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42700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改良经济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十分严峻。必须立足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 ,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去思考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 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和总体要求 ,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2、观, 走节能、降耗, 污染少、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 为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三个历史性转变” , 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构建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一、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 充分认识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增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着力增强资源节能和环境保护,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 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正处

3、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也是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事件集中凸显的时期。为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 , 必须准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切实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实施的重大战略 , 把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政策, 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增强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缓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瓶颈制约 , 促进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是增强环境保护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还包括生态

4、环境建设, 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10年在GD辉均土f长7.5%的同时,单位GD碗源消耗降低 20%,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 排放总量减少 10%的约束性指标, 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目前, 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 一些地方水、空气、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相当严重。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 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改善生态环境,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 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轨道。2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5、发展 ,是增强环境保护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增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存要求 , 是坚持执政为民、提升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长期以来 ,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相当粗放, 在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目前 , 流经城市的河段90%左右受到污染, 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 近 1/3 的国土面临水土流失 , 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增强环境保护 , 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6、 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 ; 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 ,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提升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 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3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是增强环境保护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保持和谐, 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 对生态环境的过分影响, 必然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 , 带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退化 , 并引发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 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

7、 改善自然环境, 就是造福人类。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 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 又为未来发展创造发展空间和有利条件, 通过建设环境友好社会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彻底扭转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氛围 , 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倍加爱护和保护生态环境 , 尊重自然规律, 坚决遏制各类生态环境

8、破坏行为 , 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 ,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二、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涵十分丰富 ,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自然、人本身等各个方面,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人的自身发展状态等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 也是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机遇期。在新的形势下 , 要推进环保事业发展, 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依靠科技进步 , 发展循环经济 , 倡导生态文明 ,

9、 强化环境法治 , 完善监管体制 , 建立长效机制 , 加快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 、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衡量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 , 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 , 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 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 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具体反映、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进步的基本

10、条件。因此 , 必须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衡量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准 , 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 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风沙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 增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 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 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行机制 , 积极推动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进一步促进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 、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

11、三个历史性转变”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 , 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 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这三个转变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是环境保护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 是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三个转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 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 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保工作重要的指导

12、方针也是环保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战略性、方向性、历史性转变。我们一定要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 , 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 , 全力推进转变进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减少污染物排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严格控制新增污染 , 以大工程带动快治理, 实行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 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把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 力争在今后五年内取得明显成效。饮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 必须

13、作为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 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坚持机制体制创新 , 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持续完善价格、财税、金融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用经济杠杆调控社会环境行为。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 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 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 绝不允许违法排污行为长期进行下去 ; 坚持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是法律赋予各级人民政府的神圣职责。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将环保考核情况与干部实绩分析评价直接挂钩 ,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让那些不重

14、视污染防治工作、没有完成环保任务的领导干部 , 得不到提拔重用 ; 让那些漠视环境法律法规的领导干部付出代价;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有义务自我做起, 自觉参与环保活动。要在全社会普及环保意识 , 弘扬环境文化 , 倡导生态文明 , 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 为推动环保事业“三个历史性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3 、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命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传统意义上 , 发展代表着“燃烧”。烧掉的是资源, 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

15、DP传统发展模式消耗的资源多,产生的污染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而科学发展则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 最好是零排放; 前者是资源节约 , 后者是环境友好概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 落脚点就是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 , 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 , 力求取得实际成效。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充分挖掘潜力 , 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把增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 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风气, 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