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43927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整理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使用效果观察作者:刘春先马智群周茂蕙秦容李丽娜 【摘要】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物流整理袋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物流整理袋效果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CSSD)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以来,对全院各科物品供应实行全面下收下送,统筹、统管、统供,这不仅增加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而且因为处理供应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周转快、无菌器材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工作难度增大,但我们通过在物品流通中使用物流整理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

2、方法 1.1材料污物回收车;用防水耐磨布料制作物流整理袋收物袋:绿色,双层,大小由所收物品体积而定,距长边袋口10cm处扎2根20cm的棉带,每科室3个,用油漆(所写字迹耐洗涤)在袋体下方注明科别;使用科室定点备有与收物袋大小对应的有盖容器;无菌物品下送车;用纺织布料制作物流整理袋送物袋:白色,双层,大小由所送物品体积而定,分别在袋口宽边各做1根3cm宽,40cm长的提带,每科室2个,用油漆在袋体下方注明科别;用纺织布料制作物流整理袋呼吸机管道袋、专科贵重物品袋:呼吸机管道袋是白色,双层,5535cm2,距长边袋口5cm处有2根20cm的棉带,用硝酸银粉兑碳素墨水(所写字迹不阻碍蒸气穿透且耐洗

3、涤)在袋体下方醒目标示“呼吸机管道所属科室、呼吸机管道”,专科贵重物品袋为了目视醒目,根据不同物品不同形状,制作不同颜色并且与物品对应形状对应标示的袋子,数量视所属科室物品数量、使用频率而定;化学浸泡消毒物品(压脉带网袋、氧气湿化瓶)物流整理袋丝袜、衣物护洗袋(家私商店有售):此袋为优质孔状涤纶丝大网孔织网布,水流易穿透,网眼能分散水流网面,袋口封闭采用的是防水拉链,且有拉链护套,配合洗衣机作用令洗涤更容易更省时,在袋口内面有悬挂袋,根据所装物品体积选择不同规格尺寸的网袋,每类物品每科室2个,用油漆在拉链面的袋体上写上科别(写字时要在所写网面下垫纸板以利于油漆附着在网面上而形成字);氧气湿化瓶

4、包装整理袋22cm长12.5cm宽的纸袋,两面字样从袋口自袋底是“(中心)湿化瓶1套、消毒日期、失效日期”,长城牌12位数橡皮印(日期印)2枚。 1.2方法 1.2.1试验方法将科室2008年1-12月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使用物流整理袋后科室2009年1-12月的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检查考核标准要求,物品收送流程是:采取按供应片区固定收送员,收送员每日按照既定收物路线与临床总务护士在临床清点物品后交换整理箱,同时登记每日需要的一次性无菌用品量,由污物回收车转运回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由清洗人员分类整理核查回收物品,收送

5、员洗手更衣换车(无菌物品下送车)后在无菌物品发放窗口领取片区回收的通用物品总数、上一次回收的专科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用品总数,再按收物路线逐一发放。化学浸泡消毒物品同样采取在回收时清点交接,统一浸泡消毒处理后,用灭菌包布包装,压脉带、网袋以科室回收数量为单位组装,呼吸机管道、专科常用贵重物品采用信封式闭合包装。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观察组则在与对照组其他相同的情况下充分使用物流整理袋,回收时把盛手术器械以外的整理箱更换为收物袋,在临床将使用后的普通物品连同外包一起收集在收物袋(套在容器上)里,使用后的压脉带、网袋、氧气

6、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贵重物品等分别收集于其科室专用物流整理袋内,收送员回收时只需封闭袋口并分类有序地放在污物回收车上,同时查看临床总务护士的特殊、贵重物品记录或留言即可。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收送员完成防护着装后,分别将转运回来的有科室标示的压脉带、网袋、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贵重物品等整理袋放在其专属区域待处理,清点、分类整理收物袋内物品。下送无菌物品时,在无菌物品发放窗口将一个科室需要下送的物品集中整理在送物袋内转运,在放进临床(消毒)无菌物品存放柜时再次核对并与总务护士确认。专科贵重物品用贵重物品整理袋包装,呼吸机管道每套拆卸在整理网袋内刷洗、浸泡消毒、漂洗,用灭菌呼吸机管道布袋包装;

7、压脉带、网袋、氧气湿化瓶连同整理袋一起进入其清洗、浸泡消毒、包装全流程,按专科物品流程运作;压脉带、网袋连同整理袋浸泡消毒后清洗脱水由家用洗衣机完成,氧气湿化瓶连同整理袋在化学浸泡消毒漂洗后由家用洗衣机完成脱水程序;在包装氧气湿化瓶时以整理袋内的湿化瓶数和型号为准,配套通气管后用灭菌纸袋单套包装,最后把一个科室的集中在整理网袋内流通。在使用氧气湿化瓶包装整理袋时,将2枚日期印分别调节为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时间并在整理纸袋对应处盖印,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在有效期内使用,包装时注意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装配时将通气管的螺旋口端向湿化瓶底放入,湿化瓶口向纸袋底端放入,折叠袋口。 1.2.2统计学方法两组结

8、果采用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工作质量以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正确率来反映工作质量 2.2工作效率两组完成每次收送任务、压脉带网袋流程平均时间 2.3科内工作人员及临床科室满意率科内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对使用物流整理袋的评价情况 3讨论 CSSD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甚至患者的安危。它集中了医院各项工作所需器械、用具等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环节,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密切联系。在回收环节使用收物袋替代收物箱,有效整合了回收物品在收物车的占用空间,由于临床科室需要回

9、收的物品随病人数量和病种的不同时多时少,对照组使用收物箱时不仅会出现时而空箱时而溢箱的现象,而且较用收物袋而言所占体积大,至少需要两次转运才能完成的收物任务,使用收物袋后一次即可完成;观察组改进了作业流程,使用后物品连同外包一起收集在收物袋里,在临床不清点物品,控制了其对临床环境和人员的污染,节省了交接时间,并且有利于器械的保湿,收物袋每两日彻底清洗,省事省力简单易行。在发放无菌物品时,将一个科室需要下送的物品集中在送物袋内转运,在放进临床无菌(消毒)物品存放柜时再次核对,减少了发放差错的发生,并且减少触碰无菌(消毒)物品的次数,送物袋每周清洗一次,避免由此可能的再污染。贵重物品用颜色、形状对

10、应的专科贵重物品袋包装,有利于在物品流通的各环节目视交接,降低了差错的发生率。由此,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无菌物品发放正确率比对照组有较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高了工作质量。 压脉带、网袋、洗胃管、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外置回路等是临床常用的与皮肤、浅表体腔粘膜接触或间接接触物品,需要采用中水平或以上的化学浸泡消毒方法。集中供应此类物品,回收、包装时不仅清点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数量和规格方面的差错,呼吸机管道在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部件的遗失和损坏,化学浸泡消毒物品容易出现浮在液面上而不容易完全浸没、在消毒液里取出耗时费力、小件物品取出困难的现象,化学浸泡消毒物流整理网

11、袋的使用解决了以上难题。氧气湿化瓶是临床患者吸氧必不可少的工具,湿化瓶被污染最严重的可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因此,做好湿化瓶消毒和保存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纸袋包装氧气湿化瓶时,根据安装湿化瓶的操作规程,设计了“将通气管的螺旋口端向湿化瓶底放入,湿化瓶口向纸袋底端放入,折叠袋口”的包装程序,这样临床护士操作方便,只要拆开袋口手握无菌包装纸的外面就可以安装湿化管,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及安装管芯造成污染的因素。用日期印盖印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既方便快捷,又避免了钢笔书写可能对纸袋的刺破。因此,观察组不仅工作质量提高了,而且在同等情况下,完成收送工作、压脉带网袋流程平均时间大大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12、计学意义(P0.01),提高了工作效率。 供应室与各临床科室有着密切联系,供应室工作做好了,各医疗和护理部门就有了高质量的服务基础。物流整理袋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而且受到了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人员的肯定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刘礼霞,夏桂兰,王惠芬.医院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31. 2丛莉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J医疗装备,2007,20(8):42-43. 3李建萍医用氧疗湿化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513-514 4钟秀玲,郭燕红.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