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932526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码和性能维护专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A000401误码性能与维护专题ISSUE1.0华为技术目录第1章误码检测原理1.1.1误码性能事件11.1.1常用概念11.1.2误码相关的性能和告警事件21.2误码性能检测的机理31.3 OptiX iManager网管误码性能管理41.4误码性能监视在维护中的应用5第2章OptiX光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处理.72.1误码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 72.2误码问题的处理72.2.1维护中常用的误码处理方法:72.2.2处理步骤8第3章案例1.0第1章误码检测原理本章内容将介绍光同步传输设备误码原理及处理方面的知识。1.1误码性能事件1.1.1常用概念所谓误码,是指经光接收机的接收与判决再生之后,码

2、流中的某些比特发生 了差错。OptiX iManager网管对于误码的性能监视事件包括:BBE:背景块误码 SES:严重误块秒UAS:不可用秒CSES:连续严重误块秒 FEBBE:远端背景块误码FEES:远端误块秒下面就性能事件的定义作简要说明。1. 通用参数:BER (平均误码率)传统上常用平均误码率BER来衡量系统的误码性能。BER即:在某一规定 的观测时间内(如24小时)发生差错的比特数和传输比特总数之比。如1X 10E-10O但平均误码率是一个长期效应,它只给出一个平均累积结果。而实际上误码 的出现往往呈突发性质,且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因此除了平均误码率之外还 应该有一些短期度量误码的参

3、数,即误码秒与严重误码秒。2. G.821规定的64k bps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参数ES (误码秒)和SES (严重误码秒)误码秒ES的含义是:当某1秒钟时间内出现1个或1个以上的误码块时, 就叫做一个误码秒。严重误码秒SES的含义是:误码率大于10E-3的秒。注意:无论是ES还是SES,皆针对系统的可用时间。CCITT规定,不可用 时间是在出现10个连续SES事件的开始时刻算起;而连续出现10个非 SES事件时算作不可用时间的结束,此刻算作可用时间的开始(包括这10 秒钟时间)。此外,无论是BER还是ES与SES,都是针对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而 言。即两个相邻数字配线架之间的全部装置构

4、成一个数字段,而具有一定长 度和指标规范的数字段叫做假设参考数字段。我国规定有三种HRDS,即长 度分别为 50km、280km 和 420km。3. G.826规定的高比特率通道误码性能参数,以“块”为基础。EB (误码块):SDH通道开销中的BIP-X属于单个监视块,其中X中的每 个比特与监视的信息比特构成监视码组,只要X个分离的奇偶校验组中的任 意一个不符合校验要求就认为整个块是误码块EB。ES (误块秒):当某1秒具有1个或多个误码块。ESR (误块秒比):在规定测量间隔内出现的ES与总的可用时间之比。SES (严重误块秒):某1秒内包含有不少于30%的误码块或者至少出现1 个严重扰动

5、期(SDP事件)。CSES (连续严重误块秒):表示连续的X个SES,X介于29之间。SESR (严重误块秒比):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出现的SES数与总的可用时间 之比。BBE (背景块误码):是指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所有的误码块以后所 剩下的误码块。BBER (背景块差错比):BBE数与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所有块数 后的总块数之比。SDP事件(严重扰动期):对于中断业务(OOS: Out-of-service)测量, 在最少等效于4个连续块的时间内,如果所有连续块的BERN10E-2或出现 信号丢失,则认为出现1个SDP事件。对于不停业务测试(ISM,Inservice) ,则利用网

6、络缺陷的出现来估计SDP。在上述ESR、BBER和SESR三项指标中,SESR最严,BBER最松。只要 通道满足ESR指标要求,BBER指标一般也可自动满足。1.1.2误码相关的性能和告警事件通过BBE事件,可以判断是本端接收侧检测到了误码,是远端的发和本端的 收之间的通道存在问题;通过FEBBE事件,可以判断是远端接收侧检测到 了误码,是本端的发和远端的收之间的通道存在问题。与MSFEBBE、HPFEBBE、LPFEBBE三个误码远端性能事件对应的还有三 个误码远端告警事件,分别为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MS-REI、高阶通道远端 差错指示HP-REI以及低阶通道远端差错指示LP-REI。通过这些

7、远端告警事 件的观察,也可以判断远端是否检测到了误码。当误码较大,突破预设的性能门限时,将上报告警事件。与再生段B1误码 块、复用段B2误码块、高阶通道B3误码块、低阶通道V5误码块对应的性 能越限告警为:B1OVER、B2OVER、高阶通道性能参数越限告警 B3OVER、低阶通道性能参数越限告警BIP-EXC。表1-1给出了与误码相关 的性能和告警事件列表。表1-1误码越限告警及性能事件检测位置与作用项目性能事件告警事件本端站检测到 有误码,则本 端上报事件对端站检测到 有误码,则本 端上报事件本端站检测到有误码 越限,则本端上报事 件对端站检测到有误 码越限,则本端上 报事件再生段RSBB

8、E-B1OVER-复用段MSBBEMSFEBBEB2OVER(MS-EXC)MSREI高阶通道HPBBEHPFEBBEB3OVERHPREI低阶通道LPBBELPFEBBEBIP-EXCLPREI1.2误码性能检测的机理各种误码的检测点,以及其与远端误码指示的对应关系,可参见告警信号 流。具体检测方法请参考原理手册。表1-2总结了指示各种误码的开销字 节。表1-2误码及相关开销字节开销字节用途计算方法B1再生段误码BIP-8B2复用段误码BIP-24*NM1复用段远端误码B3高阶通道误码BIP-8G1(bit 14)高阶通道远端误码V5(bit 12)低阶通道误码BIP-2V5(bit 3)低

9、阶通道远端误码1.3 OptiX iManager网管误码性能管理根据ITU-T的建议和电信总局的要求,OptiX iManager的性能管理主要提供 以下几种功能: 设置网元性能监视的时间和事件选择模式 设置和清除监视事件 查看、维护网元和网管库中的性能数据 设置门限可以监视的对象包括所有的复用段,再生段,高阶通道和低阶通道的所有性 能参数。对于每一监视对象,网元都有寄存器存储收集到的数据。寄存器按监视周期 分为15分钟和24小时两种,按存储数据的收集时间分为当前和历史两种。 对每一个监视对象有一个当前15分钟寄存器,一个当前24小时寄存器,16 个历史15分钟寄存器和6个历史24小时寄存器

10、。这里寄存器的个数只是逻 辑上的概念,是以次数为单位的。当前寄存器收集的数据满15分钟或24小 时后,只要数据非0则转存入历史寄存器,若历史寄存器已满则覆盖存储了 最早的历史数据的寄存器。当一个段或通道的SES (严重误码秒:一秒钟以 内出现的误码块达到30%)连续出现10个后,则认为发生UAT (不可用时 间)。对于每一个段和通道,网元都有6个存储器存储曾经发生的UAT,同 时上报网管提请注意。图1-1网元寄存器示意图设置网元监视的时间和事件选择网元监视的时间和事件选择模式说明了选中的网元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何种性 能对象进行监视。设置门限利用操作系统可以在网元中为各种性能事件设置门限值,具体门

11、限值应能在 一给定的范围内任意设置。一旦设定的某性能事件如SES门限被突破,网元 将自动产生门限突破通知并报告给网管。有些性能事件如BBE、ES有上下 双门限。设置上下门限便于系统屏蔽掉一些突发事件的抖动影响;并且在业 务受影响前,操作系统就能及时了解情况并可采取某些行动。ES计数超过上门 限报“性能越限”ES计数连续15分钟低于下 门限报“性能越限”结束ES计数超过下门 限,不报结束图1-2双门限处理示意图1.4误码性能监视在维护中的应用尽管不停业务测试不如停业务测试准确,但由于某些性能故障的瞬间特性, 不停业务的性能监视在设备维护中显得更为有用。网管性能监视就属于这一 类,应用网管的RS、

12、MS、HP、LP误码性能监视和MSA和HPA指针调整 性能监视对于单板性能故障定位是非常有效的。光同步传输设备中按分段分层的思想对误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具体有B1 再生段误码、B2复用段误码、B3高阶通道误码、V5低阶通道误码。它们之 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3表示。图1-3误码检测关系及检测位置图中RST、MST、HPT、LPT分别表示再生段终端、复用段终端、高阶通道 终端和低阶通道终端。B1、B2、B3以及V5误码分别在这些终端间进行检 测。由图1-3可以看出,如果只是低阶通道有误码,则高阶通道、复用段和 再生段将检测不到该误码;如果再生段有误码,则将导致复用段、高阶通 道、低阶通道出现误码

13、。举个例子说明。如图1-4所示的一条链性组网,如果网元2和网元3间的光 缆衰减过大,产生光路误码,则网元2和网元3相连的光板上将检测到B1 再生段误码和B2复用段误码,经过该段光路的所有高阶、低阶通道也将检 测到误码;而如果只是网元1的一块2M支路板(如PD1)有问题,则只会 在对应的2M通道上检测到误码,光路上和各高阶通道没有误码。图1-4链型组网总结一下各误码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有高阶误码则会有低阶误码。例如: 如果有B1误码,一般就会有B2、B3和V5误码;反之,有低阶误码则不一 定有高阶误码。如有V5误码,则不一定会有B3、B2和B1误码。由于高阶误码会导致低阶误码,因此我们在处理误码

14、问题时,应按照先高阶 后低阶的顺序来进行处理。同时线路误码在线路板终结,一般限于两块光板 之间,不会穿通到本站的其他线路板(请注意,HPBBE有所不同,当通道 为穿通模式时,HPBBE会随着业务向下游站光板传递。请参考案例)。但 支路误码跟着业务走,这是因为线路板和支路板对开销的处理特点决定的。第2章OptiX光传输设备误码问题处理2.1误码问题产生的实际原因1)对于线路上的B1误码,常见的原因是:光功率过低,在灵敏度附近;光功率过高,在过载点附近;光功率正常,色 散过大;光纤的问题,包括光缆、尾纤;光纤头不清洁或连接器不正确2)对于线路上的B2、B3误码,常见的原因是:单板的故障;时钟同步性

15、能不好等;机房条件,包括温度、电源稳定性以及 接地情况等。3)如果只出现支路上的V5误码,则常见的原因是:交叉板与支路板之间配合有问题、支路板有问题等,应检查支路板或交叉 板;也有可能是外界干扰引起,如设备接地不好,设备附近有大的干扰源, EMC屏蔽不好(主要针对34M/45M/155M高频信号)等;设备工作温度过 高也可能引起支路误码。2.2误码问题的处理2.2.1维护中常用的误码处理方法:对于误码的处理,我们常用的方法也是先分析、后环回、再替换等:1. 告警性能分析法由于环回法对正常业务有影响,因此处理误码问题时,一般主要通过对第2- 3页表1列出的误码性能、告警事件仔细分析,定位出故障点。2. 逐段环回法当然,若条件允许,可使用环回法快速定位出故障站点。注意:环回有可能造成ECC不通,要认真分析ECC,确认不会影响网管管 理后再进行环回操作3.替换法对于设备器件性能不良或性能劣化的情况,替换法通常都是故障定位和检验 故障定位准确性的好方法。替换的对象包括替换光纤、光器件、单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