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45778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档】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word版本(DOC 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模板教學設計表學科 物理 授課年級 九年級 學校 鄭州師范學院 教師姓名 王嫚嶼 章節名稱第十三章 第四節計劃學時2學習內容分析本節學習的內容是初二物理學習中的一個非常重要內容,知識點多,在中考說明中層次要求多數是理解應用部分,是中考作圖題的熱點考點,也是學好滑輪和其它機械的基礎。教學資源應用1杠桿現象 壓水;古代作戰用的投石車;撬石頭展示生活中用到的杠桿;展示古人對杠桿的利用;從動畫中抽象出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2杠桿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的數據關系中找出杠桿原理。學習者分析初中學生對物理現象,物理知識的積累很少。學生的自主探索發現物理規律的能力總體來說還比較差,需要在

2、教師引導下完成學習要求。大部分初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欠缺,學生的學習方法基本還是傳統式的聽課作業模式。因此,采用探索式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初中學生大多數對物理實驗很感興趣,但是缺少對物理實驗目的的認識,缺少科學對待物理實驗,實事求是分析實驗的精神。因此隨堂實驗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學生已經從生活中獲得較多的關于杠桿的感性認識;已經初步掌握物理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及方法;對力有所認識,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畫力的示意圖,有初步的作圖能力。好奇心強,感性認識多于理性認識。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各種杠桿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

3、在杠桿上確認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準確地畫出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對杠桿平衡條件進行猜想和假設,并設計出驗證方案,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能應用杠桿平衡條件去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能根據杠桿的特點,以及作用效果等進行分類。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杠桿,培養觀察能力。2通過實驗探究,總結歸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培養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3在對實例的調研、分析和解釋中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杠桿平衡條件,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到杠桿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提高探

4、究的樂趣。2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杠桿,進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學的關系。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1、會畫力臂 2、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1、畫力臂2、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題教學設計思路一、引入新課觀察圖像中的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請同學說出這些工具的名稱和用途?這些能給我們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稱為機械。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那些復雜的機械也都是由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學習簡單機械的知識是理解復雜機械的基礎。現在,誰幫我一個忙,用這里幾種不同的工具(羊角錘、硬棒、鉗子)把木塊中的釘子拔出來。(探究)活動一:比較用羊角錘拔釘子,用鉗子拔釘子,這兩種情況用力一樣嗎?哪一種工具更省力呢?(實驗后得到

5、羊角錘拔釘子最省力)師:我們首先用羊角錘(或起子)鉗住釘帽,然后錘身抵住木塊,用力扳手柄,釘子就被拔出來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錘是根據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實際上它是根據杠桿原理制造的。那杠桿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來探究杠桿(板書:探究杠桿)。首先,我們來認識什么是杠桿?(板書:一、什么是杠桿)。二、杠桿的五要素的學習最簡單的杠桿就是撬石頭時用的撬棒。還有我們小時侯玩的蹺蹺板也是杠桿。活塞式抽水機的手柄工作時也是杠桿。生活中應用杠桿原理的機械有很多:那么,應用杠桿原理的機械都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分組討論,請組員回答:都是硬棒。(軟的不行,直的彎的都可以)工作過程中都在轉動,轉動過程中有一點是不

6、動的。除固定不動的點外,還要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能使它轉動,另一個阻礙它轉動。出示動畫場景,針對撬石頭時用的撬棒得出杠桿關鍵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得出:支點、動力、阻力的概念(板書出具體內容)。1杠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板書)杠桿的共同點(以撬石頭為例)(1)繞著固定點轉動。固定點杠桿的支點(2)受到力的作用。動力和阻力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板書)回頭再分析剛才動畫場景中各機械的支點和力臂(學生分組討論后選代表回答):展示一組圖片,思考這些工具在工作過程中,是否是杠桿?若為杠桿,確定支

7、點的位置、動力、阻力作用點和方向。2關于力臂的教學:教師:動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由支點到動力作用點間的長度決定,而是由支點到動力作用線間的距離決定。我們把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間的距離叫做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間的距離叫做阻力臂。出示動畫實例: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因此,描述杠桿需要五個要素支點O、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總稱為杠桿的五要素。下面請同學們畫出圖中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撬棒、抽水機(介紹杠桿示意圖和力臂的畫法)。什么是杠桿我們已經比較清楚了,利用杠桿為什么能用小的力產生大的力呢?我們知道人們通常是在杠桿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況下使用杠桿的。下面

8、我們請同學們通過做實驗來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三、杠桿的平衡條件(板書)提問:支點與力的作用點間距離的遠近一定會給力的作用效果帶來影響嗎?那么動力和阻力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實驗,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活動探究:實驗裝置如圖(邊說邊演示)這里有一杠桿,中間十字交會點就是杠桿的支點O,O點左、右邊每隔10厘米有1條虛線將杠桿等分。現在取5個等質量的鉤碼,將其中2個掛在杠桿左端第三格上,作為杠桿的阻力。剩下的3個作為杠桿的動力,若使杠桿平衡,這三個鉤碼剛好掛在右端第2個格上。改變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繼續實驗,分析杠桿的平衡條件,將實驗結果填在表格內:?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板書)用

9、比例式表示,它的含義是: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么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板書)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依據的理論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大綱要求信息技術應用分析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內容與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杠桿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探究、掌握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多媒體教學較好杠桿五要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說明: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畫力臂方法:一找支

10、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探究、掌握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多媒體教學較好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探究、掌握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多媒體教學較好教學過程(可續頁)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所用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生活中的杠桿5分鐘用羊角錘(或起子)鉗住釘帽,然后錘身抵住木塊,用力扳手柄,釘子就被拔出來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錘是根據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實際上它是根據杠桿原理制造的。那杠桿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來探究杠桿(板書:探究杠桿)。首先,我們來認識什么是杠桿?(板書:一、什么是杠桿)。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匯總,列舉自己生活中

11、發現的杠桿現象。活躍氣氛的同時,使學生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明確學習內容。講解基本知識點杠桿的五要素的學習20分鐘出示動畫,圖片,介紹杠桿的五要素,并給出問題讓學生分析。學生分析所給圖片是否是杠桿,并分析它的五要素。通過自主分析有利于自主學習,鍛煉表現能力。引出重點杠桿原理15分鐘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學生據自身經驗,提出實驗方案。鍛煉交流參與、推理思維能力。課堂小結總結知識點5分鐘加深影響,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課堂教學流程圖 3、討論杠桿原理探究思路2、杠桿的五要素4、課堂小結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從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工具入手,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觀察、

12、體驗、求證、運用等研究活動。實際教學中力圖突出兩點:第一,通過我精心引導的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數據的記錄分析能力;第二,繪制杠桿示意圖。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的理念。實驗中有意識引導學生探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的條件”, 對于“傾斜位置平衡”留在實驗評估中結合課件進行研究,以確保實驗順利、成功進行。數據的采集使用投影一至兩組學生成果引導分析,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可由教師事先準備大幅表格掛在黑板上,學生實驗中教師選取有代表性數據由學生填入大表格中,實驗結束師生共同分析數據,這樣數據多、有代表性,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學生由于實驗失敗造成無數據可分析的尷尬局面。專家點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