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28009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氓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氓教学设计 苏应林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及其相关的文化常识。 2.赏析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3.探究氓诗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2.探究氓诗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导入新课 1.温故而知新概括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女子形象:贤良美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女子形象:神秘缥缈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 女子形象:闲雅活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女子形象:娴淑美满 思

2、考:那么,氓中的女主人公又是一位怎样的女子?爱情,一直都是这么美好的吗? 2.欣赏如懿传片段:播放短视频 如懿读氓:“原来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两厌。古今之情,原是相通。凉薄之人,如何偕老?” 可见,爱情,酸甜苦辣。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之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吧。 走进诗经 认识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至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内容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诗经“六义” 风,15国风,是民间乐歌;雅,有大雅、小雅之分,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为

3、宗庙祭祀的乐歌和舞歌。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今天的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赏析氓 解题 选自诗经卫风,它是诗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氓”:民,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补充:古代百姓的称谓:布衣、黔首、黎民、庶民、苍生、氓。 朗读氓 1.自由诵读 2.分章节朗读 3.齐读 三、诗意梳理 (一)赏析第一章 1.诗意: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着布匹来换蚕丝。其实并不是真的来换蚕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

4、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呀。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吧。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礼记坊记说过“男女无媒不交”,结婚要合礼有媒。 氓中,这对青年男女虽然早已私下定情,但女主人公仍然暗示男主人公找位媒人来提亲。不仅是氓,诗经中许多其它诗篇也反映了媒人的重要性。 三书六礼是旧时汉族婚姻习俗礼仪。 三书: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卜得吉

5、兆后即与女方订婚;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男方携礼至女方家商定婚期;亲迎:俗称“迎亲”,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 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也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必经程序。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来完成。 赏析第二章 1.诗意: 登上那倒塌的墙垣,遥望那复关。没有看见复关的你,我的眼泪簌簌不断地掉下来。终于看见了复关的你,我就有说有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驾着你的车子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第二章:女子相思、男女结婚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写出热恋中的女子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点

6、? “乘”“望”两个动词,写出她的焦急和期盼;“泣涕涟涟”,写出她的失望和伤心;“载笑载言”,写出她的欣喜和激动。这几句充分表现了热恋中的女子率真、痴情的形象特点。 赏析第三章 1.诗意: 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啊,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摆脱;姑娘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摆脱了。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一句运用的什么手法来写痴情女子和年少男子的爱情? 手法:象征、比兴 “桑之未落”象征年轻的姑娘、男子的钟情以及新婚的幸福生活;“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象征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

7、摆脱了。以兴起,引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观点,来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赏析第四章 1.诗意: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变枯黄,纷纷掉落下来。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多年来一直忍受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我又没有什么差错,但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一句运用的什么手法来写痴情女子和年少男子的爱情? 手法:象征、比兴 “桑之落矣”象征面色枯黄的娘子们、男子移情别恋以及新婚的幸福生活消逝。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控诉男子移情别恋。 赏析第五章 1.诗意: 多年来作为你的

8、妻子,家中的劳苦活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活过得顺心了,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够独自悲伤。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2.女子婚后的生活状态显示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女子:“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叙述了多年为妇的辛苦、任劳任怨的苦楚,表现了女子勤劳、任劳任怨的性格。 男子:“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表现了男子三心二意、脾气暴躁的性格,与第一章“将子无怒”相照应。 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情节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娘家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

9、讥笑,这更增加了女子的痛苦。这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赏析第六章 1.诗意: 原想与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将会使我更加怨恨。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总有个边。(回想我们)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有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依然决裂 四、情节概括及人物赏析 1.氓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概括情节 记叙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婚变遭弃,最终走向决绝离开的故事。 2.简要赏析诗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女主人公:作为恋人,她温柔体贴、率真痴情;作为妻子,她勤劳

10、能干、隐忍重情;成为弃妇,他清醒刚烈、坚强自尊。鲍鹏山说她是“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 氓:“氓”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负心汉。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 探究意向 1.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是什么? 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是“淇”“淇水”,共3次。 2.“淇”这一意象反复出现,有何用意呢? 展现了情节的发展。 氓中三次写到淇水,显示了女主人公生活经历的三个阶段。“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恋爱中的淇

11、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婚变时的淇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是女主人公清醒时的淇水。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的变化。 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诗中三次写淇水,也为我们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轨迹。想当初,女主人公送氓过河,淇水和缓,暗示了两人情意绵绵、依依惜别之情。而婚变时的“淇水汤汤”,暗示了女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悔恨甚至愤怒;“渐车帷裳”则暗示了女主人公暗自落泪,伤心断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当所有的誓言成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淇水以其无声的浸润让她在痛楚中走向决绝。 显示了构思的严密和巧妙。 这首诗以淇水为背景,开头、中间、结尾都提到了淇水,每一次提到都代表着主人公爱情婚恋生

12、活的某个阶段,正好对应了全文的“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这样就在结构上做到了前后关联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将淇水作为背景贯穿全诗,体现了氓在结构上的成熟,显示了构思的严密与巧妙。 六、探究 氓的现实意义论语阳货中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学完氓,你对人生、对爱情有怎样的思考? 参考观点: 观点一:过犹不及。 诗中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以至于看不清男子的本性,变相纵容了对方,使其变本加厉,从而导致爱情和婚姻的悲剧。沉溺于爱情中容易让人头脑发热,感情用事,这就是“过”,“过”等于“不及”,所以我们为人处事要把握一个“度”,防止过犹不及。 观点二:修身养性,提升自我。 诗中男子不守诺言,表里不一,怨天尤人,暴躁易怒,行为前后不一,结婚前后判若两人。这些都是人性缺点,会给自己、他人乃至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修身养性,提升自我。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