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397568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解读重难点分析 - 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案反思 备课参考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要求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研究室李向华【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局部,共15条,其中位置与分布5条,联系与差异6条,环境与开展4条。东北三省可以承载以下7条内容。 位置与分布4条: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联系与差异2条: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

2、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运用资料比拟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环境与开展1条: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活动建议】 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答复同学的质疑;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 【说明】 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局部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习内容要表达区域地理的地域性

3、、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假设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但所选区域组合,必须涵盖本单元所有“标准。 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开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开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标解读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研究室李向华一、课标要求 【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局部,共15条,其中位

4、置与分布5条,联系与差异6条,环境与开展4条。东北三省可以承载以下7条内容。 位置与分布4条: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联系与差异2条: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运用资料比拟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环境与开展1条: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活动建议】 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

5、,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答复同学的质疑;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 【说明】 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局部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习内容要表达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

6、假设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但所选区域组合,必须涵盖本单元所有“标准。 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开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开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202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删去了以下内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开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开展的地理因素。防止了内容的重复,同时降低了难度。其他各条仅做了个别词语的修改,使语言表述更准确。 另外,202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将“活动建

7、议进行了删减和整合,新增了“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等活动建议。“说明中明确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并新增了“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开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开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强调科学开展观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从区域尺度上看,东北三省属于北方地区,尺度更小。所以本专题将从更具体和更细致的角度研究区域特征,并进一步稳固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但是,无论区域的尺度是大还是小,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这里的区域性,主要指区域共性与区域内部的差异;综合性,主要指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8、和相互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和影响。 评价区域位置,应该是在归纳区域特征以及研究区域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的过程中自然达成,单独提出是为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它适合脱离其他目标单独实施。 关于“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人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图和典型工业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表等相关资料,所以,我们以工业为例落实本条内容很方便。有条件和能力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东北三省的有关农业的布局图和农业结构的相关资料供学生研究。本条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比拟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和“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同样适宜在归纳区域特征的过程

9、中自然落实。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从关注区域特征到关注区域开展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局部,分别是“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开展。显然,“位置与分布及“联系与差异是为最终落实“环境与开展做铺垫的。也就是说,研究区域,只有在正确认识区域特征和深刻理解区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为区域的环境与开展提出合理的和科学的意见和建议。假设在前面各尺度的区域研究中,我们更关注区域特征以及区域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话,那么,从本专题开始,我们要将学生的视点引向区域环境与开展的高度。落实这一点,不仅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开展有用,而且

10、对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开展更有用。 2从搀扶到放手有前面世界各尺度的区域以及中国的局部区域的研究,学生对区域研究的一些根本方法应该已经掌握。例如,从位置入手认识自然特征;从自然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人文特征;在归纳区域共同特征的同时认识区域差异;在认识区域特征的同时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等。从本专题开始,我们应该大胆“放手了。也许学生的姿态并不完美,但这恰恰应该是我们所能预想到的。这时候,我们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不仅区域特征要让学生自主归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成果也要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通过同伴的帮助进行自我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地理创新思

11、维以及乐于探究地理的积极情感。相信,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的成长速度,一定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放手比搀扶更有实效,也更有意义。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将三维目标融合到一起,本专题的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在中国地图、北方地区图等地图上指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在归纳区域特征的过程中简单评价东北三省的位置,理解区域位置对区域特征的影响,稳固认识区域位置的一般方法。 2运用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图、气候图图表以及东北三省的农业和工业相关资料,归纳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以及工、农业特色,稳固认识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 3运用东北三省地形河流图、气候图图表以及工、农业分布图等资料比拟东北地区的内部差异,

12、并分析差异原因,稳固认识区域内部差异的一般方法。 4举例说明东北三省的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感悟地理的综合性。 5运用东北三省地形河流图、气候图图表以及农业分布图等资料说明东北三省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感悟地理的综合性,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开展观念。 6运用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和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工业结构统计图表,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学会认识区域工业特点的一般方法。 7运用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说明资源、交通等要素对当地工业开展的影响,感

13、悟地理的综合性,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开展观念。 8根据东北三省工、农业生产历史的相关资料,感悟湿地保护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意义,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开展观念。?“白山黑水东北三省?重难点分析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文博中学冯春欣1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分布特征重点 分析:东北三省地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通过东北三省地形特征的学习,学会运用地形图来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解决方案:读图归纳法 图1东北三省的地形 先在图1中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区东北平原,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圈出东北平原周围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最后再圈出环绕东北平原的主要河流黑龙

14、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及东北平原上的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主要河流。由此归纳出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重点 分析:“学会运用地图和统计图表分析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地理根本能力之一,而东北三省气候特征是分析“北大仓形成条件的重要根底知识,因此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通过对东北三省内部气候差异的分析,来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描图法、成因分析法、比照分析法 图2中国气候类型图、齐齐哈尔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第一步:在图2中的中国气候类型图上读出东北三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第二步:根据齐齐哈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其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 图3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第三步:在图3中找出有“六月飞雪现象的城市:漠河和伊春,然后分析原因。说明东北三省内部存在气温差异。 图4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第四步:在图4中描出8等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