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15304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青龙峡旅游区总体规划修改稿(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41.1 规划范围41.2 规划期限41.3 规划依据41.4 规划技术路线62 规划背景分析72.1 立地条件分析72.2 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诊断83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03.1 旅游资源分类103.2 旅游资源评价114 市场分析与预测154.1 客源市场现状分析154.2 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174.3 市场预测175 发展战略205.1 性质定位205.2 指导思想205.3 发展目标205.4 发展策略216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236.1 总体布局236.2 功能分区247 旅游产品及线路规划297.1 旅游产品分类设计297.2 旅游线路设计318 重点旅游项

2、目策划348.1 高山月牙湖生态度假集群项目348.2 桃花坞乡村休闲度假项目368.3 彝家民俗博物馆项目378.4 水神峤主题农庄社区项目388.5 青龙峡老牌景区提升项目398.6 专题节事活动409 青龙峡旅游区形象策划及营销推广429.1 青龙峡旅游区形象策划429.2 青龙峡旅游区营销推广4510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5110.1 旅游交通规划5110.2 给排水工程规划5510.3 电力工程规划5810.4 电信工程规划5911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6111.1 规划原则6111.2 游客中心规划6111.2.3 规划要点6211.3 解说设施规划6311.4 餐饮设施规划6411.5

3、住宿设施规划6611.6 娱乐设施规划6712 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6912.1 环境现状6912.2 保护原则6912.3 保护目标7012.4 生态保护分区7012.5 环境容量估算7012.6 分类保护规划7113 社区能力建设与管理规划7413.1 社区基本情况及能力现状分析7413.2 社区能力建设7614 分期建设规划及投资估算8014.1 分期建设计划8014.2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115 保障措施8615.1 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性8615.2 依据规划,科学实施,保障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合理性和可持续性8615.3 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业发展,保障旅游业发

4、展的良好政策环境8615.4 将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统筹考虑,将旅游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保障旅游业发展的优良产业环境8715.5 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投融资力度,保障旅游业发展的资金供给8715.6 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和从业人员素质建设,保障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环境87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1 总则1.1 规划范围以禾香渡农家乐为起点,沿安富公路至安宁市与西山区交界处,包括安富公路北侧安富公路与安宁市市界围合地域和安富公路南侧约1公里延伸范围。北至关山场村最北端,南至争箐村,东至安富公路同安宁市与西山区边界交接点,西以安宁市与禄丰县交界线为界,大约17平方公里的面积。1.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5、 2010年2020年。参考国民经济5年计划进行分期:(1)准备期: 2010年;(2)建设期:2011年2015年;(3)巩固提升期:2016年2020年。1.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8.(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6)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7)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2006.(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

6、条例,林业部,1992.(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1996.(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1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 (12)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13)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国家旅游局.(14)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国家旅游局.(1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建设部. (16)A级景区评定标准,国家旅游局,2008.(1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0

7、08.(1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2009.(19)云南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2008.(20)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云南省旅游局,2009.(21)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1996.(22)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1997.(23)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旅游局,2005.(24)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人大,1992.(25)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局,2001.(26)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1997.(27)云南省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安宁市规划

8、局,2009.(28)安宁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安宁市文化体育旅游局,2010.(30)安宁市旅游开发规划,安宁市人民政府,2008.(31)安宁市农业发展规划,安宁市农业局,2008.(32)安宁市环境规划,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07.(33)安宁温泉金色螳川旅游区总体规划,安宁市文化体育旅游局,2009.(34)螳螂川、沙河安宁流域两岸道路初步规划,安宁市交通局,2008.(35)安宁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安宁市交通局,2005.(36)青龙镇人民政府关于报送青龙镇2003年2007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的报告,青龙镇人民政府,2009.1.4 规划技术路线评 审修改,交付实施

9、野外考察 收集资料旅游客源现状与拓展评价 总体规划总体策划 创意构思分析论证 拟定大纲实地调查、补充、核实材料旅游战略规划旅游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环境保护与环卫系统规划旅游形象传播及营销策略社区发展规划分期建设规划及投资估算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旅游资源现状与潜力评估咨询、征求意见修改、调整方案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2 规划背景分析2.1 立地条件分析2.1.1 自然地理青龙峡旅游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旅游区位于安宁市西北郊青龙镇,距安宁市区29公里,距温泉20公里,安富公路(安宁至富民)越境而过,成昆铁路设有站点(青龙站)。青龙

10、峡旅游区所在的安宁市则是通往滇西8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东北与昆明市西山区相连,东南接昆明市晋宁县,西邻玉溪市禄丰县、易门县。青龙峡旅游区自然环境优越,区内分布有大量天然次生林和人工纯林、混交林,森林密布,植被完好,溪流瀑布隐于其间。旅游区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区内昼夜温差偏大,多西南风。滇池唯一的出水口螳螂川越境而过。2.1.2 社会经济文化青龙峡旅游区所在的青龙镇辖白塔、青龙、赵家庄、双湄4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彝族村民小组6个,苗族村民小组1个。截至2008 年末,全镇总户数3066户,总人口10400人,其中农业人口6825人,少数民族人口9

11、65人,占总人口数的12.7 ,农村劳动力4298人,从事第二、三产业1860人,当地世居民族主要有汉族、彝族和苗族。可以看出,青龙峡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离不开农业、农民和民族文化的支持。2008 年,青龙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8282万元,完成财政支出2868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33186万元,农业总产值6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42元。可以看出,工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较低,处于贫困状态,急需一个能够带动当地农村发展的产业。2008年,青龙镇顺利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425万元,完成海庙、茶花箐、华家箐及青龙峡旅游区范围内的棕树园、争箐及关山

12、场6个村进村道路硬化建设。投资200万元,完善大田亩等6个村村间道路建设。开通了农村公交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投资112万元为23个村小组推广太阳能路灯136盏。投入人力1000余人次,清理螳螂川河道24.1公里。统一划规、统一设计、统一样式、统一建盖村小组垃圾房99座。同年,青龙寺开始恢复重建,青龙打金甸水库工程开工建设,青龙综合商场正式投入使用。这些举措都为当地开展旅游业提供了积极的物质条件。2.2 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诊断2.2.1 旅游发展现状(1)青龙峡外围环境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宁市旅游业现已步入快速成长阶段,基本完成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过程,成为该市重要的新兴

13、产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旅游软硬件环境的改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同时在交通通讯、环境卫生、给水供电、绿化美化等社会环境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旅游行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旅游经营市场秩序井然。安宁市成功打造了一批旅游品牌,如“天下第一汤”、“金色螳川”、“温泉小镇”等。安宁温泉金色螳川AAAA级旅游区的打造成为安宁旅游近期发展的重点,各项工作积极筹建,青龙峡作为AAAA级旅游区的重要片区,外围形势和发展机遇大好。(2)青龙峡旅游区发展现状规划范围内的青龙峡旅游区包括原青龙峡景区、水神峤、青龙谷、关

14、山场以及赵家庄村委会辖区内的农家乐。目前看,旅游区内的交通条件状况良好,安富公路恰将各景区串联起来,“村村通”工程使得各村庄的通达性大大改善,从安宁乘青龙峡中巴车可到达景区。旅游区内食宿设施初具规模,在青龙峡风景区、水神峤、青龙谷三个景区均有食宿接待设施,为中低档次,经营状况不佳;特色农家乐以提供餐饮为主,仅有两三家处于盈利状态,其他家经营惨淡。目前,青龙峡旅游区的游览点以青龙峡风景区为主,其他景区游客量很少,景区内产品以自然观光为主,辅助有民族文化体验、探险等旅游产品。根据景区提供的游客统计数据,近10年来,青龙峡旅游区的游客量基本保持一定的数量不变,几乎无市场增量。2.2.2 旅游发展问题诊断(1)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青龙峡景区、水神峤景区旅游资源基本相同,且两者距离较近,两个景区同样走森林观光的开发路线,资源利用方式一致,无差异开发导致水神峤输给青龙峡老牌景区,水神峤目前举步维艰;青龙峡景区的某些节点过度利用,延伸的旅游线路成为片段式游赏,资源利用不足与过度利用同时存在,游览线路与资源属性的特征不相匹配;而关山场片区集多种优良旅游资源于一体,至今却没有得到开发,未能服务于游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