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264733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给水安全保障技术当市政供水压力不足,需要建筑给水加压,提升供水压力才能满足使用要求。现代建筑几乎无例外地采用离心泵加压。众所周知,当水泵的额定转速一定,水泵加压所能达到的压力由水泵的外特性曲线( 当 n 一定时的 H : fcQ 特性曲线)所制约。也就是说,给水加压系统的最高压力受离心泵的外特性曲线限制,加压系统不会超过水泵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在使用过程当中,当水泵突然开、停、止回阀突然开、闭,电磁阀快速开、关等等,在管网系统中可能出现水锤冲而。在发生水锤时,在管网系统中可能形成很高的压力,引起管网爆裂。应当指出,发生水锤与多种因素有关,很难在设计阶段确定。在系统调试时如果发生水锤,则应采

2、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应当指出,用设置安全阀来防水锤超压是不可靠的。水锤通常是通过调试来发现并合理解决;在设计阶段通常不予考虑。我们认为,管网系统为不能承受离心泵在零流量下的最高压力 Pmax 是不安全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给水系统无必要设置安全阀,管网和设备应能承受离心泵在零流量出现的最高压力(对于有驼蜂H=f(Q) 外特性的离心泵,其最高压力可能在某一小流量下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给水形势日益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提出了以水质问题为中心的中国 2000 年水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的一个内涵是,随着水质问题的突出,传统的给水排水工艺技术与工程技术已

3、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要求。虽然七五、八五期间,通过国家科技攻关等科研计划的实施,对水工业科学技术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纵深发展不够,集成化水平低,使得我国水工业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对水污染进行新的理解的基础上,本文从净水工艺的有限性出发,提出突破大系统式水质观,建立新型水质观,靠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一种从整体?亡把握的新水质保障思想,从而达到给水服务水平的根本提高。1 从两种水厂管理自动化意见谈起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水厂自动化控制水平现在已有了很大发展,如在大型水厂已较为普遍地采用了自动加矾、自动加氯、水泵自动变速、全厂的生产运行监测和滤池自动冲洗等工艺。但水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

4、给设计、施工、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褒贬不一。对于水厂的自动化,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是极力主张,如刘灿生教授等人认为,随着水环境污染加剧和人们对于水质日益提高的要求,水净化处理操作控制单靠手工难以达到,考虑到净水工作的可靠性,考虑到降低电耗、药耗、减少人员等问题,自控将成为水厂必不可少的系统。国外专家持不同意见,如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给水研究专家Susan K Booth 等人认为饮用水处理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必须有人作用 于其中。理由是水处理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哪怕艺术级的 (state-of-the-art equipment) 给水装备,使其具有类似于人的训练,也不足以优化整个水厂 的运行。他们认为,正是操作者知道什么时候处理过程可能要出问题,需要人来评价周围环境,作出各种运行决策,采取正确行动。在此思想指导下, 他们发展的是辅助性技术工具, 如 PAS(process assistance system) 。这种工具系统所要达到的是,通过给出水厂运行信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帮助人们了解水厂运行状况,提高人们的决策技能,使操作者能更加独立、有效地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