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79521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培名词解释及重点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与胚胎 知识重点1 浆细胞分泌 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2 巨噬细胞能分泌 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酶,补体,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血管 生成因子和白细胞介素一样。3 肥大细胞能分泌 肝素,组胺,白三烯,嗜酸性粒细胞趋化细胞。4 吞噬细菌的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5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细胞单核- 巨嗜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6 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细胞是 血小板。7 调节三大营养物质的激素是 糖皮质激素。8 升高血钙的激素 甲状旁腺素。9 促新陈代谢与生长发育激素是 甲状腺激素。10 分泌盐酸的细胞是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细胞是主细胞。11 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壁细胞。12 毛细

2、血管是组织细胞和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13 肝细胞之间的管道是胆小管,肝板与血窦内皮之间的结构是窦周间隙。14 参与构成肺小叶的结构是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上的肺泡。15 管壁及不完整的结构是肺泡管。16参与呼吸膜形成的细胞是一I型肺泡细胞。17 能分泌肺泡表面火星的物质的细胞是 II 型肺泡细胞。18 围成肾小管壁细段的上皮一单层扁皮上皮。19 近端小管壁的上皮是一单层立方成锥体形细胞构成。20 精原细胞位于一生精小管上皮。21 完成精子形态成熟的部位是一附睾管。22 次级卵母细胞位于一成熟细胞。23 含丰富毛细血管和细胞的卵泡一次级卵泡的卵泡膜的内层。24 膜黄体细胞分泌一雌激素。25 粒

3、黄体细胞分泌一孕激素松弛素。26黄体一排卵后,残留的颗粒层细胞和卵泡膜内层细胞在LH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富含血管的 内分泌细胞团,新鲜的呈黄色,称为黄体。27 肺小叶一一条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以及分支上的所有肺泡,组成一个锥体形的尖端指向肺 门,底朝向肺表面的结构称肺小叶。28 血清一血凝块静置后所析出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29 滤过膜一位于肾小囊腔与毛细血管腔之间,为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 尿所要经过的结构。30 透射电镜一主要用于观察样本的内部结构,其电子发射器发射电子束,电子束穿透样品经过 磁场的聚合放大,在荧光屏上显象。31 扫描电镜一用于观察细胞与组织的立体结构和表面结

4、构。32 单层柱状上皮的分布一分布于胃肠,子宫,输卵管,胆囊及胆道的黏膜和肾集合小管等处。33 结缔组织的特点一是人体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四种。结缔组织的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间质多,基质形式多样。34胞质内粗面内质网RER最丰富的结缔组织细胞是一浆细胞,成纤维细胞35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一1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2结缔组织3 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4骨组织中的 破骨细胞 5 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6 肝巨噬细胞 7 肺巨噬细胞36成熟的RBC特点一1直径为7.0-8.5m,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中含大量 的血红蛋白。3

5、7血小板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一直径为2-4p m,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有止血凝血,维持 血管内皮完整性的作用。38肌肉丝滑行的结果一骨骼肌纤维的收缩,舒张一I带缩短,H带缩短或消失39 血管壁分为一内膜,中膜,外膜,中膜变化最大。40 中动脉中膜的主要成分是一平滑肌,大动脉中膜的主要成分是一弹性膜。41 浦肯野纤维位于心壁的哪一层心内膜下层42 甲状旁腺的结构与功能甲状旁腺实质由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呈索团状。43 肾上腺分布,皮质的分布肾上腺实质分周边的皮质和中央髓质两部分,肾上腺皮质由浅入 深分三带:球状带,条状带,网状带。44 分泌胰岛素细胞胰岛 B 细胞45 组织学-是研究正

6、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细胞、组织、 器官和系统、细胞凋亡和突变、癌变和逆转、细胞识别、通讯、增殖、及分化等。46普通光学显微镜一是最常用的,可放大1500倍,分辨率为0.2“m。47 切片一般用石蜡固定。48. HE 染色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49 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内部,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表面和三维结构。50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运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现实细胞内的抗原 或抗体的方法。51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一是一类检测RNA或DNA的方法。52 组织工程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术。53 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大

7、量形态规则、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呈极 性分布,有游离面和基底面。按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 上皮和肌上皮五类。54 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贴在体腔和空腔脏器的内表面,有极性。55 内皮帖覆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循环及物 质交换。吸烟和酗酒可导致血管内皮脱落,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引起血管硬化。56 间皮贴覆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57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矮棱柱状的细胞构成,分布于不同部位的单层立方上皮,具有不同的 功能。58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高棱柱状的细胞构成,分布于胃肠,子宫

8、,输卵管,胆囊及胆道的黏膜 和肾集合小管等处。59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形态不同,高矮不一的细胞构成,细胞底部均达基膜。60 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鳞状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61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为腺。外分泌腺的分泌 物经导管输出到体表或空腔脏器内,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液。62 分泌部呈管状,泡状或管泡状,一般由一层腺细胞围成,中央有腔。管状和管泡状的分泌 部称为腺泡,腺泡由腺细胞围成,其中的空腔称腺泡腔。63 腺细胞的结构浆液性细胞,黏液性细胞64 腺泡的结构与功能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65 导管与分泌部连同,由单层或复层上皮

9、构成,可将分泌物排至体表或空腔脏器内。66 结缔组织是人体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 组织,骨组织和血液四种。结缔组织的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间质多,基质形式多样。来 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67 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是人体内分泌最广泛的一类组织。细胞少,种类多,细胞间 质内的基质多,纤维少,且排列松散。68 成纤维细胞是一种多突起的梭形或星形细胞,细胞核大,染色浅,细胞质弱嗜碱性。能产 生结缔组织的基质和纤维。维生素C能促进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69 巨噬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能分泌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 酶,补体,干扰素,肿

10、瘤坏死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 等。70 浆细胞来源血液及淋巴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71 肥大细胞胞质内有大量大小不一的碱性异染颗粒。72 胶原纤维粗细不等,成束排列,有韧性,抗牵拉,在新鲜状态下,呈白色,故称白纤维。 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构成,显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73 弹性纤维在新鲜状态下呈黄色,故称黄纤维74 网状纤维有分支且互相交织成网,用硝酸银浸染时显棕黑色,故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75 致密结缔组织特征是细胞间质内纤维特别丰富而致密,按纤维排列是否规则,可将其分为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和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两种。76 网状结缔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三种成

11、分构成,网状细胞呈星状,突起多,突 起彼此连接,交织成网。77 脂肪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内聚集大量脂肪细胞后,便构成脂肪组织。78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软骨基质和埋于基质中的纤维所构成。其基质中有胶原纤维,弹性 纤维和胶原原纤维,但每一种软骨组织中只含其中一种。79 软骨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80 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81 骨原细胞位于骨膜内,细胞小,呈梭形,是骨的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82 骨细胞为多突器的扁椭圆形细胞,胞体位于骨陷窝内,土器位于骨小管内,有一定的成骨 和溶骨作用,故可调节钙磷平衡。83 破骨细胞-数量少,分散存于骨组织的边缘

12、,是一种多核巨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84 长骨由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和骨髓构成。85 骨松质分布于长骨骺端的深面,由骨小梁和其间网孔样的骨髓腔所构成。86 骨密质分布于长骨干和骺端的外面。在长骨干,骨密质的古板排列规则,形成外环骨板, 内环骨板,骨单位(哈弗斯系统)和间骨板87 血液占体重的 7%-8%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88 血清血凝块静置后所析出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称血清89 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占 90%。其余成分是血浆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代谢产 物等。90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人外周血中红细胞的量大致为(3.5-5.5 )X 十的一二次方/L。男性

13、为4.0-5.5,女性为3.5-5.0.91血红蛋白一Hb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酸碱平衡,具有免疫黏附作用。92 网织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染色时,由于网织红细胞内含少量核糖体,故可见蓝色的细网状结 构。正常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 0.5%-1.5%,新生儿可多达 3-5%。93 中性粒细胞一占 WBC 总数的 50-75%,血象检查时,血涂片中衰老的中性粒细胞增加称核 右移,血涂片中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增加称核左移。它含有两种颗粒,一种是特殊颗粒,一种是 嗜天青颗粒。具有吞噬和防御的功能,中性粒细胞在吞食细菌后形成脓细胞,故痰,尿,粪,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及脑脊液中见到脓细胞,可视为

14、细菌感染。94嗜酸性粒细胞一占WBC总数的0.5-5%,具有吞食作用和变形运动的能力。寄生虫感染,过 敏性感染中嗜酸性细胞增加。95 单核细胞一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共同构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发挥防御 功能。96 淋巴细胞一核大,核内染色质呈块状,细胞核染色深,细胞质少,染成天蓝色。分为 T 细胞,B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三类。大颗粒淋巴细胞又包括K细胞,NK细胞。97血小板一有止血,凝血,和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作用。量为(100-300) X10的九次方/L, 少于100X10的九次方/L,大于400X10的九次方/L为增多。直径为2-4“m,呈双凸扁盘状。血 小板50X10的

15、九次方/L时,机体有自发性出血倾向。98 血细胞发生的部位一卵黄囊造血,肝造血,脾造血,红骨髓为维持终生的主要造血器官。99 骨髓一位于骨髓腔中,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是造血的场所,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组 成。100 血窦一为腔大而不规则的毛细血管,位于造血组织中,血窦内皮不连续,基膜不完整。101 造血组织一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构成。102 血细胞的发生一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 段。103 HSC又称多能干细胞或全能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增殖能 力的细胞,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略似小淋巴细胞样。104 肌组织一由肌细胞和充填在肌细胞之间的少量疏松结缔组织所构成,肌细胞细长,具有收 缩功能,又成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肌组织分三类一骨骼肌,心肌 和平滑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属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105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骨骼肌的功能。106骨骼肌纤维一呈长圆柱状,直径为10-100m,长为l-40mm,无分支。肌原纤维是肌浆中 的细胞器,直径1-2p m,有明,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