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的语言看其“长厚似伪”特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268740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刘备的语言看其“长厚似伪”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刘备的语言看其“长厚似伪”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刘备的语言看其“长厚似伪”特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从刘备的语言看其“长厚似伪”特点作者:粟煜斯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 03期摘 要:本文对三国演义刘备在人际交往中的语言特点和外在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 这包括具体事例历史环境的说明、对语言特征的描述,并结合语境分析其心理状态,有步骤地 论证了“长厚似伪”这一观点。本文着重于对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不同刘备形象的对比 分析,质疑传统观念上刘备道德信义的化身,通过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语言特点深入剖析其 隐藏的“虚伪”本质,并证明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存在“长刘备之厚”的错误倾向,缺乏客观 性。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语言 长厚似伪一、引言三国演义评刘备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

2、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 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 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备的形象可以归纳为:宽仁待民、诚心待士、知人善用、士民归心。而在另一部史学巨著三国志中对刘备有这样的描述:“刘备何如人也? ”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 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瑁曰: “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见 其为人。”两部著作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本文对刘备形象的分析论证具有了实际的意义,而三国演义中存在的“长刘备之厚”的特点,也使得对刘备形象的辩证

3、分析成为必要。二、刘备的语言表现刘备在三国演义被描绘为有长者之风、孚众望的仁君。但有时却写得有些虚伪,鲁迅 先生早就指出: “状玄德之长厚而近伪。”鲁迅先生对刘备形象作如是观,真可谓一语中的。这 里鲁迅所说之“近伪”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物形象有违作者的初衷,作者心目中欲塑造之仁 厚爱民、礼贤下士、诚实忠义,实则假仁假义、残酷无情,刘备的这种艺术形象的成型,不仅 有真实的社会历史土壤,而且也是中国历代文化的浓重沉淀的结果,作者是想借塑造这个人物 形象,树立理想的仁君典范。二是说人物的性格特征虚伪,是一个表面道德实则不思进取而又 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最富有仁义的君主。他的仁义不是通过巧舌如簧来流露出来的, 而是通过七分眼泪加三分言语来完美呈现的。三国时期“男权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男子轻易哭 泣被视作懦夫,而男子一旦哭泣则表示情到深处,不能自已。刘备就是一个非常“不能自已”的 人。诸多成功的感情戏,让刘备俘获了忠臣良将,收买了民心。从安喜县尉做到徐州牧,从左 将军做到了宜城亭侯,最后从汉中王做到了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