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494173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维修方案详细内容一、维修标准依据(一) 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装置名称、维修标准、点检方法、点检周期、更换或 修理周期与检修方面的特点事项等、其制订的依据如下:1、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2、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她体现了设备管理人员 的经验与水平、(二) 点检标准1. 点检标准编制依据(1) 设备使用说明书与有关技术图纸资料;(2) 维修技术标准;(3) 同类设备的实际资料;(4) 实际经验积累;2. 点检标准的分类(1) 按通用性分类 专用点检标准 用于非通用设备的专用机械设备的点检标准。 通用

2、点检标准用于通用设备的电气、动力设备的点检标准。(2) 按点检周期分类 日常点检标准 用于短周期的生产操作、运行值班日常点检作业。 定期点检标准 用于长周期的专业点检员编制周期管理表的依据与定期点检作业。3. 编制方法 在编制点检标准中设定点检周期,就是个难度较大的题目,通常在编制标准时先设定一个周 期值,以后随着生产情况的改变,再进行逐步修正,以趋向合理。(三) 维修作业标准1、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目的(1) 提高检修作业质量(2) 缩短检修作业时间(3) 消防检修作业事故(4) 有利检修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检修费用管理)2、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条件明确作业目的,了解项目内容,掌握设备结构,掌

3、握作业工序,熟悉作业环境,具有施工实践经 验、3、维修作业标准内容 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使用工器具、作业条件、保护用具、作业人员、作业时间、总时间 总工时、作业网络图、作业要素(项目)、作业内容、作业者、技术安全要点。4、编写标准的注意事项(1)一般作业(如工具使用等)不必详细填写;(2) 安全要点特别就是应吸取以往发生事故的作业教训;(3)不容易理解的作业内容可简图说明之;(4)作业时间不包括吃饭与休息时间。5. 编制说明(1) 对于一般检修项目的作业标准,只需正常流程就可以了,但对于大型重要、难度较大的检 修项目必须有作业说明书;(2)作业说明书须详细填写设备拆装,检测设备名称,每一主要工

4、序的作业内容,所需工器具, 作业者,以及技术安全要点,对于较难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内容须加以说明。二、维修设备配备(一) 维修工具1、配备齐全的拆装设备的必要工具(如螺丝刀、六方扳手等),维修人员人手一套。2. 配备齐全的电控系统测试工具及仪器(如万用表、设备调试仪等),每个维修小组配置一套。 (二) 辅助维修设备1. 配备现场工作计划用的笔记本电脑等办公器材。2. 配备用于需要运出现场设备的相关车辆。三、维修规模1. 根据点检情况配备足够的维修人员(包括技术维修人员、安全质量人员等)。2. 维修项目附近设立办公地点,可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对办公地点及规模进行调整。3. 总部进行全方位遥控监督,根据项

5、目情况随时增减现场维修技术人员规模,以确保项目的顺 利完成。四、维修实施计划(一) 维修步骤1、症状分析。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有关故障原始状态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判断,在故障迹象受到 干扰以前,对所有信息进行仔细分析。2、设备检查。根据症状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结论与疑问,对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检查,特别就是 那些被认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区域。要注意这个阶段应尽量避免对设备做不必要的拆卸, 防止引起更多的故障。3、故障部位的确定。维修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系统的控制原理与结构。如缺少系统的诊断资 料,就需要维修人员正确地将整个设备或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块 ,然后检查这些功能块 的输入与输出就是否正常。4、线路部件检

6、查与更换、修理。采用与故障部位确定相似的方法进行,首先找出有故障的组 件或需更换的元件,然后进行有效的修理。5、修理后性能检查。修理完成后,维修人员应进一步的检查,以证实故障确实已排除,设备能 够运行良好。(二) 维修原则及经验1、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 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与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 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四周其她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 一边画草图,并做好标记。2、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 拆前应排

7、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 坏。3、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 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瞧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 ,以免误 判。4、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再在通电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检 修。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 元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故障机通电前,先进行电阻测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方能 通电检修。如在设备未通电时,判定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 而

8、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 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定哪一相缺 损。5、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就是否 失灵。许多故障都就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6、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快速找到故障点。7、任何电气系统的公用电路出故障,其能量、信息就无法传送、分配到各具体专用电路,专 用电路的功能、性能就不起作用。如一个电气设备的电源出故障,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 向各种专

9、用电路传递的能量、信息就不可能实现。因此遵循先公用电路、后专用电路的顺序, 就能快速、准确地排除电气设备的故障。8、电气设备经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就是“通病”。由于通病比较常见,积累的经验较 丰富,因此可快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与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古怪的疑难杂 症,简化步骤,缩小范围,提高检修速度。五、维修质量及进度控制(一) 维修质量控制1.以出厂标准为基础。2.修后的设备性能与精度应满足产品工艺要求,并有足够的精度储备。如产品工艺不需要设 备原有的某项性能或精度,可以不列入修理标准或修后免检 ;如设备原有的某项性能或精度 不能满足产品工艺要求或精度储备不足,在确认可通过采

10、取技术措施(如局部改造、采取提高 精度、修理工艺)解决的情况下,可在修理质量标准中提高性能与精度指标。3. 对有些难以修复到出厂状态设备,可根据业主的意愿进行更换新的同等规格要求的设备。4. 设备维修竣工后,检修人员应作出总结报告,其报告包括下列内容:1)实际维修情况。2)维修工艺。3)材料配件选用。4)维修后的技术指标。5)检测试验及调试记录。5. 维修项目竣工后应履行交接验收手续,否则不允许投入运行。(二) 工期进度控制1.明确维修任务,确定维修目标。2.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要实施多方案比选,选择最佳施工进度方案。3. 施工计划经总部审核,报业主方批准。4. 进行维修计划分解,明确各项维修任务进度安排。5. 依据计划对维修进度跟踪检查 ,对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偏差,特别就是 对影响关键线路上的工序的偏差问题,必须及时调整资源,确保整体项目的关键工序始终在 可控情况下实施。6. 编写进度报告,按时报送相关部门审核。六、组织结构框图根据实际情况见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