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400843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模板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1一、说教材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泼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p 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有比较全面的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说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根本原理和根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二、说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使学生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互相转化规律,理解水资

2、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才能目的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根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根本概念、原理分析p 评价地理问题。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德育目的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陆地水体互相转化及其规律。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因为这些知

3、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根底,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学难点1、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规律。2、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亲密,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四、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表达。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考虑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

4、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理论才能。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互相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进步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开展。五、说学生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才能。本节课主要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根底上,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和探究教学。进步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

5、合素养。六、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准备围绕“地球为什么闹水慌”着一主题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五大问题情景、四大图表系统、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地球有关水的资料,创设第一个问题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很多地方还闹“水慌”?新课教学:展示“陆地水体类型以及储量百分比图”,引导学生读图,完成两个知识点的学习:陆地水体按空间分布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陆地淡水的储量很少,只有0.3%。这是地球闹“水慌”的原因之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第二个问题情景:人类使用的淡水资为什么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展示水资循环周期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

6、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内可恢复。而其他水体更新周期很长,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当于是不可再生的水资。这是地球闹“水慌”的原因之二。承转到下个知识点,也本节重点和难点:陆地水体的互相转化的学习。需要化大约15分钟时间。展示“河流径流与降水量的关系图”、“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和“河流与潜水互相补给示意图”。详细分析p 图表,进步学生读图才能,打破难点,使学生掌握陆地水体补给的规律。同时理解陆地水体补给的时空分布不均,雨季闹水灾、干季闹旱灾,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结合现实问题,创设第三问题:为什么全球闹“水慌”现象越来越严重?是地球淡水资在减少吗?引入水循环内

7、容的学习。这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来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学习水循环知识后学生已经明白地球淡水资在不断循环,是一个常量,地球“水慌”加剧是人造成的,包括过量使用水资、污染、浪费等。提供华北地区的一些消费、生活情况资料,创设第四个问题情景:华北地区处在半潮湿气候区,为什么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怎么解决?组织一次合作讨论,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互相交锋、互相交融、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引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提供资料。组织第二次合作讨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本节内容尽管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表达人文精神,

8、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开展观、资观和环境观。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2一.背景分析p (一)说教材分析p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根底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本节课由“互相联络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互相联络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根底知识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p 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9、(二)说学情分析p 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开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才能的开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考虑解决问题,可进展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外表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学生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可以概括出地球的圈层构造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才能和分析p 解决问题的才能。学生根本掌握了物质三态变化,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有一定的理解;学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等内容。(三)说教师自身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明晰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学

10、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根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四个指标,八个偏爱所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感型。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成绩、性别等组成异质小组,采用小组的形式进展合作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教学效果到达优化。二.教学目的(一)说课标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理解”的程度;“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程度,为本节课的重点。(二)说教学目的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的分析p ,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

11、教学目的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说出水圈的构成。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3)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绘制简单地理示意图的方法。2)通过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p 其过程,学会分析p 相关地理事物的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黄河断流问题,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水体有关知识,增强水资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2)通过联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3)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12、,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三.教学重点、难点(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重点确实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互相联络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开展的观念。(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互相补给的关系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四.教学策略(一)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到达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表达。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

13、特征,培养分析p 问题和解决的才能,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地图法:学会观察图3.2和图3.3运用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根底上,师生共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利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2、案例分析p 法:(黄河断流问题)通过案例分析p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生影响,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到达稳固知识、培养才能、进步素质的目的。3、探究教学法:概括出水循环意义是通过搜集来的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用扑捉到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p 讨论,培养分析p 、探究的才能。(二)说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

14、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才能。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浸透学法:1、学会析图、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2和图3.3,运用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2、学会分析p :在分析p 黄河断流案例过程中,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共同分析p 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3、学会探究:通过资料的展示与小组讨论,运用详细的实例探究出水循环的意义,学会扑捉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p 讨论,进而进展提炼、概括。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3一、互相联络的水体从形态上看1)水在地理

15、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互相转化,形成各种水体。2)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从空间分布上看1)海洋水:占 全球水储量的96.53%,是地球水的主体。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宏大。陆地水体互相联络: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着水互相补给的关系。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见教材P55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的环节及类型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水资得以再生。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对陆地水资补充量很少。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对陆地水资没有补充作用。利用形式图把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整个过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