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45264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一、 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1.主要对象: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 风险管理主要对象的准入条件:1)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选择的行业标准: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其他在传统行业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2)核心企业的资信准入条件:在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前提下,选择的核心企业 应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企业经营稳定,产品畅销,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无不良信用记录,管理规范,具备健全的供销网络及管理体系(准入机制和退出 机制等),信息系统完善,对上下游客户有较强控制力和影响力,合作空间大, 上下游客户数量较多,具备批量开发的规模效应

2、。3)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资信准入条件: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关系连续、稳定, 无违约记录,并获得核心企业的推荐。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年限不低于2年。二、 风险管理的原则1、供应链金融的过程风险管理1)关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及交易模式:重点关注贸易背景真实性,与核心企业 交易合作情况及交易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年限,交易稳定性、交易流程、交 易条件、支付结算方式、交易惯例、交易履约能力、商业纠纷情况等。重点选择 与核心企业合作紧密度高,已建立稳定的商品购销关系,主业突出,主营产品销 售顺畅,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和存货周转率以及销售额和现金流量稳定,历史交易 记录和履约记录良好的合作主体。2)将传统模融资模式与

3、供应链金融模式相结合以降低风险:传统融资模式的信 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信用水平、财务实力和担保方式上,而供应链金融则更 多关注流动资金的需求,利用流动资产提供的信用支持为供应链中弱势企业成员 提供融资支持,所以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核心企业转移流动资金压 力以及资金流的稳定性。供应链金融所面对的是整条供应链上发生的交易情况, 而交易的过程包含了信息、货物和资金的流转,三者若能互相制约相对封闭,则 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风险。3.针对核心企业的风险1)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利用 其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上对上下游中小企业采取

4、 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短期效益最大化,则会导致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 紧张,如果中小企业受到过度挤压,则会破坏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2)需防止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串通起来虚造贸易背景骗贷的情形。另外,一旦 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 金融的整体安全。 4.针对预付款融资风险1)将未来存货作为抵质押物外;2)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引入的方式包括:核心企业承担发货责任、回购 或调剂销售责任、货物跌价补偿、差额退款甚至连带保证责任等等。此外,还要 考虑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在途责任,明确责任承担方,如办理保险的,保险受益人 应为银行。5.针对应收账款融资1)需要

5、对订单对应的发票/货运单等贸易凭证收集与抽查,验证应收款真实性。2)关注借款人及其关联公司及下游经销商经营情况和银行融资变动情况,加强 财务监测,将当期应收账款发生额、周转率、坏账率、坏账准备计提控等财务指 标与同期进行比对,判断其应收款健康状况。 6针对货押融资1)关注货物的足值和安全性,包括货物监管方、运输方的选择和监督,货物单 价核定,数量测定,抵质押率的核定。2)对于价格变动货物,还应该建立动态盯市场制度,动态更新货物现值,如果 现值不足以覆盖敞口的,还应建立保证金补偿制度,保证不出现敞口。3)应考虑违约后变现的便利性和变现的成本,抵质押的存货应货权清晰、价 格稳定、物理化学性质稳定、

6、流动性强、易于保存。但是,质押货物是否符合要 求还应结合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考察。例如,如果存货周转速度足够快,且变 现方便,可以降低对价格稳定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的要求。 7针对资金流风险1)落实贷款用途,保证出账款项定向支付,锁定回款路径、监管回款账户, 密切监控客户经营情况的变化,回款频次,金额大小变化。 2)管理好资金的流 量、流向、出发点、循环周期等要素。 8针对担保物权风险1)抵质押资产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对应贷款的第一还款源,其资产状况直接 影响到信贷回收的成本和企业的偿还意愿。建立物权担保的评估评价体系,保证 融资额度确定的科学性,避免过度授信。2)做好行业、企业的风险预警及应急预案,通过产品、法律文件、资产控制等系列风险控制手段,做好风险缓释安排。 9.针对操作风险通过自偿性的交易结构设计以及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构筑独立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 三、风险管理的流程1、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信用风险是供应链融资中最首要的风险来源,其次是操作风险,再次是其他风 险,如价格波动形成的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因此有必要分析每种融资产品的 风险来源 2、风险控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把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采取的 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防范、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补偿、风 险保险和风险自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