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案例 (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46310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教学案例 (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教学案例 (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教学案例 (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物教学案例 (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案例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学案例 (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学生在初中接受生物学的教育仅有两年的时间,而拿出初中生物教材和高中甚至大学教材进行比较,从整体知识框架的安排来看,它们的课程安排几乎是相似的,最大的差别在于初中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特点,初中生物的知识层级及并没有高等教育要求的深刻。加上学生主观认为生物不参加初中升学考试,便不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节省时间以供它用。以上这些因素都在给初中生物教师提出一个时间长久而又较为困难的问题:我们如何利用较少的时间、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教育。作为生物教师,在自己这些年的工作中,自己尝试着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对以上问题进行着解答。我的观点是做一名有智慧的生物教师。智慧的教师是

2、每个人都尝试着去模仿去追寻的,然而我想谈的智慧,是从生物学科入手,借用生物学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智慧的教育。案例一:课堂喝水、吃零食事件在本学期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后,我就听到生物实验员老师对我的“抱怨”,学生做完实验后,实验员要花很大功夫去收拾教室中的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食品的包装袋、饮料瓶子。不用说,一定是学生在上课时又偷吃东西了。消了实验员老师的“火”,我的“火”反而上来了,跑到刚做过实验的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一顿“训斥”,“都初二了,连上课不能随便吃东西的规矩都没有?!如果这样,以后不要来实验室上课了”!说完这些,心脏通通地乱蹦,一个原因是第一次和孩子们这么生气,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提

3、了一个问题,这么说就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了?果不其然,孩子就是孩子,起初他们见我生气的样子,知道了上课喝水、吃东西是不对的,一段时间内果然不带来零食了,可是过了不久,这阵风气又开始了。“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别的班同学请你去做一个小的汇报,在你正起劲的时候,看到台下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着一个大水杯,不停的咕嘟咕嘟地有人再喝水,你们会怎样想?你还有心思讲下去吗?”,我吸取了上次教训,跟学生商量着来,不急躁,引导他们去思考,可哪儿想,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台汇报甚至跨班汇报的经历,五六个孩子在台下起哄“我们愿意讲,他们喝的时候,我正好停下来,也歇歇,喝些水,润喉龙”。当时我并没有爆发我的怒火,因为看

4、到了早在手心上写的两个字“火灾”。担心又对学生生气,我特意在手心上写上了这两个大字,提醒自己。看着这群男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回答,我只是一笑,不再对此话题谈论下去。然而一次实验课上,我却“意外”地找到了方法,而且很有用,直到现在在我的生物课上,尤其是在生物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课上,很少有同学带零食、喝饮料,而且现在去问他们印象较深的一堂生物课是什么,他们也会回答这次实验课。这是一堂“探究孢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本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对黑根霉或青霉的接种,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能够发现霉菌,学生回答“变质的面包,长毛的馒头,剩饭上面”,我问:“霉菌的产生的孢子有着哪些作用?”起初是想引导学生

5、说出孢子能够协助霉菌的繁殖,但是一位同学却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老师,灵芝的孢子能治病,您说有没有孢子能够使人发病呢?”因为我自身是过敏体质,平时对过敏源的类型很关注,当学生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恰巧手臂上早已经因为过敏长出了很多突起红肿的包,虽然这次过敏不是因为孢子,但是我借用这个机会回答“提的问题非常好,有些孢子确实能够使我们的身体能够产生不良的反应,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对孢子敏感的人,如果环境中孢子浓度很高的时候,身上就会过敏”,然后我又向学生出示了我的“证据”,学生果然相应积极,“老师,那怎么办啊?您快吃点药吧!”学生们不知道这种过敏是不用服用药品的,如果不乱挠,是不会扩展的,还有一些同学提

6、问:“老师,孢子除了对人的皮肤有反映,还有哪些影响啊”我正好拿这件事情对课堂喝水的事情进行了再次教育,我首先回答学生孢子可能引起人的呼吸道产生过敏,除了引起身体的一些正常红肿以外,甚至严重时能够使人止息。接下来告知学生过敏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来得快,如果不乱挠,去的也快。然后就实验室禁止吃东西、喝水的事情再次进行了分析。“孢子很微小,但是使用肉眼还是能够发现的,而细菌是微小的,一个普通的生物实验室里,就有超过1000多种细菌,如果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喝水吃东西,原本能够通过我们的鼻腔能够过滤掉却直接通过口腔进入了我们身体就为了一时的嘴馋而引起全身的不舒服,你们觉得值当吗?”这次全班集体回答,“老师

7、,我们再也不带吃的近实验室了”。课后对这个案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有效的借助课堂知识解决课堂遗留事件或突发事件,从知识点的角度进行分析,也还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事例二:孩子打架事件课间,正在教室里准备多媒体时,班里前后桌,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打架了,男孩书包、书柜都被水浸湿了,女孩桌面的书也都湿了,最后通过调查,原来就是因为一个可乐瓶子放在什么位置的问题。女孩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男孩从平时来看性格比较直爽。当我看到这些,起初并没有去触及,而是站在讲台上看他们,以为他们看到老师来了,就能够安静下来,但是并非如此,反而有更加之势。我走到他们身边,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缘由,所以没有对此事过多评价,让其他

8、同学帮着将湿的书包、课本等放在窗台上,由于班内刚刚发生学校出名的“碎玻璃”事件,班内大多数同学比较重视班级荣誉,很快的处理了书本,而这两个孩子呢?困难!在加上本节课课题是“人的生殖系统”,在这种气氛中,就更困难了!铃声一响,上课了,在讲到性激素对人体第二性征的影响时,突然想到由于性激素在青春期代谢的不稳定,会引起学生很多行为的“怪异性”,我就借助讲解性激素对男女生理、心理的影响,化解了他们的矛盾。“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和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孩子的肌肉、骨骼更强壮,女孩子们和男孩子不一样,她们的肌肉相对男孩子比较松弛,这样女孩子的力气比男孩子要小很多。这些变化都是跟青春期后性激素大量分泌有很大关

9、系的,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们的身体并不像现在这样,而在青春期这短短的几年里,由于性激素大量的分泌,我们身体其他的结构或器官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也就正常的引起了我们产生与以往不一样的行为,这有点儿像开新车,新车都要经历一个“磨合”的阶段,司机和车辆才会适应,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有一个这样的磨合阶段。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心里就有一肚子火,有时甚至像火山一样突然地发泄出来,大多数时候我们就选择了我们的父母为发泄对象,有时就选择了我们的同学,虽然从生理角度我们可以原谅这些行为,但是从心理角度想想,这些行为是不是对别人造成了很大伤害呢?”课后,将这两个孩子叫过来,简单的谈了谈。没有将此事告知班主任。一周后,看到男孩子和女孩子两个人一起在走廊里,有说有笑地讨论着班会的事情,心里甜甜的。做一名能够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内容解决学生身边的困惑,利用生物学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思想教育,这样的方法也许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方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