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447105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设备技术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中波台中波广播信号比对监看系统需求书第一章 项目需求深圳中波台需完成信号源主路、备路1、备路2各 5路模拟音频信源及开路 接收 5 路中波广播信号的实时监测及音频比对功能,能够完成码流解码音频内容 的实时监测报警和码流监测信息显示、全程录音和故障触发录音等功能;需满足 不同节目音频码流之间的比对,还需支持同一套节目不同节点信号间的两路音频 码流内容比对,实时发现音频码流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能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并 向用户报警,对于具有不同时延的信号必须进行同步化处理。第二章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系统要对传输的信号进行多环节安全、质量和内容的监测。为达到安全播出、 可运营、可管理,系统需遵循以下原则

2、:先进性和实用性系统设计要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并要选用业界普遍采用和认可的技术及 设备搭建,达到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 可靠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高可靠与高可用性以及故障的维修支持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系统选用具有良好升级能力和扩展性的设备。同时,注重对扩展接口的支持, 保证系统在业务范围和网络规模上的扩展能力。可运营和可管理各专业子系统要便于维护、便于操作,能够支持多种灵活的调度管理策略。 标准性和开放性 系统符合各类通用通信协议和接口规范要求,支持进行二次开发。2.1 总体要求包含的为不可偏离项。整个监测系统采用基于IP网络的体系结构,信号的处理调度均通

3、过IP网 络进行,实现TS OVER IP的网络传输。监测前端设备,不同模块可混插于同一机箱或可实现联接的机箱,同时预 留扩容空间,便于今后广播业务的扩展和维护。由于机房空间有限,为了节省机架空间,本此项目涉及到的任何上架设备 高度不可高于2U (注:即仅可为2U或者1U)。所有监测设备要求模块化设计,以集成度高者为优。模块应支持热播拔, 后装载,免工具维护,更换模块无需拆机箱。监测前端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扩容性。系统应充分考虑未来监测扩容的需要, 有方便快捷的系统扩容功能。所有监测板卡应具有可热插拔(Hot Swap)、高开放性、高可靠性。板卡结 构应具有良好散热条件、抗振动冲击能力、符合高抗干

4、扰电磁兼容性要求,具有 气密性、防腐性,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并增加负载能力。为了有效避免交流电对监测设备的影响,给设备供电必须为直流供电。为了有效提高监测设备的稳定性,最大程度降低电源对监测模块的影响, 电源和监测模块必须分开。监测核心硬件必须采用嵌入式结构,监测板卡模块可以热插拔,满足系统24 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要求。监测系统的体系架构,支持对监测节目数量进行扩容,且不会对现有系统有 任何不良影响,系统性能不会随设备的增加而降低。2.2 设备技术要求2.2.1 电信级嵌入式机箱和电源电源要求使用独立式的冗余电源,采用电信级直流供电方式。采用二路电源, 自动实现 1+1冗余热备份。电源要求使用独

5、立式的冗余电源,采用电信级直流供电方式,保证电源模 块和监测模块的独立、分开工作,避免电源散热影响设备稳定性。采用二路电源, 自动实现 1+1冗余热备份。具备过温、过压、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电源模块支 持后装载、热插拔。2.2.2 模拟音频接收设备要求要求模拟音频接收设备能够实现对模拟音频信号监测、编码、音频数据打 包及 UDP组播或单播的功能。可完成 15路音频数据以上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 监测、编码及打包。可监测音频丢失、音量过高、音量过低等播出异态。 音频数据网上传输,支持组播和单播模式。 可扩展网络录音模块,实现长时间录音功能。 输出单节目流符合 ISO/IEC13818-2 标准,码率

6、及节目名称可设 。 支持后装载、热插拔。提供开发SDK,方便与第三方系统集成。2.2.3 广播接收要求要求AM/FM广播接收编码设备是用于开路广播监测的专用嵌入式板卡, 应支持5路AM/FM信号以上的接收、解调和编码,完成信号功率、SNR、调制 度、调幅度等参数测量;具有噪声抑制、音频采集、音频监测及音频压缩编码等 功能。支持本地用户在IP局域网络上获得实时射频指标数据和Audio over IP的音 频信号;通过对“三满”指标的监测可以很方便的构建开路广播监测网。 可监测中波信号的载波停播及音频信号停播。 可监测中波信号的发射功率、SNR (信噪比)、调制度或调幅度。 可监测音频丢失、音量过

7、高、音量过低等播出异态。 输出单节目流符合 ISO/IEC13818-2 标准,码率及节目名称可设。 支持对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输出,进行录制存储和上传。 自带温度感应器,可以方便的获取设备内温度数值。2.2.4 多画面监测报警系统功能要求要求支持对所有信号均通过TS over IP的方式进行解码视音频多画面组合 显示、视音频异态监测、实时故障报警和录像录音等。所有节目任意组合,应可 实现实时监测与轮循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并且要求可以提供高效的录像存 储、高质量解码显示等功能。应能将所有前端监测节目输出到大屏幕显示设备上实时监看监听。多画面显 示监测报警系统支持多画面显示、监测、报警录像等功

8、能。多画面组合显示功能要求监测显示主机能够支持多屏独立显示;对于所有屏幕上显示的节目,在不调 整线路情况下,频道的位置及大小可任意调整。具备自定义显示摸板功能,提供 多种信息提示,自定义设置通道显示,以 OSD 方式显示节目信息(节目名称等)。提供彩色音频VU表,双声道音频显示,以叠加在画面边缘实时变化的彩色 音量柱来指示音量的大小,实现任意一路音频输出,具备无伴音报警;系统具备 大屏幕防灼伤功能。任何一个频道画面可以放大到全屏,同时监听此频道声音。系统应支持主流高、标清节目解码。系统应支持MP2、MP3、AC3、AAC、杜比5.1 声道的音频解码,能区分双声道与立体声监测。系统输出画面应为原

9、始无压缩数据,指标清晰,支持分辨率1920X1080;系 统可显示实时音量柱、模拟/数字时钟,并可以叠加图片;系统支持画面的任意 组合,提供组合显示方案的模版功能,可以快速的配置显示方案。 音频异态监测及故障报警功能要求多画面显示监测报警系统可完成所有信号内节目的多画面分割显示,并可以对节目内容层面的故障如:音频丢失、音量过高、音量过低等音频故障监测。对于音频故障,系统应能准确识别正常伴音丢失后的杂音。系统能够准确地 识别杂音,并进行音频丢失报警;对于音频丢失故障,提供波动门限和电平门限 两种判断逻辑,两者任一满足条件均可能报警,以应对各种音频丢失的情况。准 确识别音频丢失后的杂音,某些节目可

10、能因线材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正常的音频 丢失之后,可能仍会存在幅度较大的杂音,针对这种情况要求监测系统能进行报 警。各频道在规定播出时段内出现故障时,监测前端系统自动报警记录,并实时 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在数据处理中心以语言、文字和颜色图形报警提示。要求支持用户对报警信息和报警规则自定义,具备语音文件库,可根据文字 自动生成报警语音文件,不需要录音。系统支持清晰语音、日志、OSD状态灯报警、图像边框和标题等多种方式同 时报警,并可以扩展短信、电话、声光报警灯等更多报警方式。系统录像功能要求 要求监测系统支持录制原始码流和监测原始加密码流,要求监测模块和解扰 模块分开独立工作,采用先监测后解扰的结

11、构,以此实现监测CA系统是否正常 工作的功能,或者用于信号差或故障事后分析,提前发现隐患和保障同样故障事 故以后不再发生,用于提前预警和分析故障原因。实时录制码流的同时还可以启 动故障触发录制码流,可以对码流录制的文件大小、持续时间和提前录制时间进 行设定。要求系统具备故障节目视音频 24 小时文件录像、定时录像和故障触发录像 功能,故障触发录像可实现提前故障30秒录像。录像文件通过H.264格式保存。 要求可一边录像一边查看或下载录像文件。支持查看、下载当前时间前 5 秒的录 像文件。不需要等录像全部完成后才能查看。系统应提供自动磁盘维护门限,当 占用磁盘空间或保存时间超出所设定的门限值会自

12、动覆盖和清理。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格式录像如MPEG-2、MPEG-4、H.264、MP3、AAC。为了提 高存储系统的使用效率,要求对于本系统涉及到的所有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进行 转码后存储,所有节目录像保存时间不少于7*24小时,故障触发录像须保存三 个月以上。系统可以在任意主机上安装远程多画面组合配置软件,通过IP网络对多画 面显示监测报警主机进行多画面组合显示的配置。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自动上传节 目视音频,或由网管系统选择查看监测节目的实时音频。2.2.5 音频比对系统要求要求能够实现同一套节目不同节点信号间的两路音频内容比对,实时发现音 频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向用户报警,减轻一线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安全 播出可靠性。要求采用优秀的语音识别算法,运行效率高。同时,自动识别不同信号间的 传输延迟、数据抖动等特殊情况,确保报警准确。系统能够动态查找信号同步点,要求最大支持 30秒音频数据范围内查找 同步点。要求系统支持处理AES/EBU、模拟音频、ASI、IP、FM/AM等多种类型 的信号。音频接收系统能够对多种类型码流数据进行接收、解码、传输处理,将 得到的音频数据传送到音频比对系统。音频比对系统能够同时对 32对音频进行 比对。要求系统结构灵活,可以很方便地扩展到其他类型音频的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