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26572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课题19.三个小伙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3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难点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教学模式教具投影片或图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教学方法读、悟、演、评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1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不过,能自己读懂故事并学着讲故事会更

2、有意思。咱们今天要读的是一个关于小伙伴的故事。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3提问:你有好伙伴吗?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二、初读指导。1看图读故事开关和结尾。(1)看图读开头。映示投影片1,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干什么吗?所以故事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a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b指导感情朗读。板书课题。二、1.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小野猪小袋鼠小象指名读、齐读。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生字“同”用红色标出。教学步骤“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看图读结尾。映示投影片2,问:这幅图上画的什么?出示课文最

3、后一个自然段。指导认识用红笔标出的生字“啦”“拉”“跳”。再次映示投影片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没有工具两手空空怎么栽树呀?)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挖坑施肥培土浇水可是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指名读句中“没有”和“怎么办“。自由读三句话,要求读出问话语气。分小组读,相机指导。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检查自读情

4、况。三、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精读训练1看图听课文录音。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出没带却栽好了树,多有趣!要是能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演出来,比听它更有意思了。2指导讲、演故事。(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2)练读课文,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指图)你们看,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我们高高兴兴地来读这句话。分组读,表演。a“啦”在句子末尾,读轻声。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b指名读

5、“拉”和“啦”。同桌动作演示。c怎么记住这个是拉,那个是跳呢?(引导学生注意偏旁部首)指导感情朗读。指名度读,强调要读出三个小伙伴十分高兴的语气,而且形之于色。评议后分男女生读。问:哪些小朋友猜的和做事里讲的差不多?出示下列词语,开火车读。不要紧嘴巴鼻子拱把就指名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相机指导。教学步骤(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2)练读课文,(3)汇报朗读,评议“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不一会儿”他们都不偷懒,相互配合得多好!(4)难怪树栽好了,它们那么愉快。齐读结尾。(5)师生听配乐边读边表演。(6)自由练习讲演。(7)指名上台讲故事,

6、戴上头饰表演,评选“故事大王”和“小演员”。二、总结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事、玩耍,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很好地完成,得到快乐。四、指导写字(2)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板书设计19.三个小伙伴小野猪小袋鼠小象课题20.蚂蚁和蝈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7、难点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教学模式教具生字卡教学方法读,演,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直接揭题,导入课文。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二、学习第一节1、这是什么季节?大家听是什么在叫?天气怎么样?2、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气真热。3、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齐说(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齐读。4、我们瞧,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他们不热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看图说话5、哪些小朋友来演一演小蚂蚁们正在搬粮食,搬得满头大汗?6、看,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出示:这

8、是一群()的小蚂蚁)7、说的真好,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大家就用赞许、敬佩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话。齐读。三、学习第二节1、夏天,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而那几只蝈蝈呢?(出示:夏天真热)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个别读、齐读。学生边表演,老师一边说: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加上天气热,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来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个个满头大汗。请生再试,其他学生朗读句子。(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教学步骤3、那蝈蝈会如何享受生活呢?请大家看下面一句话。4、这几只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呢?谁也能用“自由自在”来说一句话?谁在哪里自由自在地做什

9、么?5、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还自以为聪明呢!我们要把它那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出示这一节)指名读6、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别读第一节和第二节。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呀?四、学习第三节1、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听,什么风刮起来了?听后你觉得怎么样?(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谁来读?一起读2、看图,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哪里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发挥想象1、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了,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2、(出示:成语歌)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

10、,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3、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吗?句式训练:我想对蚂蚁说_。我想对蝈蝈说_.4、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齐读5、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三字经。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领读,齐读。6、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第二课时一、

11、课前说:大家都知道蚂蚁是一种勤劳的小巧玲珑动物,我们要怎样做?二、读课文,体会道理。(出示图片)看图说话(出示:这是几只()的蝈蝈)指名说2、(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请一凳子的两个小朋友,一个读句子,一个表演,好吗?生练习读、表演。指名同桌读。(出示练习题)练习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话。(出示图片)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你觉得这时蚂蚁过得怎么样?3、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4、(出示图片)蝈蝈在哪里呢

12、,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5、(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名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6、现在请女生当蚂蚁,来读一读蚂蚁的句子,男生当蝈蝈,来读一读蝈蝈的句子,谁来演一演?教学步骤(1)你觉得这群蚂蚁怎样?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你们喜欢吗?为什么?(2)蝈们都在干什么呀?蝈蝈怎样嘲笑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它们是怎样享受的?(3)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蚂蚁、蝈蝈是怎样过冬的?三、语言文字训练。(1)指导读词: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饿。(2)指导朗读句子:谁喜欢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谁愿意来夸夸它们?谁能把蝈蝈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读出来?(4)课文,分角色朗读。(5)导用“有的有的”“

13、又又”说话。四、结全文。五、拓展训练。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回来,讨论今年夏天怎样做。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好了,你们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要么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呢?(试读、评读、表演读)板书设计蚂蚁和蝈蝈夏天勤劳懒惰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冬天躺着过冬又冷又饿课题21.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难点指导学生观

14、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模式教具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方法读,背,体,悟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2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两首诗,就是反映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米来之不易的古诗。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禾”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看图理解: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教学步骤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4讲读第2句。“谁知盘中

15、餐,粒粒皆辛苦”。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朗读。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粒”:左窄右宽。“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指导看图1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样的场面?2第二首诗正是写了这幅图的内容。二、讲读诗句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三、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3指名说。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二、1.粟:小米。泛指谷粒。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教学步骤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现像诗句中的悲惨景象呢?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6指导朗读。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饿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