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庭收入论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48372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家庭收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民家庭收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民家庭收入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民家庭收入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民家庭收入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家庭收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家庭收入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村家庭收入及金融支持调查报告 为调查农村家庭收入及金融支持状况,我们小组走进了北京市一村,在村中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形成了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许许多多农村家庭中存在着不少对于农村家庭收入以及金融支持现今状况的不满意。该村农户现今收入状况本次共调查农户30户, 2009年度家庭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2户;2万元至5万(含5万元)13户,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7户;10万元至20万元8户。其中,以农产品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有6户,养殖业为主要收入的有5户,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有15户,个体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的也有12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

2、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同时进入城市工作人员很多,这些人员大部分是农村居民高收入的绝大部分。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调查前,我们到当地村委会进行了相关情况的了解,2009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万元左右。在此次调查的30户中,总人口98人,其中,劳力57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30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30户年总收入222万,平均总收入7.4万。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34.5万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27.45万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160.05万元,分别占总

3、收入的15.54%、12.36%和72.1%。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比例最高。而一产收入中,家庭副业收入占12%以上,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该村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收入,从调查出的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81%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其次是经商办企业的收入,单靠农业生产生活将十分困难。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的30农户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家庭日常开支还有医

4、疗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许多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按照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农村人均收入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城乡差距加大。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

5、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据我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刘各长村在全国农村所处位次较高,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内陆地区农民收入更低。农村收入提高主要障碍:A国家的政策扶持缺乏 B农民工劳动收入偏低 C农村基层干部不干实事不为农民谋福利 D人均耕地少,种植作物单一,收入少 E市场信息获取滞后导致盲目种植,最后价格太低卖不出去农产品 F农业劳动力短缺经统计,我们认为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农民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初中文化程

6、度的约占73%左右,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7%左右。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三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蔬菜为例,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

7、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四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偏低,农户很少接到政府的价差补贴。农户支出状况分析 经粗略统计2009年该村2-5万元收入居民每户月均支出2217元,5-10万元收入居民每户月均3357,10-20万元收入居民每户月均支出4750元。由于教育、家庭日常开支还有医疗等到方面支出所占比例较大,致使被调查的许多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尤其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具有季节性,所以农户使用金融工具在所难免。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民贷款难有所缓解;农信社改革取得阶段性

8、重要成果,整体风险状况有所改善,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前,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被称为拉动农村金融事业的“三驾马车”。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注重防范风险、化解亏损、争取盈利,因此大幅度撤并县以下营业网点,大踏步退出带来大量亏损的农户贷款等业务领域,战略重心转向大城市和高端客户。在部分地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更是连县级支行都予以撤销。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性亏损等原因,业务范围大量收缩,有一段时期仅剩粮棉收购一项,成了一个“粮棉收购银行”,最近在探索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但与绝大多数农户没有业务联系。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在农村地区吸收

9、存款,对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手段极其有限。因此,农村金融实际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农信社更是因为大量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没有形成针对不同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差异性金融服务的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也由此进入一个艰难的低潮期。 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 1、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有关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 2、抵押物的问题。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抵押品。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

10、市场去处理。 3、风险评估难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与应对农业面临的各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于较小的贷款本金而言,他们的信贷成本太高。 4、政策扶持力度较小,不适应农村金融发展需要。没有形成专门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成为妨碍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5、其他包括信用环境、诚信意识、非生产性借贷等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民最想得到的社会保障是基本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这说明:1、农民的资金需求在于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以及解决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问题 目前在中国,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农民的问题是: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1997年以来

11、,农民人均收入人均仅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增幅的1/2,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目前已达3.22 :1。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谋生能力差。发达国家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美国农民为1011年,日本农民80%具有高中文化。而我国5亿农民中具有高中文化的不足12%,初中文化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2%。文盲、半文盲占8.1%。由于上述原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造成农民与其他群体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他们不能够获得与其他群体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同等的消费品,接受同等的医疗、文化、教育等服务。从而形成农民的相对贫困化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应该是解决他们贫困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社会保障,使农民享受到

12、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实现农民市民化。因此,就农民角度分析,资金需求主要在于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以及解决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问题。 2、农业的资金需求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的资金短缺 “农业”是一个产业概念,是为农民提供收入的产业。农业不发达是使农民处于相对贫困化的主要根源。 农业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基础条件差,抗风险能力低。表现在:人均资源(耕地、水)占有量低,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大气、水体等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水平低。表现在:我国农业科研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

13、后1520年,农业科技供给不足;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仅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多个百分点。三是小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低。目前,我国农户平均经营规模仅为0.6公顷,且分割成多块。与美国、加拿大农场规模相差几百倍,与欧洲国家农场差几十倍,与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小规模农户相比差23倍。小规模经营导致生产率低下,年人均生产粮食仅为640730公斤。 解决“农业”问题,应该是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化问题。因此,农业资金需求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的资金短缺。 3、农村的资金需求在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村在基础设施、文化、卫生

14、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管理组织职能错位,干群关系和谐度低;涉农部门行政垄断严重,农民经济利益受到侵害;村民自治未能很好落实、农民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村教育文化生活和消费条件落后;农村养老、低保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冲突上升,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增加,黑社会、宗法势力以及封建迷信活动抬头。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事实上就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现代化目标。就农村角度分析,资金需求主要在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许多农民在接受调查时均表示农村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国家政策扶持不足,在借款

15、方面由于信贷贷款担保落实难,农民贷款风险大,贷款期限偏短,贷款利率偏高农民宁愿向亲朋好友借钱。同时有村民表示在投资金融产品和交易时手续费过高,农民积极性因此不足。归纳起来,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涉及经济方面问题中,义务教育、农民培训、农业科技水平、农业风险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的资金需求必须由财政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污水治理、水利工程建设)、城镇化等问题的资金需求可由财政和金融机构共同解决;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贷款、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微贷款等问题放入资金可完全依靠金融机构解决。 由于大额资金需求贷款基本可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以解决,因此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创新的关键点在于:解决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资金需求的金融机制设计。而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解决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融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草根金融技术,发展草根金融机构。 我国发展草根金融的对策建议 1、引进技术,创造中国的草根金融技术 引进完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组联保模式,在广大农村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