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榜样来自何方?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另外榜 样同样来自于学生这个群体的本身。所以,我还在班里树立“课前准备模范”,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更重要的是老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

6、化地影响学生。(三)、常抓不懈,让学生的好习惯持之以恒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案例:王同学,男,7岁,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 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他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 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王同学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

7、一定 说是多动症。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 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耐心纠正 孩子的好动行为。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

8、、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 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对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主要方面, 都应该有一些基本且严格的行为要求。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具体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儿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比如,儿童在开始习字的时候,容易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这就要求 父母和老师,从一笔一画,手把手地教。任何一种好的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提出某种要

9、求,这仅是训练的开始,还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复实践,一个一个地落实并保持。(四)、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儿童儿童的个性和天赋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再成功习惯的养成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尤 其是要善待那些班级里的“特殊”儿童。”案例:姜杰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 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漏好多题;在家 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不管事。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 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姜杰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

10、于自己的 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 做事又没有常性,做事条理性差, 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 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2、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

11、么 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 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 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放手让其独立。经过帮助和引导后, 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五八以身作则,感化小学生的集体卫生习惯。案例:一年级小学生刚踏进校门,由于环境的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我每天走进教室总会发现地上有不少丢弃物。看到这一点,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发现一块就弯下腰捡一块

12、,并把这些丢弃物放进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里,下课后我又把塑料袋里的丢弃物放到垃圾箱里。时间长了,教室里的丢弃物逐渐少了,即时有几块,也有很多同学效仿我的做法把丢弃物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我们教室里的卫生就这样搞好了。分析: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六八以趣味引导,培养小学生的上课习惯案例:在我教的班上总有那么几位调皮捣蛋的,上课时总是要说话或做小动作,例如小熊,上课时半听半不听,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有时他能回答出全班没几人能回答出的问题,又有时我在讲什么他都不知道,叫他回答,就站起来一动一动,写作业字写的很潦草,在课上有时会 听到无缘无故的说话声,你叫他

13、不要随便讲话,他可以照样讲,你要说上几遍,他才停下来不讲;又如小赵,坐在最后一排,上课总是趴着,你上课,他做事一做些无关课上的事,你 要他注意听讲,方法只有一个,要时常叫他回答问题,要不然根本没办法叫他认真听课。像 这种情况还有几个学生,经常为这样的学生而伤神, 我总在不断的考问自己,该采取什么养的教学方式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呢?我尝试着现代教育系设施一一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把课文制作成教学课件,文字艺术、插入图片、音频视频播放。以生动、形象、具体的表现 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课件具有图、文、声、 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

14、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 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 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柳树醒了一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景色导入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美好的春天里,联想到春天的雷声在召唤柳树的醒来,春风在给小柳树梳头,春雨在给小柳树洗澡, 春燕再跟小柳树捉迷藏,自己在和小柳树一起长大。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

15、过程。如:乌鸦喝水一课。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乌鸦喝水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中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低年级学生的成绩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 而取决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差 异。我们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不良习惯就要及时教育、引导,防微杜渐,不给学生重复不良习惯的机会。四、教育启示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主动参与学习, 需要我们提高自我认识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行为入手,并做出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 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