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9.9文言短文两则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88371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9.9文言短文两则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9.9文言短文两则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9.9文言短文两则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9.9文言短文两则练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短文两则练习【基础训练】(一)给下列加线字注音谥号( ) 披哆( ) 房敛( )曝书画( ) 拊掌( ) 搐入( )(二)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未识其精粗( ) 2何以明之( ) 3猫眼黑睛如线( )4则房敛而色泽( ) 5尾搐入两股( ) 6今乃掉尾而斗( )(三)填空1牡丹图选自_,作者_,宋代杰出的_家_家。2斗牛图的作者是_,宋代_家,书画家。(四)翻译句子1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_2处士笑而然之_【精读训练】(五)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答题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

2、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旦而过之(每天) B黎明物色(察看)C逮举轴(等到,及至) D踉跄逐之(跃起)2“令怪之”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3“以试群猫,莫不然者”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 )A让群猫比试,没有不这样的。B拿它(画)去试别的猫,没有不认为对的。C拿它(画)去试别的猫,没有不这样的。D让群猫比试,没有不认为对的。4上文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反映了画中老鼠的逼真。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侧面描写的句子(每处不得超过八个字)。_ _5归纳这段文字所表现的中心。参考答案(一)sh ch lin p f ch(二)精妙,粗糙;凭什么;猫眼中的瞳孔;颜色润泽;两条大腿;摇着尾巴。(三)1梦溪笔谈 沈括 科学家 文学家 2苏轼 文学家(四)1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中的深意啊。2姓杜的读书人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五)1D 2画轴掉在地上这件事 3C 4轴在地,猫蹲其旁;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5通过侧面描述,赞美了东安士人画画技艺高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