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884710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27.140P59备案号:J384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52012004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Designguideforconstructionplanningofundergroundengineeringofhydropowerandwaterconservancyproject2004-10-20发布2005-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总则34设计基本资料和内容45施工方案的选择66施工支洞的布置87开挖工程107.1平洞钻爆法开挖107.2斜井开挖107.3竖井开挖117.4地下

2、洞室群的开挖117.5掘进机施工127.6水下岩塞爆破138通风与除尘159安全支护1710不良地质洞段隧洞施工1911出渣运输2011.1一般原则2011.2有轨出渣运输2011.3无轨出渣运输2112地下钢管安装2213混凝土衬砌施工2414地下工程灌浆2515施工进度安排27条文说明2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制、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技综199640号文)的安排进行编写的。本标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1989)中的地下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吸取国内近十年来设计、施工经验制定的,给出了水电水利工程地下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原则。本标准在

3、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支洞的布置、开挖工程、出渣运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宏友。.36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水电水利工程的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各部位施工的设计导则。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等同原初步设计)的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也可供其他设计阶段地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

4、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T5083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99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11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81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3总则3.0.1本标准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原则。3.0.2编制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认真研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工建筑物布置和施工条件等影响因素和有关的试验资料及水文气象条

5、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3.0.3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应从施工角度参与地下工程的布置、断面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隧洞的最小断面尺寸,应结合施工条件确定。3.0.4施工机械的性能,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影响较大。应选择与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条件相适宜且配套合理的施工机械。3.0.5不良地质和大型洞室地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考虑施工期围岩监测和地质预报工作。3.0.6设计中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令,制定专项环保措施。4设计基本资料和内容4.0.1基本资料:1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2河道水流控制规划及有关的防洪、度汛等要求。3工程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及工程区的地形、地质等自然

6、条件和地下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4场内外的交通运输条件。5工程建设的要求。6主要施工机械的性能及参数。7工程布置图和设计工程量。8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已建建筑物的防震和安全要求。9相关试验资料以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4.0.2主要内容:1在分析研究基本资料和施工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地下工程的施工程序。2根据工程的自然条件(含地质条件)、可供选择的施工机械性能、工程进度要求以及地下工程与电站枢纽其他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经比较选定施工方法。3论证设置施工支洞的必要性并提出施工支洞的布置、形式、断面尺寸和工程量。4提出临时支护的类型,确定有关参数。5按确定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编制各工序

7、(主要是开挖和混凝土衬砌)的作业循环表,确定各工序的月进度。6提出通过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措施和工期。7提出施工期通风、降尘和排水的措施。8编制地下工程的施工总进度(包括准备工程和金属结构、机电安装工程)。9计算分部(分层)工程量和施工附加量。10提出施工期安全监测要求。11计算需要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材料用量及人员等的数量。12绘制施工布置图、施工程序图和施工方法示意图。13编写报告。5施工方案的选择5.0.1合理的洞室布置能适应承载岩体洞挖卸荷后受力条件的变化,有利于洞室稳定。5.0.2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选择地下工程开挖方法和施工机械的性能。地下工程开挖方法有:钻爆法(含灌浆固结法、

8、冻结法)、掘进机法、大直径钻孔法、盾构法、顶管法等。开挖方案可按DL/T5099执行。5.0.3钻爆法开挖适用于各类围岩的地下工程,也适用于不同尺寸和不同断面形状的地下工程。钻爆法开挖隧洞,其独头工作面的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000m。5.0.4符合下列条件,可选用岩石掘进机施工:1洞径为3.0m11.0m,洞长不宜短于3.5km,一般为圆形断面。2围岩类别宜为类,岩溶不发育,断层破碎带少且不宽。3岩块的干抗压强度宜在150MPa以内。4地下涌水量小于30L/s。5.0.5导流隧洞进出口、尾水隧洞出口一般受地形和河流水位的影响,可设施工支洞或临时挡水措施进行主洞施工。5.0.6采用钻爆法进行施工,

9、开挖高度在10m以上的隧洞,应分部(分层)开挖。开挖7m以下时,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分部(分层)开挖时,宜采用先开挖上部再向下扩大开挖的施工程序,上部的开挖高度以8m左右为宜。5.0.7洞底坡度在35以下的斜井,宜采用自上而下开挖方式。采用自下而上开挖的斜井,其坡度宜在4852之间。当洞底坡度在15以下,采用钻爆法开挖隧洞,且选用无轨方式出渣时,仍可按平洞的施工方法安排。5.0.8竖井及坡度大于48的斜井施工应优先考虑先挖导井,然后自上而下扩大开挖的施工程序。5.0.9地下厂房枢纽各洞室之间的施工程序必须统筹安排,且应以主厂房的连续施工为关键线路,以主厂房上、中、下层的通顺出渣为控制点。对大型地

10、下洞室群工程宜进行模拟分析及稳定性评价。5.0.10地下厂房等高大洞室的开挖,应创造其顶拱部位可尽早开工并有直接出渣通道的施工条件。5.0.11分层开挖的洞室,各层均宜安排可直接出渣的运输通道。5.0.12对类以下围岩稳定性较差的洞室,特别是在软弱破碎和黏结强度很低的岩层中修建地下工程时,应按“新奥法”的原理加强支护设计和施工。5.0.13对围岩很差,其自稳时间在8h以内且地下水丰富的隧洞,可用盾构法或注浆法施工。5.0.14出渣方式应优先采用无轨运输,洞室宽度小于5m时,宜采用有轨运输。5.0.15在围岩稳定和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开挖与衬砌宜采用顺序作业方式,采用平行作业方式时应确保有关工序的

11、运输通道。5.0.16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可安排与隧洞混凝土衬砌平行作业。5.0.17地下工程洞口段开挖前,应将洞口明挖按设计要求开挖完毕并做好边坡支护。5.0.18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6施工支洞的布置6.0.1施工支洞的布置应根据工期安排、地形、地质、结构型式、外部交通条件、施工方法等情况综合经济因素后确定。6.0.2设置施工支洞宜采用“一洞多用”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缩短工期,均衡各工作面的工程量或有利于分段招标。2创造较好的、可机械化施工的条件。3改善洞内施工期的通风条件。4减少施工干扰。5为工程运行期创造检修条件。6.0.3宜利用(结合)永久洞室(如出线洞、排风洞)或

12、地质探洞作为施工通道。6.0.4条件许可时,施工支洞的底坡宜按坡度3左右的反坡布置,即支洞进口处的高程较主洞底板高程略低。但纵坡坡度不宜小于0.3。6.0.5支洞的断面尺寸应据通过支洞的施工设备的尺寸确定。还应兼顾排水沟(管)的位置和相关的安全距离及通风管等管线的设置。6.0.6运输岔管、钢管专用的施工支洞的断面尺寸应据所运物件的单件最大运输尺寸及选定的运输方式确定。6.0.7当支洞布置有转弯段时,应满足运输车辆和运输物件的最小转弯半径和转弯洞段加宽值。6.0.8施工支洞的坡度,宜按照下列条件:1当用人力推斗车的有轨运输时,轨道坡度不大于1,机车牵引有轨运输时,轨道坡度不大于3。2无轨运输坡度

13、不超过9,相应限制坡长150m;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5。3当选用卷扬机牵引有轨出渣设备时,施工支洞的坡度宜布置在25以下。4用带式输送机出渣的斜支洞的上坡坡度控制在15以下。6.0.9支洞与主洞的布置交角,一般不宜小于45。当隧洞断面较小时,支洞轴线宜倾向主洞的主开挖工作面;大断面洞室的支洞轴线可与主洞轴线直交。6.0.10与主洞平行布置的支洞适用于有多条平行布置的长水工隧洞的工程。6.0.11不宜选用竖井作施工支洞。6.0.12地下厂房枢纽施工支洞布置的部位主要有:1主厂房顶拱。2高压管道中、下平洞部位。3尾水隧洞。4引水道上平洞。5副安装间(或第二安装间)。6为尾水调压室或主变室顶部的施

14、工而设置。7当竖井(或斜井)较长时,可在其中部设置施工支洞。布置地下厂房系统的施工支洞,应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支洞的数量、位置、断面,避免造成重复设置甚至影响洞室群的稳定。6.0.13与引水隧洞、导流洞、尾水洞等通水隧洞联通的施工支洞,在其投入运行前必须封堵,封堵标准应与主体建筑物一致。堵头的体形应安全可靠并有利于施工。7开挖工程7.1平洞钻爆法开挖7.1.1作业的循环进尺应据洞室的围岩类别、断面尺寸和钻孔、装渣设备的性能综合确定。7.1.2洞室开挖均应要求控制爆破,按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要求计算钻孔数量。钻孔设备宜选用凿岩台车。7.1.3直边墙洞室的下部扩大开挖可以按布置垂直爆破孔和预裂孔的安排选择钻孔设备,非直边墙洞室的下部扩大开挖则应按布置水平爆破孔和光面爆破孔选择钻孔设备。7.1.4圆形隧洞的开挖断面形状应结合衬砌程序考虑。当需要先衬边墙时,可进行扩挖边墙底脚,并应计算施工附加量。若仅为施工出渣运输宽度需要,可采用临时垫渣的方式。7.1.5开挖作业各施工机械的规格应据最优循环作业配置,使机械效率和工作循环进尺达到最优。7.2斜井开挖7.2.1自上而下法开挖应优先采用全断面开挖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