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02804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资金筹集产生的合理经济效益,充分体现并保护投资者权益。具体原则如下:1. 资本保全原则2. 数量与时间原则3. 方向与效果原则4. 资金成本最低原则5. 适度比例原则企业筹资的基本原则企业筹资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为了有效地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规模适当原则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并不是一个常数,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科研,生产,经营状况,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二)筹措及时原则企业财务人员在筹集资金时必须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

2、筹集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三)来源合理原则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的源泉和筹资场所,它反映资金的分布状况和供求关系,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影响,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四)方式经济原则在确定筹资数量,筹资时间,资金来源的基础上,企业在筹资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各种筹资方式。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筹资方式条件下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为此,就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以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以便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企业筹资是指企业做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

3、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以下为大家介绍下之企业筹资的主要原则包括哪些的内容。的主要原则1、方式经济原则在确定筹资数量,筹资时间,资金来源的基础上,企业在筹资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各种筹资方式。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筹资方式条件下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为此,就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以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以便降低成本,减少风险。2、规模适当原则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并不是一个常数,企业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科研,生产,经营状况,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3、

4、筹措及时原则企业财务人员在筹集资金时必须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4、来源合理原则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的源泉和筹资场所,它反映资金的分布状况和供求关系,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有不同影响,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企业筹资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为了有效地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企业使用内部资金是无成本的,这种观点对吗?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资本成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按照承担的风险程度或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要求

5、的与之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基本报酬水平,是融资企业使用资本必须要支付的基本买价,或者说是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金必须要而付出的代价。企业不能够满足投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需要,就不能够保持持续融资的能力。广义来说,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要付出代价。企业的资金来源有:长期借款、债券、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等,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企业可以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因此,企业使用内部资金是有成本的,该资金成本是股东现时承担的风险水平决定的必要报酬率,可以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风险溢

6、价模型确定留存收益的成本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资本成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按照承担的风险程度或等风险的投资机会要求的与之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基本报酬水平,是融资企业使用资本必须要支付的基本买价,或者说是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金必须要而付出的代价。企业不能够满足投资者索取报酬的基本需要,就不能够保持持续融资的能力。广义来说,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要付出代价。企业的资金来源有:长期借款、债券、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等,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企业可以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

7、,因此,企业使用内部资金是有成本的,该资金成本是股东现时承担的风险水平决定的必要报酬率,可以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风险溢价模型确定留存收益的成本这是错误的。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内部资金的使用是有机会成本的希望可以帮助你理解问:如何理解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即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EBIT)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规模和利率水平一旦确定,其负担的利息

8、水平也就固定不变。因此,企业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债权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股东)得到的回报也就愈多。相反,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债权人照样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给股东的回报也就愈少。当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举债具有。而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如为什么会倒下?在其轰然坍塌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有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在作怪。3.试分析描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原因,如何协调矛盾?(1)股东与经营者 原因: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股东具有剩余索取

9、权,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收益,增加股东价值,它集中表现为货币性收益目标;拥有企业经营权的经营者作为所有者的代理人,除了追求货币性收益目标(高工资、高奖励)外,还包括一些非货性收益目标,如豪华的办公条件、气派的商业应酬以及个人声誉、社会地位等。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既包括货币性收益,又包括非货币性收益,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代理人对非货币性收益的追求是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的。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形成了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解决方法:根据代理理论,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长期契约或合约,一方面通过契约关系对代理人(经营者

10、)行为进行密切监督以便约束代理人那些有悖于委托人(股东)利益的活动;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激励和动力,如对经营者实行股票期权或年薪制等,使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2)股东与债权人 原因:有限责任使借款人对极端不利事态(如破产)的损失享有最低保证(债务人的收入不可能小于零),而对极端有利事态所获得的收益却没有最高限制。这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契约”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根源所在。 解决方法:理性的债权人一般是通过降低债券投资的支付价格或提高资本贷放的利率,以反映他们对股东行为的重新评估。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债务契约中增加各种限制性条款进行监督,这些条款包括限制生产或投资条款、限制股利支付条款、限制筹资条款和约束条款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