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64735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考前复习资料发展心理学考前辅导大纲一、单选题1. 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是( )。A、儿童心理 B、发展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概论D、人类发展答案:C2. ( )青少年心理学之父。A、格赛尔B、弗洛伊德C、华生 D、霍尔答案:D3. 下列选项中,用来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是( )。A、陌生情境实验B错误信念实验C、动态实验D、两难故事法答案:B4. 丽丽今年4岁,她很喜欢做家务,昨天晚饭后她在清理餐桌时不 慎打碎了一叠盘子,妈妈很气愤,并且责骂了她,说她什么都不干是 最大的帮助,然后让姐姐清理完了餐桌。如果这位妈妈经常这样对丽 丽,那么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丽丽最

2、有可能发展出( )。A、歉疚感 B自卑感 C、不信任感D、主观感答案:A5. ( )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扩 大和巩固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A、斯金纳B、皮亚杰 C、彪勒 D、格罗斯 答案:B6.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霍尔B、普莱尔C、达尔文D、何林渥斯答案:B7. 脑的发展有两个加速期,一个在5-6岁,另一个在( )。A、小学一年级 氏小学三年级C、青春期D、成年早期答案:C8. 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 ).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 答案:D9. 陌生人焦虑一般在婴儿( )个月时发生。

3、A、0-1B、1-3C、6-8D、11-12答案:C10. 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的 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氏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答案:B11. ( )是前运算阶段的特点。A、自我中心氏守恒C、可逆 D、互反 答案:A12. ( )是人生观的真正形成的时期。A、青年早期氏青年中期C、青年晚期D、成年早期答案:A13. 在成人中期,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能力是( )。A、逻辑推理氏知觉速度C、图形识别D、机械记忆答案:A14. 脑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 )A .乳儿期B .婴儿期C .学前期D .学龄初期 答案:A15. 在儿童

4、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 C.教育D.内部矛盾 答案:C16. 儿童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 )A .绝对的B .相对的C .恒定的D .本质的 答案:B17. 提出智力商数的心理学家是( )A .格赛尔B .皮亚杰C .比纳和西蒙D .推孟 答案:D二、多选题1.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强化分为()。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答案:ACD2.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哪些()。A、客观性原则氏特殊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生态化原则 答案:ABCD3. 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词汇数量的增加 氏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C、词类

5、的范围不断扩大D、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答案:ABCD4. 第一和第二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 )A.要求人格独立B.独立自主性C.新旧关系体制的转型D争取行为动作的自主性答案:BD5. 语言发展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A.先天成熟理论B.后天学习理论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D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答案:ABD6.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A.粗细原则 B.头尾原则C.近远原则 D.大小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1、达尔文根据长期对孩子心理的观察,写成了一个婴儿的传略 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答案:X2、发展心理学的纵向设计克服了横断研究中的非自然性和世代变 迁因素的干扰。答案:X3、老

6、年期是智力全面衰退的时期。答案:x4、畸胎的根源就是遗传性的。答案:x5、刚出生的新生儿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在啼哭、动作等方面的表 现均较一致。答案:x6、由于可以用实际年龄的时距来标识心理发展的阶段,所以人的 年龄增长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答案:x7、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结果说明了食物在母婴依恋中的重要作用。答案:x8、儿童在方位知觉的发展方面一般表现为:3 岁辨别上下方位,4岁辨别前后方位,5岁辨别物体的左右方位。答案:X9. 相互观点采择阶段的小学生已能从第三者的观点看待他人之间 的相互作用。答案:10. 3 岁儿童一般已能判别图形的大小,但完全不能判别不相似的

7、图形的大小。答案:11. 青少年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监控能力显著增强。答案:12. 科尔伯格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采 用独特的临床谈话法(对偶法),揭示了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从他律道 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答案:X13. 前道德阶段只注重行为规则,注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 和动机。也称为道德现实主义。答案:X14. 新行为主义则把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 侵犯行为。答案:15.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 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幼儿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幼儿期(36、7岁)是思维开始发

8、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一般 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幼 儿期末,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2. 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第三,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总之,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 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 并趋于成熟。3.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

9、分为五个阶段:(1)口唇期(01岁)。新生儿的吸吮动作既使他获得了食物和营养, 也是他快感的来源。口唇是这一时期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婴儿也 会把手指或其他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弗洛伊德认为,寻求 口唇快感的性欲倾向一直会延续到成人阶段,接吻、咬东西、抽烟或 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快感的发展。(2)肛门期(13岁)。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 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3)性器期(3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 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 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俄底普斯情 结”(Oedipus Complex),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有性兴趣(

10、又可称恋母 情结),而女孩则过分迷恋自己的父亲(又可称恋父情结)。恋父(母)情结 最终会受到压抑,因为儿童惧怕同性父母的惩罚。潜伏期(611岁)。进入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 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文化等不相 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 动与幻想,儿童可将精力集中到游戏、学习、交往等社会允许的活动 中。(5)青春期(11、12 岁开始)。在青春期,性的能量大量涌现,容易 产生性的冲动。青少年的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 性关系。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竭力想要摆脱 父母的束缚,也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

11、青少年通常会采用剧烈运动来 消耗体力,从而达到排解性的压力或宣泄内心焦虑与不安的目的。4. 简述成年早期思维的优势。(一)成年早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辩证思维是客 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其主要特点是:即反映事物之间 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即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 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二)成年早期的后期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创造性思 维是指一种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及社会价值的思维形式。斯滕伯格认 为,创造思维是以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选择性比较三个过程为 基础的,其中选择性组合式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五、问答题1. 论述发

12、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伦理性原则。2. 论述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首先是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儿童观的出现(文艺复兴以后, 天赋人权: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的教育思想)其次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以及1876年通过观 察自己孩子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推动了传记法)最后是近代教育的要求(西方经济复苏,需要大量的人才) 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 年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是第一部 儿童心理学。(反对白板说,运用系统观察和儿童传记的方法,主要研究对象是 3岁以前)3. 什么

13、是依恋?婴儿的依恋发展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此依恋的对 象通常是母亲,又称为母婴依恋。是婴儿与母亲在相互交往和感觉交 流中形成的,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 关心起重要作用。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对人的反应 没有分别,喜欢所有人,所有人对孩子的影响一样,各种接触能让婴 儿愉快,没有对任何人产生偏爱。2,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对母亲偏爱, 对所熟悉和人和陌生人反应不同。向母亲多表现出积极性行为;对陌 生人反应少,但还不怯生。3,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 岁)与母亲在一起特 别高兴,离开则哭,不让离开;别人不能代替母亲给婴儿欢乐;只要 在母亲身边就能安心玩和探索周围环境;明显的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 形成了专门的情感联结。见到陌生人态度变化大,紧张、恐惧或哭泣, 产生怯生。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