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50616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怀市第十一届小学教研经验交流材料浅谈一年级新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者简介:代显美,女、汉族,25岁。小学一级教师,_毕业于仁怀师范学校,_2月参加工作,_7月获得大专学历,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获得过市、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认真钻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等活动,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正文:如何使刚进人小学学习的学生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且使这些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老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生”的教育理念一直记在我心中。由于学生是刚从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对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刚开学前几周,异常兴奋,但过不了多久,这种兴奋

2、、激动便荡然无存了。怎样帮助孩子走好入学的第一步,使一年级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在课间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顺手排好桌椅;课前两分钟准备时准时站在教室门口;打扫卫生时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等。另外,作为教师不能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作出表率。 二

3、、“宽心”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的品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浓缩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形象。学生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申能够感受生活,从而得到教育。作为低段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就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行为偏差,适时引用一些儿童故事,引导小朋友结合实际谈谈感受,孩子们在与故事人物行为的对比中,明确了良好品行的要求,为自己树立了榜样,确立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如:我们班有一些小朋友个性比较胆怯,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发言声音很轻。我请小朋友回家看小黄莺唱歌的故事,第二天请小朋友来讲

4、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小黄莺开始由于胆小,上台表演时声音太轻,影响了演出效果。后来,经过不断地锻炼,逢人就唱歌给他们听,胆子起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终于在演出中大受好评。故事讲完后,我让学生们讨论:一开始为什么大伙都不喜欢小黄莺?后来为什么被公认为“大歌星”?他是怎么成为“大歌星”的?小朋友在讨论后,一致认为:在大众面前声音响亮地说话、唱歌,别人听得清。能得到大家的喜爱。胆子小,是缺乏锻炼,只要在大家面前多说说、唱唱、跳跳,胆子就能变大。紧接着,我马上让学生们联系实际,评出班级中的“小黄莺”,鼓励胆小的学生向“小黄莺”学习,当学生响亮地回答问题后,我会说“你真像那只小黄莺”。一个阶段后,我欣喜

5、地发现,课上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的同学明显增多。 三、“重化”评价,让学生便于接受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公平的行为规范评定制度,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来评价低年级的学生,使评价有利于鼓励他们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行的滋长?实践中,我发现把评价方式儿童化,用形象的符号、游戏式的奖励处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运用五角星代表先进,谁得的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进步最大,平时,谁为集体做了好事,谁遵守学校班级的纪律,就能得到五角星。反之则要扣除五角星。一般来说,表扬的任何方式都是可行的,学生都会接受,都会取得较强的正迁移。但“惩罚”犯错的学生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6、一次好的“惩罚”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幡然悔悟,而一次错误的“惩罚”却能造成师生感情的严重对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惩罚”的方式都要慎之又慎。通常,我觉得用“罚表演节目”、“罚背古诗”等的方式比较好,因为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贴近低年级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学生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也能取得正效应。评价从操作层面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但是教师在与学生相互沟通和协商的同时,也应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促进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刚开学,我选择了一位大胆、积极发言的学生当值日生,并且告诉她,每天早晨到校后要提醒其他学生

7、早读,养成读书的习惯,第一天,这个孩子拿出了书,带着其他学生读了起来,可是读得怎么样呢?有的学生未翻开书读;有的学生看着窗外读,于是我对他第一天做值日生的评价是:“很认真,但是考虑得不周到。”第二天早上,我告诉他,让老师在上面带着大家读,他下去看看读得怎么样?结果可想而知。他看完以后,告诉我:老师,我知道怎么办了。于是他大声地告诉大家先翻到多少页,并提醒大家准备好了才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早读,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得以成长,促进其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四、习惯与家庭密切相依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社会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非常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自己收拾书包、摆放书本、整理文具盒,准备用具,爱护书籍与文具、正确阅读与书写习惯、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从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用远大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让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顺利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