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94411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缑村小学 张晓丽1、【教材解读】 古诗词三首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的。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满辛劳,也充满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要让现在的孩子体会乡村田间劳动的场面,有着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诗文的朗读,看插图补

2、画面,展开想象展现意境,使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更为丰满、更为灵动、更为深刻,让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昼、耘”两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 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拓展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从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

3、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背得真好,那诗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 2 读诗题,解题意。请同学来读课题。(“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

4、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3、了解诗人。(出示诗人简介)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读读资料,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自由读,交流)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有六十首,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1师: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2、生自由读,指名读,(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解意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

5、?(交流学习方法)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4、学生自学 5、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指点“傍、绩、各当家”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师:“绩”,在这儿是指一个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各当家”,指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事做,“村庄儿女各当家”就是“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师: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2)教师随机点拨语

6、言表述上的流畅。师: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可不是简单地把词句的意思串起来,咱们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人物等,这样说起意思就更生动、更流畅。(故事)谁再来试试?(指名,同桌互相说说)师:刚才,我们就借助【板书:注释、】,了解了诗的大意。那好,带着对诗句的理解,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停顿。(齐读)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1、(过渡)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

7、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自由读诗,想象)2、品读第一句交流:(劳动的辛劳、繁忙及劳动所带来的快乐)那好,请你来读一、二两行诗。(指名读)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画面比刚才读懂诗意时的画面要更丰富了)谁再来读?你的感受呢?预设:1、辛苦(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读)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了。2、忙碌:(各当家,男的,女的,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指名说)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你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

8、场面了)3、和谐:怎样和谐的画面?(看插图里人们的表情,再读读句子,还有什么感受?)评语:看来插图也能帮我们感受诗情呢?(板书:插图)4、师归结刚才大家的感受真丰富,从短短的诗句里读出了那么多!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将换来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把这种感受送进诗句,你再来读读(指名读)师: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4、品读第二句师: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

9、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指名3个学生,读诗句三、四行),从小孩一个小小的学种瓜这个动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懂事: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快乐:是呀,他们学种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呀可爱:瞧,他的动作,一手,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听出来了,劳动着也是快乐的。我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吧,)来,把这种心情带进朗读中去。(指名读)5、升华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

10、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读) (配乐读)6、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背诵)四、拓展品读心境之读 1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二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从描写那一幅幅劳动场面,让我们感受到忙碌的乡村生活。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随机: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1)、指名读,(2)

11、、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3、比较两首诗(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而这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首诗吧!五、积累古诗,激发兴趣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下来。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