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626951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汇报 一、玉堂镇基本情况 玉堂镇属x市城市x区,东连都江堰城市主XX县区和岷江外河,西靠财神祖山赵公山,与阿坝州接壤,北与紫坪铺镇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交界,位于都江堰、青城山两个世界遗产之间,是进出阿坝州、九黄线的黄金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镇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预留区2.36平方公里。全镇12个村1个社区,08个村民小组,总居住8296户,人口约23652人。玉堂镇地形具多样性,平原、丘陵、山区由东向西依次更迭。境内黑石河、沙沟河、螃蟹河呈扇形状蜿蜒穿过规划区,具备水文化景观、旅游产业化发展项目的必要条件;国道21线、省道106线

2、、都汶高速、城市一环路、二环路、环山旅游健康通道等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我镇规划区外涉及土地整理项目有9个村龙凤、水泉、南华、石牛、凤岐、白马、新生、宝瓶和永固,已编制立项共计13个,其中“增减挂钩项目”5个,“拆院并院”项目个,申请指标495.7亩,节约建设用地14.0亩,其中我镇自行使用指标340.47亩,外挂指标15亩。 目前,龙凤村外挂、水泉村7、8组挂钩、白马村三组挂钩已经实施完成,凤岐村、宝瓶村挂钩项目、永固村、白马(、3、组)、水泉村、龙凤六组拆院并院正在实施中,南华村、石牛村项目正在进行洽谈。 二、玉堂镇的发展优势 玉堂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提出了在全市“率先构建新型城乡形

3、态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工作中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形成了统筹“两区一带”(国际化社区、赵公山景区,环山生态旅游观光带)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 主要的发展优势有: 1、项目的全覆盖成为城市xx区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都江堰城市xx区“度假中心、宜居中心、会展中心、美食中心、娱购中心”功能定位,玉堂镇目前正在建设及规划的重点项目有:大熊猫野放基地、熊猫谷生态公园、禅修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亚高山植物园等多个旅游景区和旅游休闲中心;蓝光酒店、四川国际大酒店、礼里假日酒店等五星级酒店;中信云栖谷别墅小区、万邦国际化社区、武海项目等房产项目;环山旅游通道赵公山青城山旅游通道、赵公山王婆崖旅游

4、通道等旅游通道以及城市区重要街区、重要通道、重要节点。 玉堂镇还依托赵公山环山旅游健康通道,将环山旅游健康通道两侧的山地生态、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以及风歧、新生、宝瓶、永固村的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经济,积极培植发展特色旅游观光带。 玉堂镇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城市和景区统筹、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统筹,努力创新青城山都江堰“国宝熊猫园、财富赵公山”旅游名片,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率先构建国际生态田园城市型态,基本形成赵公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雏形。 2、赵公山景区开发的前期工取得了新的成果。坚持农民集中安置先行和文化先行战略,修建了财神古镇和中华财神第一村安置

5、点,将农民进行集中安置。修建了玉龙路,为赵公山开发打下了最有利的基础。赵公民俗文化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成立了赵公山财神雷鼓表演队,成功举办了两届财神寻根祭祖活动,出版了青城赵公山和财神赵公明等书籍和画册。 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安置房建设速度缓慢。由于拆迁安置房建设速度慢,大量拆迁户长期处于过渡状态,拆迁过渡户要求尽快进行住房安置的愿望日益强烈,诉求越来越多,稳定形势相当严峻。 2、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全镇的道路交通网络还需完善。主要是16线和环山路之间无连接,使宝瓶、新生、凤岐等村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宝凤路的建设亟待加快;二是全镇的水电气配套滞后,无科学正式的规划,不适应xx区建

6、设发展的形势。还需市上制定完整的规划,先行实施水电气管网建设。 、赵公山景区整体开发力度需进一步加强。虽然赵公山开发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赵公山开发仍然缓慢。一是缺乏科学正规的规划,二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实施的难度大;三是龙凤至水泉之间的景区内环线和赵公山到青城山的区间道路未建成连接,不能实现赵公山旅游资源的整合。 四、玉堂镇未来发展的思路 按照市委深入推进“五大兴市战略”和“五大重点工作”,切实促进我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我们结合实际,重新全面审视了玉堂镇原来“两区(国际化社区、赵公山景区),一带(特色旅游观光带)”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努力丰富其规划内容,细化规划深度,提升规划水

7、平。 一是围绕“五大中心”功能,加快建设国际化社区。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加速推进熊猫野放基地、四川国际大酒店、外滩新天地,以及城市xx区重要街区、重要通道、重要节点等项目的高标准建设,尽快形成国际化旅游城市的主体架构。充分利用酒店、宾馆、旅游购物中心以及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采取“政府牵头、企业运作、文化开路,务求特色”的思路,积极举办财神民俗文化节、山地运动节、购物节、专业会展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切实把都江堰城市xx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现代旅游综合服务功能齐备的“度假中心、宜居中心、会展中心、美食中心、娱购中心。 二是整合“123”资源,倾力打造赵公山大熊猫景区。依托环山旅游健康通道,将两侧的山地

8、生态、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123”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宣传打造“国宝熊猫园、财富赵公山”的旅游名片。 一主题:以中华熊猫谷都江堰大熊猫野放基地为中心,结合赵公山大熊猫栖息地资源规划建设“中华大熊猫主题公园” 二文化。深入研究开发赵公财神民俗文化遗址,以及玉堂唐宋羌陶窑址历史文化,并形成地方的特色文化优势。 三特色。中信熊猫谷生态公园健身,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科考,赵公山文化部落养生。 三是突出“生态农业”,培植发展特色旅游观光带。根据风歧、新生、宝瓶、永固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实施集中居住安置,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生态农业观

9、光和乡村旅游经济。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1、坚持“三个加快”,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加快绿道水道的规划建设。尽快完成赵公山景区龙凤水泉、龙凤青城山、中心镇通道的规划建设,实现赵公山景区与大青城山旅游的快速对接;抓紧实施省道线宝瓶段环山旅游公路风歧段连接线,以及城市规划区外农村地区特色旅游观光带连接道路的规划建设。形成以“绿道”为藤、以藤结瓜,串联沿线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使绿道水道成为深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载体和纽带。 、狠抓“二个加大”,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夯实社会基础 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力争在城乡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上有所创新。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力

10、争在维护区域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上有所创新。 3、落实“二个加强”,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以认真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机制建设,力争在村级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的基础工作上有所创新。 加强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五、玉堂镇对统筹城乡的思考 现结合本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建议。 1、总体构思 坚持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启动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坚持把农民集中居住与现代旅游服务也科学布局有机结合、把生态农业开发和传统历史文化发掘研究有机结合、把丰富的林

11、地资源与休闲旅游的发展有机结合。 主要内容是。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农户发展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着力开展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实施“五改”,实现“五通”: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实现电通、河通、通公交车、通电话、通闭路电视; 治理“五乱”,达到“五化”:即通过开展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的集中治理活动,使乡村环境建设达到净化、绿化、美化、优化、亮化; 做到“五有”:即做到适龄儿童有学上,农民看病有保障,娱乐活动有场所,劳力常年有事忙,农民天天有钱赚; 建设“五好”。即在加强农村基层政

12、权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发展好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确保“五达标”。即确保农村教育达标、计划生育达标、文体活动达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标、生态环境保护达标。 2、总体要求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新农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村、培育中心村、减少贫困村。狠抓道路通公交车、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实现村民自治,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基础实施完备。镇村道路要平整通畅,路、桥、下水道、路灯,路肩标准整齐,管理规划

13、有序,两侧绿化到位,沟河、渠道灌排水便利,并以自然村为单位,逐步建立公共垃圾处理场所,改善垃圾随意倒在沟渠等处造成环境污染现象。 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以发展弥猴桃产业为重点,加大富余劳力外输内转力度,形成人人有事干,村民人均纯收每年都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生活富裕安康。逐步建设中心村,村民住宅外观整洁,室内明亮,户户通电,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网络,生产生活资料购销便利,医疗健身、文化娱乐、便民代理等服务进村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所有村民,完善社会保障基础工作,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公开化,农村养老保险保障体系成为农村的稳定基石。

14、 民主管理法制化。坚持依法治村,村村建立公开栏,实行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村有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得到落实,无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 社会风尚文明。村村有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计划生育协会,村民自觉遵守计划生育等相关法规,倡导婚育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人与自然和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村落环境优美,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达到绿化,无生态等杂物堆放,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具体措施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15、、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有序推进我镇统筹城乡发展。 切实做好农民身份转变,做好新农民、新市民的教育和维权工作;结合山地区环境优势,做大做强现有支撑产业(猕猴桃、三木药材)并搞好市场维护、增加市场竟争力,向国际品牌发展;围绕国际田园城市搞好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 使生产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沟渠畅通,桥、函、闸基本齐全,全镇配备率达0以上,基本达到旱能浇、涝能排;全部充分利用,劳务输出需占富余劳动力0以上,每户至少有发展一项经济项目。 实现通电、通邮、通电话、通电视,全镇13个村(社区)全面实现“五通”。做到“五有”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以上的农民,加入新型医疗,%劳动力常年有活干。 大力提倡文明新风,村村制定村规民约,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实行新事新办,丧事简办。50%的村能定期举办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并在全乡大力表彰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