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16872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三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十六、十七章练习题一、判断题()1、扩张性货币政策容易产生“挤出效应”。()2、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比通货膨胀时期更加有效。()3、依靠市场利率可以达到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但未必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4、奥肯定律描述的是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6、货币政策工具中,可以频繁使用的是法定准备率政策。()7、政治考虑也是对经济决策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8、无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9、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10、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

2、政策含义是,国家可以通过增加总供给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二、单选题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m1/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C)A. LM陡峭,IS也陡峭;B. LM和IS一样平缓;C. LM陡峭而IS平缓;D. LM平缓而IS陡峭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C)A. LM陡峭而IS平缓;B. LM垂直而IS陡峭;C. LM陡峭而IS垂直D. LM和IS一样平缓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A. LM平缓而IS陡峭;B. 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 LM

3、陡峭而IS平缓。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B)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5、“挤出效应”发生于(C)A. 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 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6、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C)A. 政府转移支付;

4、B. 政府购买;C. 消费支出;D. 出口。7、假定政府没有实现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B)A. 政府支出增加;B. 政府税收增加;C. 政府税收减少;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9、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B)A. 吸收的存款太多;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10、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B)A. 增加;B. 减少;

5、C. 不变;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C)A. 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 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 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 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12、下列政策中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B)13、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A)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A. 税收和支出;B. 存款准备金;C. 消费和投资;D. 货币供应量。14、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D)来条件总需求的政策。A. 税收和支出;B. 存款准备金;C. 消费和投资;D. 货币供应量。15、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

6、政策混合使用时,将会导致(A)A. 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升;B. 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C. 产出不确定,利率下降;D. 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16、奥肯定律描述的是(B)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A. GDP变化和物价变化;B. 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C. 物价变化和失业率变化;D. GDP变化和货币供应量变化。17、在货币政策工具中,作用最为猛烈的是(C)A. 公开市场业务;B. 再贴现率;C. 法定准备率;D. 道义劝告。18、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称之为(A)。A. 单一规制;B. 相机抉择;C. 混合搭配;D. 需

7、求管理19、古典总供给曲线是(D)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水平线;D. 垂直线。20、无论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B)。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保持不动;D. 以上都有可能。三、多选题1、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得到发挥?(ABC)A. 政府税收B. 政府支出C. 农产品价格D. 货币供给E. 物价水平2、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ABCDE)A. 再贴现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法定准备率D. 道义劝告E. 窗口指导3、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政策措施是(ACDE)A. 增加政府开支B. 增加政府税收C. 降

8、低政府税收D. 提高私人投资E. 增加净出口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值所以具有水平的形状,是因为(BD)A. 工资和价格自动调节性B. 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C. 长期内工资和价格可以自动调整D. 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无法自动调整E. 以上都对5、如果政府开支和国际原油价格同时增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E)A. 国民收入一定增加B. 物价水平一定增加C.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E. 国民收入变化不确定四、简答题1、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答: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越多,从而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2、西方

9、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重要目标?答: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均衡。3、短期和短期的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有哪些?答:第一,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总需求使得经济位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第二,长期内,经济保持在潜在产出水平,政府无法通过调整总需求改变国民收入,只能改变物价水平。五、计算题1、假定存在三部门经济,满足Y=C+I+G,且C=800+0.63Y,I=7500-20000r,货币需求L=0.1625Y-10000r,名义货币供给量为6000亿美元,价格水平P=1,问当政府支出从7500亿美元增加到85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了多大的“挤出效应”?,I*=650

10、0当I=8500-20000r时,r*=0.0734,则I*=6032所以,挤出效应=I*-I*=-468亿美元2、设某三部门的经济中,C=200+0.75Y,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L=Y-100r,名义货币供给为1000,G=25,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解:IS:Y=1800-100r,LM:Y=100r+1000/P联立两个方程,消去变量r,得到Y=900+500/P,即为总需求函数。六、材料题1、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政府通过减免税收、对私人企业提供投资优惠、加速折旧等办法,对消费和投资提供了刺激,为美国经济快速增长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请问:(1)在经济萧条时,常用的财政政

11、策手段有哪些?(2)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功可否看作是凯恩斯理论重大胜利?为什么?答:(1)增加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减少税收。(2)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果通常可以认为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大成就之一。2、中国的法定准备率从2010年11月的17.5%,经过8次上调,在2011年6月达到21.5%,此后有进行了连续3次的下调,2012年5月,该比率为20%。(1)你认为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这段时期内,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发展变化?(2)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央行为何频繁使用变动法定准备率这一工具?答:(1)2011年6月之前,经济增速较快,需要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经济增长减速,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2)法定准备率效果明显;其他工具在中国应用的限制较多(如公开市场业务要求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再贴现率调整幅度有限,难以抑制或刺激商业银行再贴现的冲动等等)。七、作图题1、请画出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情况。2、请画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答案:1、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后,Y没有增加,可见财政政策被完全挤出。rYLMIS1IS22、r增加,Y可能增加、不变或减少。IS1IS2LM3YrLM1LM4L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