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77763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源三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我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2、发展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3、拓展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拓展,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

2、教学的变相增加。4、适用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5、广泛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地方课程,只要通过地方或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通过才可以列入地方课程目录。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人生规划校本课程:学生影院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与方法:(一)地方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的评价组成:课程目标与计

3、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

4、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教师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为此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教师的意见等。(二)、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指 标评价标准及其得分10分8分6分4分1.1课程设计的先进性,开设本课程的意义课程目标明晰,反映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显著作用课程目标清晰,基本体现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

5、对学生某一方面素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课程目标基本清晰,课程内容合理,对学生发展能有一定促进课程目标不明确;或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或看不出对学生发展的意义1.2课程设计与地方课程改革思想、整体课程改革要求的相容性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完全符合学校整体课程计划的要求课程设计体现了课程改革思想,与学校整体课程计划基本符合,但还存在些微偏差课程设计思想与地方课程改革思想有一定差异,与地方课程总体安排有些冲突课程设计与地方课程思想冲突;或者与学校整体课程计划相矛盾1.3课程设计与地方课程平台设置的一致性,课程的完整性是学校地方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地方课程模块

6、的要求,知识体系的建构上还有所欠缺,或者存在与其他课程协调的问题符合学校地方课程模块的要求,但内容结构不完整。不符合学校地方课程模块要求,或者可能会对其他地方课程目标达成有负面影响1.4课程计划的科学性、适用性课程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结构清晰,呈现形式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课程内容选择基本科学合理、结构清晰,课程呈现性基本与学生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课程内容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的呈现不太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课程内容结构缺乏逻辑性或完整性,与学生现阶段发展水平脱节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

7、表中供学生选择。指 标评价标准及其得分10分8分6分4分2.1教师的知识基础与师资准备情况教师的知识基础完全能胜任本课程的教学,有开设本课程的经验;合作教师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本校教师的知识基础基本可以胜任,但没有该课程的授课经验;本校合作教师有了初步的准备本校教师目前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需要继续学习。本校合作教师准备不充分本校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2.2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教师系统全面掌握了本领域的知识,课程计划完整、成熟,教材或讲义已经可以使用教师全面掌握了本领域的知识,课程计划基本完整成熟,教材或讲义等教学材料基本准备完毕教师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知识,课程计划还在修改,教材或

8、讲义上处于编写或选择中教师部分掌握本领域的知识,没有完整的课程计划,没有相应的教材或讲义2.3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准备情况有完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有明确且成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安排已经确定,尚需要继续完善,有学生成绩评价办法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只有初步考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正在酝酿中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安排,没有形成学生成绩评价的办法2.4教育教学设施的准备情况教育教学设施使用已经落实教育教学设施的使用基本落实教育教学设施有初步打算教育教学设施还没有安排(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的评价,这样的实施过程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比如参观

9、、试验等均包括在内),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课程投入和准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教师“教”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影响学生地方课程“学”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情趣、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体验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管理激励等。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对教师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指 标评价标准及其得分10分8分6分4分3.1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课程教学有很强的责任心,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能根据课堂情境和学生反映而不断改变教学,教学计划得到认真执行对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认真组织教学,注意听取学生意见,能够保证教学时间、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

10、的责任心一般,基本能够认真组织教学,有时能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基本能够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课程教学的责任心交叉,缺乏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失误较多,无法保证课程大纲得到全面执行3.2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技巧运用娴熟,能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教学方法基本恰当,教学技巧运用不够娴熟,能有意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根据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基本能调动学生兴趣,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教学参与教学方法呆板,与课程的针对性不强,较少运用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较少参与、兴趣不高,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教学方

11、法陈旧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没有参与,经常是教师自顾自地教学,学生明显不满3.3课堂教学状况观察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积极,探究气氛浓郁,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兴趣,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有一定互动,能够共同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基本没有学生做其他事情课堂教学气氛有些沉闷,师生互动少,部分学生做其他事情,学生基本没有积极的探究课堂沉闷、没有师生互动、没有探究,半数以上学生不能集中精力于教学中3.4学生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学生调查对课程评价很高,多数学生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该课程学生调查对课程评价较高,但学生评价意见有分歧,部分学生愿意向同学推荐该课程学生调查对该课程评价较低,极少由学生给出高

12、的评价,极少由学生愿意向同学推荐该课程学生调查评价很差,而且意见比较一致,没有学生愿意主动向要好同学推荐学校该课程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地方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综合地方课程的总体设计,地方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地方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其他方面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指 标评价标准及其得分10分8分6分4分4.1本门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完全达到了课程大纲所设定的课程

13、教学目标,部分方面甚至超过了预设目标基本达到了课程设计的目标,部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目标的总体达成质量较高多数课程目标已经实现,部分目标未能达到,或者教学目标达成的质量不高勉强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实施效果与原来的计划目标差异较大4.2后续探究性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数学生在本门课程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一定数量的课题进入后续研究性学习较多的学生提出了探究性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但只有很少形成后续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部分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基本没有形成后续的研究性课题个别学生提出了探究性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没有形成后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4.3学生的满意度学

14、生调查问卷表明,85以上的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学生调查问卷表明,70以上的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不高于5学生调查问卷表明,50以上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非常不满意比例不超过10学生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低于50,或非常不满意的高于104.4了解学生和家长反映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很高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好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差4.5同行教师对课程本身及其课程实施效果的看法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很高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好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差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评价表学校: 课程名称:

15、 评价人: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得分优秀良好尚可改进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20分)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具体客观观,10864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完全符合学校整体课程计划的要求。10864课程目标(20分)目标设定准确,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10864体现育人,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0864课程内容(10分)课程结构科学合理,内容突出重点,有特色10864课程实施(30分)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纲要10864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外资源,有专人进行教学,课时安排符合规定10864课程实施的方法科学,课程内容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可行、有效1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