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50716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中考模拟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模拟卷一(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2)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5)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6)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7)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9)古诗中有许多自然的描写,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下美景,又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的雪中奇景。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4分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ng( )着一层薄烟”,这是朱自清先生留给我们的春天的雨。(2)在鲁迅先生笔下,夏夜宛转yu( )扬的横笛声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让人回味无穷。(3)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看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都告诉我们秋天是栖( )息在农家里的。(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首写雪诗句展现了边塞冬季的精髓(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B.杨绛先生的作

3、品感染着几代人,她的猝然长逝,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C.小明在演讲比赛中以精湛的技巧征服了评委并获得冠军,全家人乐此不疲。D.历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名著阅读】(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2)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

4、来。过了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擦声。(3)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已经收割过了。大路让太阳晒得又白又硬;树木葱葱郁郁,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5.将三段文字与相对应的名著连接起来,并填出空白部分。(5分)(1) A.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2) B.a (作者:老舍)(3) C.草房子(作者:b )6.从三段文字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原作品赏析。(3分)我选( )句, 赏析 二(39分)(一)阅读文言文,回答7

5、-10题。(13分) 论琴 明高濂 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 孔门之瑟,今则绝响,信可贵矣。古人鼓琴,起风云而来玄鹤、通神明而阜民财者,以和感也。今徒存其器,古意则亡。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夫和而鸣者声也,参叙相应者韵也,韵中成文谓之为音。故音之哀乐、邪正、刚柔、喜怒,发乎人心,而国之理乱、家之废兴、道之盛衰、俗之成败,听于音声,可先知也,岂他乐云乎? 知琴者,以雅音为正。按弦须用指分明,运动闲和,气度温润,故能操高山流水之音于曲中,得松风夜月之趣于指下,是为君子雅业,岂彼心中无德、腹内无墨者,可与圣贤共语?故音虽雅正,不宜于俗。 (选

6、自高濂遵生八笺有删节)【注释】阜:增长。雅业:高雅的爱好。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夫 和 而 鸣 者 声 也8.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信可贵矣( ) (2)今徒存其器( )(3)是为君子雅业( ) (4)岂彼心中无德(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欧阳公云器存而意不存者,此耳。 10.阅读古文,回答问题。(5 分)(1)古人常弹奏古琴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刘禹锡身处陋室仍以“调素琴”为乐,陶渊明躬耕陇亩仍蓄无弦琴一张,由此彰显出他们 的志趣。在高濂看来,弹古琴“以雅音为正”,从技法上讲需要做到“ ”。(2分)(2)作者认为古琴不适用于俗士,结合文章说

7、说你的理解。(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2题。(13分)丰子恺漫画里的春天陈向向 众所周知,丰子恺是描绘童心的高手,他的漫画渗透着天真稚朴的气息,让生活在尘缘中的俗子,能暂缓“棋局”一般成人世界的谋虑,从孩童的眼神看到生命的真谛。然而,人们忽略了,丰子恺也是漫画春天的高手,因为童心和春天是相通的。 一年社日都忘了,忽见庭前燕子飞。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清吕霜以诗入画、以画配诗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黛玉葬花,不免生怜。然而春思是另一种情调,它有淡淡的惆怅,又有朦胧的期盼。一个半倚廊柱的少女,手里拿着“烦恼扇”,双燕的飞姿和盆栽的生机,舞动出阵阵春韵

8、,与少女寂寥的背影形成对比。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晋陶渊明 当丰子恺看到少男少女在流水边徜徉嬉戏,享受春意的明媚,不禁吟出“春水满四泽”。陶渊明的这句诗,原本只是描写春之景象,在丰子恺笔下却充满浓郁的人情。丰子恺的作品始终不离“人”,他用一双“有情”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慈悲着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在这幅画里,二人一柳一梅相映成趣,荡春风,沐春水。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元吕仲实 根据这首诗,丰子恺描绘了春日、草

9、庐、年轻的父母和幼儿,透露着与世无争、平淡和睦的气息。在丰子恺的春天意象里,有一份陶渊明式的境界。这个桃花源应该在春天里,在历经劫难的寒冬之后。在此意境中,有一种万物生的蓬勃与情的亲昵这种醉人的味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画得出来。 打动我的,还有闲庭春画。描绘童心意趣是丰子恺最擅长的,在他的笔下,孩童手上的玩具由竹蜻蜓变成了小飞机、由小木车变成了小汽车。这个新时代的童话里,流淌的依然是童年的憧憬,是你我都有的简单幸福。 在丰子恺那里,春天有一种无所事事的闲趣和偶得的情调,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随然。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 (选自光明日报2

10、017年04月13日12 版,有删改)11.陶渊明, (填朝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 (填一文一诗)。文中所说“陶渊明式的境界”在吕仲实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12.结合文章和下面四幅画,回答问题。(7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于是,在简洁的点、线、面中,我们找到了春的芳然”是作者对图 的评价,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诗画结合的典范,请品析。(从点线面构图、色彩搭配、情感意境的角度分析)(4分) (2)“他以童心无忌的画笔,打破了对春的僵化解读,用年画一般的情调,让众生感受春暖的亲昵。”上面四幅画哪一幅最像传统年画?说说你的理由。(3分)【注】年画,追求

11、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16题。(13分) 材料一:漫画我为什么不幸福 材料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材料三: 幸福的哲学(节选)周国平 谈幸福问题,价值观是绕不过去的。人生在世,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境界。有人可能会说,价值观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法讨论。我说可以讨论,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人性。 我们来看一看,人身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最值得珍惜,我们让它们处在一种好的状态,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人生就是幸福的。人身上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生命,二是精神。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生命什么也谈不上。同时,人不只是生命,还是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我写过这样一段话: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那么,怎么算是把命照看好呢?生命应该是单纯的,把命照看好,就是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精神应该是丰富的,把心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