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462483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第2课 “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协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重点:为“盛世经济的繁华”。 本课的难点:是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构造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精确的概念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本课的难点是: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简介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

2、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重点为: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和谐关系。本课的难点是: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第6课 对外和谐往来教学重点为: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什么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重点为:李春和赵州桥、“光耀千古的诗坛”。本课的难点: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第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学重点为:“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本课的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是本课的难点。由于大部分学生缺少书画艺术修养,历史教师对这一部分的

3、研究也不是很专业,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难度。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重点为:“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如何对的评价澶渊之盟”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第1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重点为:“南方商业的繁华” 本课的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因素”第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从教材论述展开的限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内容。 在这一课中,教材呈现了宋朝社会生活的几种重要的方面,从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很难用老式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原则来衡量。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 “行省制度”又是

4、本课的难点。此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第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足结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变化,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第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在简介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渐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措施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第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5、其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以及影响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少感性结识,更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设计直观、通俗、有效并带趣味性的教学措施。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重点:是郑和下西洋。 难点:本课波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藏局限性,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精确的时空概念。第6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重点:为君主集权的强化。本课的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助于政

6、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重点: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中俄尼布楚公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第一,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第二,对中国让步(图中所示让出尼布楚)与平等协商的关系难于理解。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重点: 为“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难点: 是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波及多种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步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第20课

7、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1、重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解决:明朝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型体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闭关锁国。解决:政策本源:“重本抑末”的封建经济方略;基本:自给自足的超稳定的封建经济构造;思维: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客观因素:欧洲殖民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具体体现:海禁;影响:弊不小于利,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2、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分析。解决:已趋于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事例分析:闭关锁国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本课的重点: 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本课的难点: 是: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