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9516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考点梳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记叙文答题技巧和方法一、 备考记叙文需掌握的相关知识1、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 顺叙、倒叙、插叙。(1)顺叙的作用是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的作用是: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3)插叙的作用是: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可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具体化);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推动情节发展。2、人称第一人称: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真切自然,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增强了文章的者实行和感染力。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还能起到

2、拟人化的作用,便于抒情。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冷静,不收时空限制,便于叙述和议论;反映形式灵活自由。3.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现手法(铺垫、伏笔、前后照应、设置悬念、象征、托物言志、烘托、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想象、联想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对比、对偶)。注:描写,按描写对象或内容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从描写角度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看法。抒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或寓情

3、于景,或寓情于事,或寓情于理)。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等;2.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作铺垫。4.渲染.的气氛,抒发.的情感。5.突出、深化.的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深灰现实;(2)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3)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具体化)。正面描写作用:写出(或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侧面描写的作用:(1)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2)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欲扬先抑作用:作者的本意是.,而先.

4、,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所表现的对象形象更加丰满,更鲜明。欲抑先扬的作用: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的感觉。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二、中考针对记叙文的考点及题型考点一:概括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与主旨;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3、概述记叙的六要素中的某一要素。考点二:体味重要词句的语境义、特殊含义、言外之意及其传达的感情,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1、结合语境推敲、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含义及作用;2、赏析文章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3、对文章某一方

5、面的内容做出评价。考点三: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人物形象;2、感悟人物情感。考点四:景物描写的作用。考点五;分析不同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在表达感情中的作用。三、备考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解答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是:整体把握,顺藤摸瓜。一般程序是:理解标题通读全文认真审题再读原文作答试题。1、理解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浓缩。从文中标题中,可大致看出文章所要描述的内容,可推测出其中蕴含的思想主旨。阅读时,首先从题目着眼,仔细揣摩,抓纲举目。2、通读全文通读全文的目的是对文章有个大致的把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理清思路,弄清结构,概括大意,明确详略

6、,归纳中心,体验情感。具体做法:(1)第一遍,浏览性阅读,摄取各段大意,解决一个问题:写什么?(2)第二遍,解答性阅读,参悟一些重要句子、段落,作答试题,解决第二个问题:主旨是什么?(3)第三遍,检查性阅读,对答案进行验证和补充,看答案是否针对试题,解答是否全面。(4)注意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尤其是各段的中心句,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3、认真审题认真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审题时应注意四点:(1) 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如果是肯

7、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答题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4)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题干中出现的各文体常用术语,这是在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学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温馨提示: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体现了答题规律。4、再读原文做阅读题要求学生要有整体意识,这样在解答试题时,才能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准确答题。做到眼

8、中有问题,心中有全文,多考虑全文的主旨和思路。5、作答试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问什么答什么,使答案充分、准确、有条理;(2)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保证文通句顺;(3)对于理解性简答题应注意“踩点”给分,要扣点答题,如不限制字数,可适当多陈述自己见解。(4)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晰,力求卷面整洁美观。四、常见的题型答题方略题型1标题作用(1) 作为全文的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2) 推动情节的发展;(2)概括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或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点明文章暗含的思想感情(具体化);(5)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6

9、)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题型2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什么内容)+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主旨,表达了什么中心,一般用结尾的点题句来印证标题的深层含义)。题型3标题妙处 标题妙处=标题作用+标题深层含义题型4概括文章(文段)内容。(1)弄清六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什么物+怎么样。(2)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原文复述。题型5归纳记叙文主旨。(1)从分析文章层次结构入手;(2)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3)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从而归纳中心思想。一般可以套用这样的公式来概括:本文通过记叙

10、事,表现(赞扬、揭露)了精神(品质、实质)。题型6分析人物形象(1)检索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神情、肖像等描写;(2)检索精彩的细节描写;(3)抓住关键性语句深入分析;(4)从以上信息中提取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对结果进行加工合并。题型7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方法,而后分析其作用(1)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心理、品质);(2)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XX气氛,表达了XX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语

11、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B、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

12、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题型8句子的修辞、作用?或句子表达效果、赏析。(1)分析句子中的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该句的修辞及修辞作用。常见的修辞作用答题套路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述(刻画)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格化(或赋予XX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情状),表达了.的.情感。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和.做对比,突出地表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排比:使句式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XX,突出了(人物)的XX情感。夸张:夸大(缩小)了,突出了的

13、特点,表现了的感情。反问: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情感。设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导对问题的关注,给人以启迪,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音韵和谐,结构统一,给人以美感。引用:引用诗句或哲理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反问:加强语气,写出(突出、强调)了.(观点、态度、情感)。反复: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题型9 感受作者情感试题的做法记叙文作者的情感往往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文中抒情议论的地方蕴含着。题型10评价类试题的具体做法:(1)正确领悟文章内涵,细读文本,要紧密结合选文的有关内容进行评说;(2)紧扣原文

14、,紧扣题目所问,感受、体会认识作品,不可不着边际的空谈;(3)感受一定要联系实际,应该有个性体验,要独特、有新意。要仔细咀嚼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尤其是包含作者情感倾向或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这是评价的出发点。(5)无论赞成与否,都要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即言之有理。题型11某段在文中的作用。在文章开头结构作用:(1)总领全文,引出下文;(2)照应文章标题;(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4)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5)从语段表达上的特点来说明作用。内容作用:(1) 引出叙述的内容;(2)开篇点题;(3)点明故事所要描写的内容;备注:考虑是否是环境描写。如果是环境描写,则有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伟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烘托人物心情、性格等几方面作用。在文章中间结构作用:(1)过渡或承上启下,(要答出承接了上文.内容,引起了下文.内容)。(2)照应标题或前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内容作用:概括具体内容;(2)表达.情感,点明.中心。备注:考虑是否有环境描写,如果有,姚答华景描写的作用;考虑是否考查情节的作用;是否考查插插叙的作用。在文章结尾(1)总结全文(或上文);(2)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主旨;(3)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4)照应标题或前文;(5)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内容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