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87734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型控制监测方案分解(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5线型控制监测方案 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郑西客运专线KHZQ11标连续梁桥施工监控实施细则 1、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5、KHZQ11标段咸阳渭河特大桥(32+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图.2、编制范围 咸阳渭河特大桥跨沣河(32+48+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工程。3、工程概况郑西客运专线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

2、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484.5公里,建成后将满足开行时速200公里以上旅客列车的需要,也将成为拉动中西部经济腾飞的重要增长点。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客运北环线工程KHZQ11标段咸阳渭河特大桥(DK488+656.76DK488+978.36)设计有二联(32+48+48+32)m预应力混凝土悬灌梁,该梁DK488+784.26DK488+897.66段跨越沣河河道,与沣河河道60度斜交,结构特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4、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对大型桥梁而言,理想的几何线形与合理的内力状态不仅与设计有关,而且还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如何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在建成时得

3、到预先设计的内力状态和几何线形,是桥梁施工中非常关键和困难的问题。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各主要施工阶段主要构件的变形及应力变化状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判断施工过程是否安全,结构是否正常工作;而当出现较大误差时,应对结构进行误差调整,并对设计的施工过程进行重新安排,从而保证桥梁建成时最大可能地接近理想设计状态,同时也确保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使结构在建成时达到设计所希望的几何形状,二是使结构在建成时达到合理的内力状态,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结构的安全。由于连续梁桥是多次超静定结构,

4、施工过程中箱梁中实际结构尺寸的变化、临时施工荷载的施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收缩徐变,预应力张拉力施加的时间、大小与损失情况对结构的总体受力和成桥线形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如何根据各施工段的实际龄期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考虑实桥混凝土取样的实测弹性模量、成桥实际几何尺寸等的现场信息反馈来确定相关参数,使计算状态尽可能与实际相符,达到自适应状态,确保桥梁总体受力和成桥线形是悬臂施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的主要任务。根据以往这类桥梁施工控制的经验,大跨度连续箱梁桥施工误差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材料的容重、弹性模量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同而异;环境温度、日照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悬臂施工挂篮作用在箱梁

5、上的反力、施工荷载等;施工时因模板变形等原因造成的梁段自重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复杂性的变形差异;各梁段预应力的实际张拉力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等;预应力的松弛、徐变分析的不确定性;上部结构合拢顺序的变化。根据咸阳渭河特大桥跨沣河连续梁桥桥型及施工方法的特点,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配合施工单位对悬灌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建议; 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主要工况的挠度变化值; 提供合理的施工立模标高及混凝土浇注方案建议; 协助设计单位提供合理的合拢温度; 协助设计单位提供成桥后桥面铺装标高; 从施工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施工工艺提供参考意见,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事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的参考方

6、案。5 施工监控依据及计算软件5.1施工监控依据(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3)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连续梁桥施工设计图(6)相关各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5.2施工监控软件(1)桥梁博士V3.03(平面杆系有限元分析)(2)ANSYS(块体元分析)(3)MIDAS/CivilV6.7.1(计算校核)6 施工控制的结构分析6.1 施工监控分析计算方法6.1.1施工控制计算考虑的主要因素1)施工方案

7、与施工荷载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恒载内力与施工方法和架设程序密切相关,施工控制计算前首先对施工方法和架设程序作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主梁架设期间的施工荷载给出一个较为精确的数值。2)预加应力预加应力直接影响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施工控制中将在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应力的实际施加程度。3)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时,计入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4)温度温度对结构的影响是复杂的,对季节性温差在计算中予以考虑,对日照温差则在观测中采取一些措施如指定观测时间和建立误差分析方法等予以消除,减小其影响。5)几何非线性影响在施工控制计算中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6)施工进度施工计算将按实际的施工进度分别考虑各

8、个部分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6.1.2施工监控分析方法桥梁施工控制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理论方法。目前石家庄铁道学院在施工控制方面,主要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思路。当结构测量到的受力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相符时,通过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辩识系统中自动调节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到的结果一致,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调整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这样,经过几个工况的反复辨识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上与实际结构相一致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因此,施工控制是一个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1)前进分析按设计状态,根据预定的施工速度和施工程序,获得每阶段的内

9、力和挠度以及最终成桥状态的内力和挠度。2)倒退分析按设计状态,根据规定的施工程序,获得每阶段的内力、挠度并根据前进分析结果计算出收缩徐变对内力、挠度的影响量,并确定各施工阶段的立模标高。每一节段分4阶段完成:挂篮就位和立模混凝土浇筑张拉预应力及拆模挂篮前移。3)实时跟踪分析根据实测数据,用自适应优化控制法计算出各阶段的实际状态,得出下一步施工预测值和最优调整方案。4)标高的预测报警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各节段在各阶段施工时的标高曲线,在施工过程中将实测曲线逐步绘到同一张纸上,分析吻合程度和变化趋势,作为指导下一步施工依据,如有意外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施工控制预测、实测值得出以下对比数据,检验控制的效

10、果:设计标高、预测标高、实际标高、对比曲线6.2立模标高计算在主梁的挂篮现浇施工过程中,梁段立模标高的合理确定,是关系到主梁的线形是否平顺、是否符合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在确定立模标高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加以正确的控制,则最终桥面线形较为良好;如果考虑的因素和实际情况不符合,控制不力,则最终桥面线形会与设计线形有较大的偏差。众所周知,立模标高并不等于设计中桥梁建成后的标高,总要设一定的预抛高,以抵消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变形(挠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位置的立模标高(主梁上某确定位置);i位置的设计标高;由梁段自重在i位置产生的挠度总和; 由张拉各预应力在i位置产生的挠度总和; 混

11、凝土收缩、徐变在i位置引起的挠度; 施工临时荷载在i位置引起的挠度; 二期恒载在i位置引起的挠度; 挂篮变形值。其中挂篮变形值是根据挂篮加载试验,综合各项测试结果,最后绘出挂篮荷载挠度曲线,进行内插而得。而、五项在前进分析中已经加以考虑。6.3 参数识别与误差分析按照自适应控制思路,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方法。当结构测量到的状态与模型计算不相符时,通过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辩识算法中去调整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一致。得到了修正的计算模型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这样,经过几个工况的反复识别后,计算模型基本上与实际结构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控制

1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参数识别应该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准确、更迅速的识别参数误差。对各参数误差进行敏感性分析,初步选定待识别的主要参数如下:1) 梁段自重,为各施工梁段的重量,混凝土浇筑超方和欠方的影响。2) 结构刚度,包括所有单元的EI,EA.3) 混凝土收缩徐变,主要是计算模型的各项参数。4) 温度,为各施工状态下结构中温度场的分布情况。5) 预应力,主要为预应力有效值计算中的各个参数。6) 施工荷载,为各个施工状态施工临时荷载的施加、移动和去掉等情况。对于标高测量结果存在的误差,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成平滑曲线,将曲线上的数据作为结构测量状态参数识别和误差分析。曲线拟合记

13、录见“曲线拟合记录表”。参数调整记录填写“参数调整记录表”。6.4 立模标高的实时调整与预测经参数修正的计算模型与已施工完的阶段状态一致,但在下一阶段,预测值与实际值不一定相符,所以每一个施工阶段均进行参数识别与误差分析,防止误差偏大。预测高程填写“施工立模标高计算表”。7 施工监控实施细则7.1箱梁悬臂施工平面及高程控制实施细则为了保证该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方法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每一梁段施工的中线位置和标高,监测施工过程中各块箱梁的挠度变化情况,为箱梁标高调整提供依据,保证悬臂浇筑施工的悬臂合拢平面和高程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根据连续梁桥施工设计图及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特制定箱

14、梁施工的平面和高程控制实施细则。7.1.1 箱梁施工测量网的建立(1)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服务的测量控制网应一次建立在各墩的承台上,而后再根据施工的进度安排将承台上的控制点转移到各自的 0号块上。(2) 平面控制网由桥面中轴线组成,控制网可借助已建立的施工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建立。(3) 高程控制网依托已建立的控制网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变换仪器高法,先在各桥墩承台上各设一个高程控制点,待箱梁0号块竣工后,用水准仪加悬挂钢尺的方法移至0号块顶面上或用全站仪建立。0号块上的水准点即为箱梁悬臂浇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点。(4) 各墩上0号块箱梁顶面布置9个施工控制基准点,

15、如图1。图1 0号块顶面测量基准点布置示意(单位:cm)图1中各点均为箱梁各悬浇节段高程观测的基准点。各墩上0号块箱梁顶面的施工控制基准点位置按图1严格定位。各点位置及各点间距离与图1所示值相差不得超过10毫米。(5)在箱梁悬臂施工中,对于高程控制的基准点,在下述情况下应进行复测: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后;墩基础发生较大沉降变化时;施工控制组经分析后认为有必要进行复测时;施工进行三个月后。 基准点的复测工作要求参照有关条款执行。7.1.2 基准点和梁段测点的埋设(1)箱梁的0号块基准点布置见图1示。基准点标志可用16毫米直径螺纹钢筋制作。钢筋露出顶面混凝土约2厘米,露出端上部加工磨圆并涂上红漆。(2)箱梁的各悬臂施工梁段的测点布置见图2。图2 悬浇阶段梁测点布置示意(单位: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