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54678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 做课堂教学的开拓者襄阳市东津镇中心学校 王永勤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中考也不例外,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越来越倾向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思想品德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提高能力,要么让学生反复读背,要么在九年级时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的提升,但效果往往不佳。原因非常简单,能力内涵丰富,各种能力决非短时间内形成。因此我主张:从七年级开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 。基于上述思路,我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能力

2、的实践,其中之一就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具体做法如下:一、课题剖析,让学生联想问题每节课开课前,我先不创设情境导入,而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一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解决哪些问题?如:在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学生看到课题后,就联想到了很多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政治生活?我们中学生能否参与政治生活?在政治生活中我们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怎样才算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这样,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打开,许许多多的问题脱颖而出,既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提高了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兴趣。二、 自主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习惯,简单的导入之后,学生带着老

3、师的设问预习课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很被动。于是,我就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预习,分组讨论设问,看哪组的提问最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阅读能力、归纳能力不断增强,预习时更认真,预习效果更好。有时在一节课的预习中提问多达二、三十个,其中既有课本上的,也有课外的,既有第一轮看课题提的问题,也有新增的问题。如:在预习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学生从第一段第一句话开始几乎每段话都能提出问题,有时一个组提的问题就有上十个,还有一个同学提问:“既然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还说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可见,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4、当然,在预习时老师也不能无所事事,老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提问查漏补缺,力求使本节课所涉及的问题都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老师要驾驭好课堂,对学生的提问分清主次,恰当取舍。三、 合作探究,让学生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提问,老师不要急于解答,让学生根据课文的预习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先自行解决,再分组讨论、全班讨论,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第39页的问题:在你看来,小青一家过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通过讨论,学生给出的答案大大小小近二十个,有人说是党的正确领导,有人说是党的富民政策,有人说是因为坚持了党的

5、基本路线,还有人说是因为小青一家的勤劳致富这多元的答案凝聚着全体同学的智慧,后来竟然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老师,这些原因归纳起来就从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策、战略、人民自己等角度回答。”这着实让我感到惊喜,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既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提升了归纳总结的能力。其中,学生的很多答案是老师预先没想到的,同时老师还可以把学生没涉及的答案补充完整,这样就能达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相互提高的效果。四、 反馈训练,让学生发现问题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看来,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只要读读背背即可,无需做训练题。此言差矣,近年来的中考思品试题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谬论,即使课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在中

6、考时不一定能考高分。中考试题的难度大大增强,直问直答式的试题几乎没有,即便是选择题,也要用材料做背景,这就要求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找准材料中的关键点。如:在学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后,我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材料说明题: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在我国的刑法第一条第一款末尾写到:“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三:宪法的修改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再由全国人大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通过,其他法律的修改由半数以上的代表通过。问题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此题

7、就在考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若直接提问,想必每位同学都能答出,但换个题型,他们中的不少人就犯迷糊了。因此,思想品德的学习不仅要多读多记,更少不了多做多练。因此,无论是一框题结束后,还是一整课结束后,一个单元结束后,都有必要让学生自主完成一套有质量的训练题,通过训练,让他们发现在这框中、这课中、这单元,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似懂非懂,哪些问题根本不懂。通过批阅学生的作业或试卷,老师在评讲时,就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重点点评,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五、 课后反思,让学生正视问题与其他科目相比,思想品德课不仅仅在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

8、界,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其思想性和实践性显得尤为突出。为此,我时常鼓励学生,每节课结束后,要学会反思,反思在本节课所学知识背后所影射出的行为能力要求方面,你做得怎么样。刚开始,不少同学,不好意思,明明做得很好,也羞于出口;也有些同学,碍于面子,本来做得不好,也不说出来,这些都是不敢正视问题的表现。于是,我就经常鼓励他们,每个人都应敢于照镜子,通过照镜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找出身上的缺点和盲点,进而不断扬长补短,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受欢迎。如:在学习完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后,我让学生反思:在履行义务方面,你做得怎么样?起初,没有一个人好意思发言,我就点名让一位

9、比较熟悉的听话的大方的同学带头发言,在他的带动下,陆陆续续有很多同学都主动发言了,有谈自己做得不错的,有谈自己做得不够好的,有同学说自己有些方面做得好,有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同学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曾做了不少损人不利己的事,深感羞愧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改正。通过这一节节、一次次的教学反思,同学们一方面能找出知识上的遗漏,另一方面也能发现自己思想行为上的不足,一举两得。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粗俗经验,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都试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前行,做课堂教学中的开拓者,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发现,不断领略思想品德课的奥妙与真谛,其间,老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与其同行。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还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