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37565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一、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早期的会计实践大多采用现金收付制,到本世纪初,许多中小型企业仍习惯根据实收实付计帐.为了使利润的核算更为合理,收入、费用在不同期间能合理配比、分摊,会计理论开始主张收支的溯源原则,即把收益或损失归入导致发生收入或支出的那个报告期,而不归入实际收付现金的那个报告期,这就是我们现行的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债权人和投资者都相当关注企业的资金流量,因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债权人、投资者能否实现他们的资金回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和萧条的时期.资金流量表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会计准则所肯定,实际上它是对

2、传统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益补充。利润表只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但不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但不说明变动的原因。利润表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对实收实支和应收应支不加区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收益情况,容易对债权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资产负债表根据历史成本原则记载资产可能与实际市场价值相去甚远。事实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报表的可信度大大降低。2、从财务状况变动表到现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通常采用全部资金概念,即不影响资金变动的筹资投资活动在表中也予以附加列示,以反映企业活动的全貌。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

3、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7年代以来,西方会计普遍要求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1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偿付能力。首先,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规模受二者合理计量的影响。在实务操作中,有的企业将长于一年才能出售或变现的存货、待摊费用列作流动资产,对有些在短期内即将出售的长期资产却不转为流动资产。同时,存货、应收帐款等资产的计帐方法也不能避免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其次,用流动资金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直接受其内部结构合理性的影响,因

4、为各项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有较大差异。9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新了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我国财政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现金流量表的作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流入与流出汇总说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动态报表,其编制基础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结构比财务状况变动表更明确、更易理解.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直接有效地分析企业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及对外融资的能力;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客观评价企业的营利能力和经营周转是否顺畅;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与现金

5、有关、无关的投资筹资活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金流量。二、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直接法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直接按类别列示各项现金收入与支出,据以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基本原理如下:营业收入 +以往应收资产收现、本期预收负债增加 =销售收现 本期形成应收资产、以往预收负债兑现营业成本 +以往应付负债兑付、本期存货囤积 =购货付现 本期形成应付负债、动用以往存货其他收入 以往其他应收资产收现、本期其他应付负债增加 其他收现 本期形成其他应收资产、以往其他应付负债兑现其他费用 +以往应付费用兑付、本期预付费用增加 =其他付现 -本期形成应付费用、以往预付费用减少 不需支付

6、现金的费用(各项资产的会计性摊销)-营业利润 非现金经营性资产(原值)+经营性负债 =经营现金净流入 +不需支付现金的费用(各项资产的会计性摊销)+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 非经营性资产净值(资产的会计性摊销除外)=投资现金净流入-财务费用 +非经营性负债+权益(结转的本期净利润除外)=筹资现金净流入净利润非现金资产(净值)+负债+权益(结转的本期净利润除外)=现金净流入-注:此处的营业利润指息前营业利润;财务费用指筹资成本如利息、筹资费用等,经营性财务费用归入经营活动其他费用;营业外收支指与投资有关的固定资产处理损益等,与经营有关的归入经营活动其他收支.1帐户法业务较少的小型企业可以选择较为简捷的

7、帐务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即在期末根据现金、银行存款等帐户的日记帐逐笔分析其来源或用途,剔除提现、轧现等内部转帐,根据现金流量表要求分类汇总。12工作底稿法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较为严谨且便于核对的方法,大多企业都采用这一方法。但这一方法较为繁琐,在这里,我们省去某些步骤如调整分录,将编制过程简化为三步,简单举例说明如下:某企业1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除此以外,我们还需了解有关投资、筹资活动和某些损益项目的详细资料:本期出售万元的短期投资,购入5万元长期投资;盘盈固定资产一笔,原值5万元,估计折旧2万元,本期计提折旧5万元;归还万元短期借款和万元长期应付款;本期销售费用中有2万元为支

8、付给职工资金,管理费用中有3万元为支付给职工资金;财务费用中经营性开支05万元,利息支出2.5万元;本期其他业务利润为租金收入,营业外支出是经营性的;投资收益中1万元是出售投资获利,2。5万元为长期投资分得利润。首先,我们把利润表中的各项收支进行分析并分类填入现金流量表草表,用()表示现金流出;第二步,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变动原因,除结转的净利润和现金变动外,其他资产、负债、权益的变动均反向过入草表,即借方过入流入,贷方过入流出,过入时根据利润表各项收支进行分类;最后,整理完成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资产期初期末借方贷方负债权益期初期末借方贷方货币资金102短期借款3025D5短期

9、投资15a10应付票据5205应收帐款300A10其他应付款2030f10其他应收款532预提费用50E5存货223流动负债合计75长期投资530B长期应付款001固定资产45C实收资本606减:累计折旧512(2)d5未分配利润0155净值38所有者权益7075资产合计12020负债权益合计1050220利润表单位:万元金额经营投资筹资不涉及现金销售收入105105销售成本65(65)销售费用20(0)销售税金及附加1(1)销售利润9加:其他业务利润11减:管理费用()、(12) 财务费用3(05)(2.5)营业利润加:投资收益3.51、。5 营业外收入33减:营业外支出1()利润总额7。5

10、减:所得税.5(2.)净利润5注:这步分析也可在登现金流量表草表时直接完成现金流量表权责发生制资产负债表调整流入资产负债表调整流出现金收付制一、经营活动11现金流入:9销售收现105A09收到租金1现金流出:(8)购货付现(65)c3 +5(5)职工工资、福利(2)、(3)(5)所得税(25)(2。5)其他税费()(1)其他支出(1)、(2) +5E(1。5)(05)(1)f1二、投资活动8.5现金流入:13。5收回投资1a1011分得利润22。5现金流出:(5)权益性投资B5()三、筹资活动(1.5)现金流出:()偿还债务D5()偿付长期应付款F10(10)偿付利息(2.)(2.5)四、不涉

11、及现金3CC(2)0合计5538、间接法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本期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增减现金的收入与费用以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收支项目,据以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基本原理如下:-净利润投资收益和营 -非现金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 =经营现金净流入业外收支即营业利润 +不减少现金的费用(各项资产的会计性摊销)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 非经营性资产净值(资产的会计性摊销除外)=投资现金净流入-财务费用 +非经营性负债+权益(结转的本期净利润除外) =筹资现金净流入净利润-非现金资产(净值)+负债权益(结转的本期净利润除外)=现金净流入-由此可见,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经营现金流量的计算不同,

12、直接法根据利润表由上而下得出营业利润并对其逐项调整,间接法由下而上倒算出营业利润然后整体调整.因此,在直接法的基础上编制间接法现金流量表,投资、筹资部分不动,只需将经营活动中权责发生制下的各项收支替换为营业利润即净利润扣减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加上财务费用,然后把经营性资产、负债的变动汇总列示即可。如上例中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计算如下:现金流量表权责发生制资产负债表调整流入资产负债表调整流出现金收付制一、经营活动1净利润5减:投资收益。5.5营业外收入3加:财务费用2.5.5营业利润11加:折旧55减: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 +c3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f10+5A10E50间接法编制时未能详细列示经营活动的各项现金流入的来源和现金流出的用途,但有助于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