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26951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精品文档.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以教为主的教学又称为传统式教学,即我们由来已久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我们最常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以教为主的教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各种不同的教学讲座上,纷纷被不厌其烦的提及,并逐渐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中学课堂上。什么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什么又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呢?两者是相关的兼容的,还是对立的呢?那种模式更适用于我们的中

2、学课堂呢?1.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也称为传统式教学,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绝大多数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各国教育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研究、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精密的理论体系,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的传授和习得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求教师能针对某一课题进行学习需要和学习者特征的准确分析;然后规范地阐述教学目标,进而针对学习目标的学习者的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设计;最后,能够对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 我们看到,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其焦点在“教学

3、”上,非常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过程既是教师运用系统的教学理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设计和完成教学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在教师的主导、监控下完成。这样的教学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在我们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取得“教学成绩”的不二法宝。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里,我想我们更应该直视传统式教学的缺陷,尤其是在当前畸形的教育评价思维作用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我们看到在以教为主的课堂上,学生一直是受到老师的主导、监控乃至遥控的,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好比是一个受老师“把玩”的弹簧,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

4、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以课程标准为参考,以教材和教材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这样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教材、教师的迷信,对教材的结论深信不疑。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会逐渐丧失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以及探究能力,无法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在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即学习的过程是意义的同化、建构过程,而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首先强调了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

5、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并且创设环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即在同环境的交流过程中将“知识”同化。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对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就学习的过程来说,其理论基础决定了该模式还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通过比较,可以看

6、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所体现出的先进性和长远性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无法具备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万能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很多缺陷。其一,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的提出及评价。学习应该是自主的,自发的,可是因为中学生的不成熟,如果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那么可能会严重偏离基本的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传统式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转变应该是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对课堂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如果你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像“自由王国”一般,陷入失控的地步。3.适合的教学模式我个人认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只存在理论的差异,不存在优劣的差距。合理的教学,应该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合理的整合不同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是这个中心时刻隐藏着教师的身影,教师还是得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对课堂进行有效地指导和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