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543828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哪种教案书好【篇一:初中语文各种文体课文教学】 初中语文各种文体课文教学 广东省江门市教研室 曹殿成 q q:1743612224 壹 人教版初中语文记叙类课文篇目 贰 各种文体课文教学目的与方法 一、记叙文教学 (一)记叙文教学的目的 1熟悉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培养学学生对记叙文的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寓思想教育于记叙文教学中,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趣。 (二)记叙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分析文章的 主题 2抓住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结构 3通过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2、4紧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语言训练 二、说明文教学 (一)说明文教学的目的 1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养成学生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熟悉并掌握说明文文体知识,培养学生读写一般说明文的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精确性,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明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1抓住说明文的结构进行教学 2抓住事物的说明方法进行教学 3抓住说明文的语言进行教学 三、议论文教学 (一)谈论文教学的目的 1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的逻辑力量; 2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观察社会生活,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世界观;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说理能力。 二、议论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1启发、诱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 2辨析文章的论点与论据,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四、文学作品教学 (一)诗歌教学 1诗歌教学的目的 (1)通过诗歌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培养形象思维能 力; (2)通过诗歌教学,陶冶学生的感情,培养其健康和高尚的情操; (3)把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二)诗歌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1)抓住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主题。 (2)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鉴赏诗歌。 (3)抓住诗歌精炼的语言,把握诗的主题。 (二)散文教

4、学 1散文教学的目的 (1)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进行美育; (2)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谋篇布局能力,提高学生 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可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散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1)抓住散文的线索,理解散文的主题。 (2)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意境。 (3)抓住散文的语言,进行读写训练。 (三)小说教学 1小说教学的目的【篇二:初一新教材教案】 单元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 教案: 散步 教学目标: 欣赏优美语言,领悟课文深长意味 2、体会文中流淌的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读中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品

5、味语言 学时:一课时 学法教法:读中细品 以读助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演示一幅课文内容有关的散步图片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过这么一句话:“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质,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有这样一位作家用自己的优美的散文向我们诠释了尊老爱幼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板书:散步 莫怀戚) 让我们今天跟随作者一家人一起散散步,感受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吧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或者教师范读 (一)读内容:1、散步的人有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2、散步的季节春天 3、散步的地点田野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做小路

6、 5、结果如何我决定走大路,而母亲决定改走小路。小路散步。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继续品读的兴趣) 板书: 一家子散步 温暖的春天 美丽的田野 解决分歧 (二)读感情:1、读了这篇散文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个性化思考发言,让学生自己体验) 2、作者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歌颂亲情和爱。(回到文本,研究文本开始) 师:爱是无声的,正是日常生活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我们感到亲情的可贵,爱的温暖。 爱在家庭生活琐事中,爱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爱在世界每一处有生命的地方。 三、嚼一嚼(研讨赏析) (一)喜欢文中这个小孩子的同学举手 1、为什么喜欢?生聪明 可爱 顽皮 天真 2、表现在文中哪

7、几个地方?生(能找到)可能2处 3、(孩子的发现一句)孩子那么小,居然有这么了不起的发现。奶奶会怎么表扬?妈妈会怎么表扬?孩子爸爸会说什么? 生 4、请答题的同学读一读(2人) 教师评价:a、读出了喜悦激动 b、读出了小家伙的聪明 活泼 c、读出了童真 童趣 5、学生可能找到要走小路一句: 他发现了什么,非要走小路? 生(找原句,要求读) 同学们说说,孩子应该保留一颗怎样的心天真好奇 聪慧 板书:儿子 聪明可爱 (二)有没有喜欢文中“妻子”的同学?举手看看 1、为什么喜欢她? 生(学生可能答不到位,不评,往下领) 2、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生(能找到) 请你读一读“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a、

8、哪个字可以重读? 生总 b、妻子总听我的是给我? 生 面子 师:尊重我 给足面子 c、“在外面”可否去掉? 生不能,家里可以不听。 师:家里听谁的? 生可能答妻子,也可能答谁对听谁的。 师:家里民主气氛更浓。遇事大家商议。这叫内外有别。 3、妻子没有一句话,却用行动证明她对丈夫决定的支持,能找到这句话吗? 读一读,哪个字读重一点?生能找到 4、这是位怎样的妻子?生默默奉献的贤妻良母,说得少,做得多。 板书:妻子 贤妻良母 师:你喜欢这样的妻子吗?生多半要答“喜欢” 师:愿你们未来的生活中能寻找到外面给足你面子,家里贤惠善良的妻子! (三)喜欢“母亲”的同学请举手(如果没学生举手,可提示,你愿意

9、有这样的奶奶和外婆吗?) 生一般要答愿意,喜欢 1、为什么喜欢? 生理解儿子 疼爱孙子(这点能答出来) 2、体现在哪些语言文字上,请找出来体会。学生可能找出的句子如下: 1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师:母亲这么做是因为她老了他信任儿子,依赖儿子 师:这话是说(要求学生答:母亲身体不好,度过一个严冬很艰难。) 师:是的,熬是难过,是痛苦,是不容易。对于身体虚弱老人来说,就是一个坎儿。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怎么不盼望春天带来的新的生机啊。 师:同学们,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 生:(应该答的有)孝敬 陪伴。 7段“摸摸孙子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师:为什么

10、变?学生可能答疼爱孙子,她要满足孙子的要求。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身体虚弱的老人在散步这事上可敬之处表现在哪里? 生爱孙子,牺牲自己 师:一个温暖的家庭,需要牺牲,需要爱。 3、请一位同学读母亲的语言描写“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说“还是走小路吧”,这是一个思想变化的过程,怎么读才能表现这一个转变过程。 师:“还是”2字读简短还是拖音 师:示范生读:“还是走小路吧” 师: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意间流露出对晚辈的疼爱和理解。 板书:母亲理解儿子 疼爱孙子 (四)喜欢作者“我”的同学请举手。说说喜欢作者的什么 1、学生应该能答到“孝敬老人” 2、表现在哪些地方?生“伴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11、 师:(追问)“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是什么意思? 生陪伴母亲的日子不长了。 师:作者想多陪母亲,他很珍惜散步的机会。这种陪伴母亲时日不会很多的感慨在文中哪个地方还有所流露? 生:(成绩好点的可以答)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师:那些词语该重读?哪些可以缓读? 生:“太”缓读 “总算”重读 “又”重读 师:请同学来读。 师:作者为母亲能熬过又一个寒冬而高兴,当散步发生分歧时,他毅然选择了走大路。哪个同学来读读他的选择? 生读 师:(评价)语气该读的怎么样? 生要读得斩钉截铁 干脆利落。 师:“我”是个怎样的儿子?(生能答:教师板书如下) 我 孝敬老人 教师小结:我孝敬老人 断然决

12、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走小路。在春风拂面之时,迎着明媚阳光,一家人向那金色的菜花地走去,向水波粼粼的鱼塘走去,向那有着两行整齐桑树的小路走去 展示图片:一大片菜花地,远望去一口池塘,桑树 (全班朗读第8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该如何读这段话?说说重读 缓读的词语 读出意味来的词:阳光 重读:蹲 稳稳地 缓读:很 慢慢地 重读缓读:整个世界 师生齐读。 教师小结:一次散步,一个小小的分歧,我们触及到一家人暖如阳光的亲情,生活中这样的亲情太多太多,他们都分散在家庭小事中了。小事不小啊,这种写法我们叫生: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五、说一说(想象) 假如你就是那个文中的可爱的孩子,

13、当你长大成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手挽着父母,再次走到这田间小路,回想多年前那次散步,你会对他们说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父亲说 对母亲说 对也许已经过世的奶奶 (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体验,懂得人生价值和意义) 学生自由谈。 六、写一写(联想) 同学们,让我们以小见大,从家庭琐事中去感受到亲情和爱。拿起笔来写写你见到的和看到的爱的细节,至少2个细节。 (学生从生活小事中去感受亲情,去以小见大的感悟生命要义) 全部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一家子散步 温暖的春天 美丽的田野 解决分歧 儿子聪明可爱 妻子贤妻良母 整个世界 母亲善解人意 疼爱孙子 我 孝敬老人 以小见大 秋天的怀念 一、

14、学习目标: 1、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3、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预习 自学要求与步骤(一定按照要求做哟!) 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一、作者是谁?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瘫痪 侍弄 憔悴 絮叨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沉寂: 诀别 侍弄 四、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探究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5第三段中写“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6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检测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