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50635845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0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中华美德-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专项训练(统编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与主题阅读一、 思维导图二、课文内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写作治学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典型事例,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的两种品行待人厚,律己严。驿路梨花描述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最苦与最乐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表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短文两篇陋室铭: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

2、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爱莲说:本文通过将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的风气与自己独爱莲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三、阅读考点考点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考题型】一、整体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阅读全文,概括“”的特征。二、片段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文章围绕“XXX”写了那几件事情?【解题思路】1、要素提取法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段意串联法层次划分,段意总和,连词串联 3、标题拓展法1)抓标题中已知要素2)填充其他要素 4

3、、仿句法1)注意字数限制 2)注意仿句的短语结构和句子成分。考点2 文言文文体知识铭: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一用于祝颂,二用于规戒。铭的内容有多种,有记功的,如班固的十八侯铭;有记宫室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铭文一般都是四字句。说: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在写法上进究波澜起伏,言简意赅。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韩愈的马说是一篇托物寓

4、意的散文。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张中行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

5、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甲】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6、。【乙】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丙】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7、,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

8、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

9、”,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

10、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1文中第段画线部分句序排列不合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丙】【甲】【乙】B【甲】【丙】【乙】C【丙】【乙】【甲】D【乙】【甲】【丙】2“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中的加点词“坚决”有什么表达效果?3选段中写吕叔湘先生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有何作用?4按叶圣陶先生对于文风的看法,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及格”了吗?请写出理由,并举例加以说明。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山,

11、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快看,有人家了。”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

12、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13、。”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的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儿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5文段开头写出了

14、山的什么特征(用文中的三个词语来回答)?6分析文中第段景物描写的特征及作用。7完成下面赏析。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赏析加点词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从修辞角度赏析)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文中第段文字属于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B文中对小茅屋进行了细致描写,描写的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外到内。C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既指自然界中的梨花处处开放,又象征雷锋精神代代相传。D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塑造解放军和梨花的

15、形象,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批注(1):以设问开头,引出“最苦的事”(或“什么是最苦的事”),使人思考。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